為什麼有的人出去旅遊要帶兩臺甚至三臺單反?

程萬慧

隨身攜帶兩三臺單反不是為了裝x,原因大概有幾種:

1.兩個單反就不用更換鏡頭,為了節約時間

如果是風光攝影師,一般來說,黃金拍攝時間就幾分鐘或者半小時,用兩臺相機,一是可以節約時間換鏡頭,還有就是兩相機同時拍攝,一臺延時攝影,一臺拍攝,或者是兩臺相機一起不同角度不同焦段的延時拍攝。

另外如果是旅行,往往都是抓拍瞬間,用不同的焦段才能更快的撲捉到最好的瞬間,如果一臺相機的焦段錯誤,往往拍不到好的照片。

另外就是考慮到單反相機不同的特性,比如佳能拍攝人像,索尼尼康因為寬容度高一些,適合風光後期。

2.另外一個情況就是,避免相機突然出現故障,然後導致無法拍照照片,想想花了幾萬的費用去南極旅行,如果相機出現問題,而只帶一臺相機,是不是氣的當場吐血。

不僅帶著幾個機身,而且攝影師都會帶上好多支鏡頭,閃光燈,帶上三腳架,無人機等等


子意

00

肯定不是炫富標榜,如果只揹著一個高端相機,又不拍照只是掛在脖子上,那還有標榜炫富的可能。但是背好幾臺相機的,肯定不是炫富的啊!

3臺單反最少也有七八斤重,如果沒用,誰願意背這麼重的東西去旅行,如要炫富的話還不如多帶幾條大粗金項鍊!

那麼他們為什麼背這麼多相機呢?當然是為了拍一些比較專業的照片。

他們並不是我們口中那些旅行就是為了拍照片的人,他們是為了拍照片而去旅行的人,是一群在旅途中享受攝影的人。

如果喜歡攝影,那麼出門時帶一臺相機然後配多個鏡頭就可以了,為什麼要帶多個相機呢?

01

原因有很多,我總結了一些如下所示:

1.應對多種場景,不用更換鏡頭節約時間

比如你是一個風光攝影師,正用變焦鏡頭拍著風景,但因為你是去旅行,也有給朋友拍人像的需求,這時往往需要定焦鏡頭,如果只有一臺相機換來換去太麻煩,還浪費時間。

2.應對惡劣場景,保護相機

出門拍攝,如果遇到風沙天雷雨天,不適合更換鏡頭,會對相機和鏡頭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

3.抓住美好的瞬間

一些特殊場景,比如拍人像時,突然頭上飛機飛過、一隻飛鳥掠過、雨後突然出現的彩虹,這些美好的場景往往瞬間即逝,可遇不可求,等你換好鏡頭美好可能已經逝去。

02

我認同:旅行的意義在於享受旅途中的美麗風景和人文體驗,如果停留在拍照發朋友圈的層次則為本末倒置。

但是對於一名攝影愛好者而言,他們本身就是為了攝影而去旅遊,通過攝影來收穫旅行的美好,為了更好的完成自己的使命,他們會揹著很大的旅行包,脖子上掛著很多個相機。

這時,千萬不要覺得他們在炫富在裝13,更不要隨便定義自己不理解的行為,他們對旅行的意義、對美的理解可能勝你百倍千倍。


一輪明月亙古今

平時的活動拍攝帶2到3臺相機可以理解,不過出門旅遊還帶好幾臺相機,看來不止我這樣做。


之所以帶2臺相機,因為一臺是廣角,另外一臺是超長焦。各有各的用處。我的是70200的鏡頭安裝到殘幅相機,就變成了105-300。因為我需要這個超長焦,所以才帶著這個索尼的a6300視頻專用機,還好非常的輕便。


正因為有如此長焦協助,才能拍下這張老人靜靜地面對城市思索的照片。


光學法則

其實一般情況下出去旅遊的話,大部分都是帶一部單反就完全能滿足需要,最多帶兩個鏡頭。而正兒八經出去帶幾個機身的,那麼大部分還是處於拍攝需要。沒有誰會真的為了瞎顯擺,背那麼重的機子鏡頭,累死累死,翻山越嶺的。

在不同的場景下實現不同的效果,拍攝的很多機會都是轉瞬即逝的。我們不可能秒換鏡頭,好景不常在,好花不常開。風景需要的鏡頭,人像的定焦,往往畫面也就定格一瞬間,這個時候,多個的單反已經裝配好的鏡頭才能及時捕捉。不可能等你幾分鐘的更換,然後等你換好鏡頭後,可能都沒了。

其次換鏡頭咱們也要考慮外部的環境。比如雨,雪,潮溼等,那麼更換鏡頭也會有影響。我們不單單是要避免麻煩,也要對機身,鏡頭適宜的保護措施。

我們很多時候旅遊等,看到一個人背了幾個單反,可能他並不是在單純的旅遊,可能完全是工作需要,風光攝影師,商業攝影等。亦或者資深的攝影師,他們可能出去旅遊的本質就是為了拍攝記錄美,不單單只是為了出去玩。

不過不得不承認,背那麼多出去真的很累很累。每次出去,都在糾結要帶哪些,能否輕裝減重。我感覺每次拍攝背的揹包,都能讓我的肩周炎頸椎問題又加重了。不過看到拍攝的照片後,又感覺這一切都是值得的了。


以上是個人的一些想法笑談,希望對大家有用。


海盜王基德

“出去旅遊”會帶兩臺甚至三臺單反的,那多半是資深的攝影愛好者而不是膚淺的攝影證愛好者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大抵是因為以下兩點:

其一,器材方面。

攝影愛好者的初級配置是一機一鏡;中級配置是一機三鏡;高級配置就是N機N鏡了。

配置的不斷升級,也可以從側面反映出攝影愛好者攝影水平的提高。我們為什麼要買這麼多裝備?那還不是因為我們想拍得更多更完美!

打個比方來說,想吃飽,買個鐵鍋就夠了。鐵鍋能烙餅,也能炒菜,一口鐵鍋足夠能解決普通的果腹問題。但是,為什麼每個人家裡還會買電飯煲、砂鍋、蒸鍋、高壓鍋、烤箱、微波爐、麵包機等等這些其他的呢?

因為我們想吃“好”。鐵鍋不好燜米飯,電飯煲可以;烤箱能烤肉,鐵鍋做不出那個味道;麵包機就更別說了,鐵鍋要是能做成麵包,技術含量那不是一般的高……所以,為了飯菜更加多樣化並且更可口,我們會置辦各種各樣的廚具。

機身和鏡頭也是如此。

大氣磅礴,長焦差點兒;打鳥,廣角差點兒。所以我們得添裝備,豐富自己的攝影包。有了工具,我們才好拍攝更多的內容。不然瞅見了拍不上,也只能剩下幹跺腳。



其二,使用習慣。

那位說,想加裝備,添鏡頭就可以了,買什麼機身嘛!誠然,兩三臺單反的重量肯定是比一臺要沉啊,多帶就是增加負重啊——這道理人人都懂。

但是,出去拍片,同樣是N個鏡頭,如果只有一個機身,那在拍片的過程中,你得來來回回的換鏡頭吧?

大家都知道換鏡頭的步驟——換鏡頭之前,是一定要關機的;然後擰下舊鏡頭,再擰上新鏡頭;收好舊鏡頭,開機。

這一整套過程,就算是旁邊有助手幫忙,最快也得耽誤十幾秒不是?可是有些畫面,是轉瞬即逝的。等到你鏡頭換好,場景已經不是最初你看到的那個畫面了,這個時候,你是不是也只剩下後悔了呢?

打個比方,有一群鴿子從眼前飛過。此時,N機N鏡的,抬手就能拍上;而一機N鏡的,如果現任鏡頭不是長焦,那就得換。天上的鴿子會等著你換完鏡頭再轉回來為你單獨飛一圈不?不能吧?所以這個畫面,對不起,你拍不著。


所以,"出去旅遊要帶兩臺甚至三臺單反"的人啊,那可不是為了炫富。如果一機一鏡就能拍到所要拍到的東西,誰還願意負重揹著一袋子裝備走那麼老遠啊?

如果是想顯擺“我是攝影家”的攝影證愛好者,那直接在脖子上跨個長焦,再往人多的一方一紮,就得;

如果是左右肩膀各跨一個單反,鏡頭長短不一樣的,那隻能說明,一機一鏡已經滿足不了他的攝影需要了。

因此,這是個資深的攝影愛好者。


柳侍墨


出去玩久的,一定深有體會,揹著單反到處跑,那種負重感,就像一場修行。


相機機身加上鏡頭,最少也要五斤左右,相當於夏天大半個西瓜的份量。


所以,背兩個相機去旅行,肯定是有需要,不然不會這麼難為自己。


題主的問題,其實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是如何在旅行中選擇相機組合,二是出去旅行沒有專業相機會不會顯得很 low?


我想這樣問的話,肯定會得到更多大咖和網友好的建議。


一般來說,多機身避免了多場景換鏡頭的麻煩,而在一些特定攝影環境下,環境的潔淨度、景象的光線變化,以及新聞場景下,突發性、重要性,都要求多機身多鏡頭的配合使用。


那麼作為一般的攝影愛好者,出去遠足,這就不用這麼複雜。最佳的相機組合,一臺單反配一個全焦段的頭即可,如18~200,兼顧了廣角和長焦,正所謂一頭走天下。


當然有得既有失,全焦段也有缺陷,如廣角段光圈跟不上,長焦端景深效果較差等等。但既然是業餘的,就不用對局部細節的得失太過在意。


攝影發燒友也好,一般愛好者也罷,攝影是一種樂趣,說得禪意一點,最重要是“只在乎山水之間”。


攝影沒有好壞,攝影器材只是提升攝影質量的一種手段。不是拿著長槍短炮,抱著牛頭就能拍出牛逼的片子。


筆者見過很多拿著幾十萬萊卡到處拍的,出來看也很屎。而陳可辛,拿著一個手機也能拍出一部三分鐘電影。


所以,攝影要講究技巧,講究構圖,拍攝主體的新聞性、話題性等等。


對於一般攝影初學者來說,構圖最重要,好的構圖能夠大幅度提高圖片的逼格。當你能夠比較熟練的把握和構架拍攝主體的構圖時,你距離攝影師只有一步之遙了。


所以不要盲目羨慕旅途中手拿牛頭牛機的,狗頭一樣拍大片,關鍵是,你要準確表達主體的美,或者從照片上給予觀者一種較為新奇的視角和體驗。


只要花心思,處處有大片。





亞墨客

問這個問題的一定不是發燒友,所以不知道雙機的重要性。

首先肯定一點,幾乎沒有人會使用兩臺機身炫富。

那就說說為什麼吧。

作為攝影愛好者,我近十幾年走了很多地方,拍了很多照片,自駕里程近三十萬吧。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每次出行必須兩個單反機身,三到四個鏡頭,外加一個黑卡做備機。

這不是炫富,如果真有人願意在這個上面炫富,絕對是腦子有病或有勁沒處用。這些設備裝在攝影包里加上各種附件重量不低於三四十斤。真要炫富還不如買塊勞力士,戴根大金鍊子更省事。

帶這些設備都是有各自的用途。一是不要頻繁換鏡頭,抬手就可用。二是減少換鏡頭帶來的感光元件進灰,在室外特別是沙漠戈壁,換鏡頭極易造成cmos進灰。三是增加保險係數,確保能拍下想要的東西。我一般用兩臺機身,一全幅一aps-c,全幅裝廣角,另一個裝長焦。有需要時還可以將兩隻鏡頭對調,焦距基本全覆蓋。

除了兩臺機身,還有三四隻鏡頭,這要看拍攝的目標了。拍鳥,必須長焦,500朝上。一般風光70-200,加廣角16-35。拍花或小品得微距鏡頭,建築得移軸,變形得魚眼,人像……累死你。還炫富?

不過,真有拿著相機炫富的,我一哥們就是。一個全畫幅,全套大三元,白金漢包,出去旅遊全帶著。三五天下來,拍不到一百張照片,永遠是p檔,還是我幫他買機器時設定的。

所以,是不是炫富,一直看他拍多少,二是看他的相機設定吧。這一招絕對靈。


fox001

作為一名攝影師,有的時候出去旅遊都會隨身攜帶兩款單反相機,基本上搭配的鏡頭是有區別的,一個是廣角,一個是長焦。這樣在拍攝東西的時候能夠隨機應變,不需要再更換鏡頭的繁瑣。有些時候看到的景物當你在畫好鏡頭的時候,很可能就錯過了。錯過了就不會再有,如果沒有拍下捕捉到精彩的鏡頭會十分的懊悔。

出門旅遊就是去放鬆的。不用太在意別人的眼光也不用去多想,不拿單反就不好意思出去旅遊。大部分參加旅行團基本上都是互相不認識的。所以也不用太在意別人的眼光,只要自己開心就好。拿著單反的不一定就是會拍照的。而有一些大師用手機就能拍攝出令人意想不到的照片。上個月我剛剛旅行回來。旅行團中就有一位大叔,兒子剛給他買的單反相機,他就迫不及待的出來旅遊,結果呢,他遇到了一個問題,拍出的照片總是模糊,然後就問我,小夥子你看看不清楚了啊,我拿來一看,好傢伙,相機在手動模式上,直接按快門不對焦那指定模糊,模糊到底,我只好給他調到P檔,簡單的告訴他半按快門在按下,起碼保證圖片清晰,別想構圖了,要不然旅行回去。帶著一堆模糊不清的照片,老天爺都不知道你去哪了。所以,在旅行中,沒有必要帶單反,除非自己是攝影師,喜歡拍攝。一般旅行,輕裝上陣,手機就可以了。


濟南攝影師麥兜

攝影是創作,創作需要靈感,靈感來自刺激,多臺相機就是刺激的手段。


照相的最初目的就是記錄,就像給文章做插圖。人生就是一片文章,外出旅遊就是一篇日記,給日記畫插圖用手機拍照就足夠用了,為什麼要用單反?還要用好幾臺?

原因是以前的文章都是在文字裡插圖。現在是讀圖時代,變成了在圖片里加文字註解。這就需要高質量的圖,簡單的文字。所以手機就不夠了,那麼一定要用單反嗎?要用好幾臺嗎?


對於專業攝影師來講是必要的,攝影設備俗稱長槍短炮,指的是照相機鏡頭,由於對拍攝物體的表現需要,必須更換鏡頭才能保證拍到合適的特寫、中景、全景等,更換鏡頭很麻煩,不如帶上兩臺到三臺裝上不同鏡頭的照相機更方便。尤其是在旅遊時,主人公會發生很多隨機事件,尤其是過後不能再重複的瞬間,這時候攝影師要有多臺裝有不同鏡頭的照相機,就能淋漓盡致的展現攝影技能。

攝影發燒友更是愛用多臺照相機,許多攝影發燒友玩的就是器材,身上揹著多臺照相機就像四周跟著多個美女,不用拍照片,帶著美女們逛街也是一種心理滿足。這是發燒友的一種心態,在攝影圈裡有一個專業術語叫“亮騷”,就是顯擺顯擺。



攝影的最高境界就是帶上一臺定焦頭的小相機,比如攝影大師佈列松總是帶上一臺旁軸取景的小相機,就是經典的萊卡相機,配上一隻35焦距的定焦鏡頭,拍攝出了無數經典照片。攝影大師是把景物事件都反應在腦子裡,照相機只是記錄的工具,照相靠的不是安在照相機前面的什麼鏡頭,靠的是照相機後面的頭,對“頭腦”的頭。




所以照相的普通境界與最高境界可以用兩首佛家的著名“偈語”來表達,第一首隻是修煉的物,第二首修煉的是心。 第一首: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 第二首: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能成為真正的攝影大師的的人畢竟是少數,但是脖子上多掛上幾臺照相機,馬上就會被大家叫“大師”。

(本文所用插圖為佈列松作品)


於鴻雁老於

我看了不少回答,“帶多幾臺單反就是炫富”,題主好像沒有這樣認為吧,我不知道為什麼其他答友會強調這個觀點!



題主的問題是:為什麼有些人去旅遊要帶兩臺甚至以上的單反?



既然是去旅遊,那麼免不了要拍照留念,活著記錄當地的美麗風景,一般會帶廣角鏡頭,長焦鏡頭,甚至人像鏡頭,單機多鏡頭出門這是很多人的做法,可以隨著拍攝場景不同而更換鏡頭,當然有時天氣或環境不太理想,出於對設備的愛護,很多人會選擇多機+多鏡頭出門,可以減少由於經常更換鏡頭帶來的麻煩,特別是在需要經常性抓拍的場景,頻繁更換鏡頭不實際,效率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