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高智商的人患抑鬱、焦慮症的概率是普通人的6倍

根據《Nature Biotechnology》上的研究結果,研究生抑鬱和焦慮的可能性是普通群體的六倍以上。

問卷中有這樣一個問題:“我的工作和生活有很好的平衡”。 56%中度至重度焦慮的研究生和55%患抑鬱症的研究生表示不同意。同樣,焦慮、抑鬱的研究生中,有50%認為導師並沒有給他們提供真正的指導。

研究生的致鬱原因主要有科研壓力、社交恐懼、經濟不獨立及與父母的溝通障礙。

個案:

主人公:孫凡,北京某高校工科專業研究生

孫凡中國某211大學的研究生,在學校人稱“大神”。孫凡很小的時候就揹負著父母的期望,他一路過關斬將直到研究生,他身上的負擔也越來越重。

研三時孫凡一行人在國內著名通訊科技品牌公司內實習,但當時項目組正是近乎停滯的階段,多半年的實習,孫凡一行人基本處於無研究可做的狀態。沒有較多實踐支撐的畢業論文,創新點極少且被檢驗出有抄襲的嫌疑,孫凡不得不延期一年畢業。

在延期確定之後,孫凡開始對學習和生活都失去了興趣,他無法集中精力看書,也無法寫畢業論文。後來父母陪他去北大六院確診為重度抑鬱症,醫生給他開了艾司西酞普蘭和三辰片。

你知道嗎?高智商的人患抑鬱、焦慮症的概率是普通人的6倍

孫凡在確診抑鬱症之後不想回宿舍,不想面對比自己低一級的學弟們,也不想讓別人在背後議論自己,他開始不斷地否定自己,否定自己曾經的一切。孫凡說這病看上去沒有傷口,沒有流血,但自己卻感覺自己千瘡百孔,四處漏風。

後來堅持到快畢業時,一天晚上孫凡走出自己的宿舍在自己的電腦桌旁邊留下了紙條,寫下遺言“活著真的很痛苦,不想再傷害自己的家人了”,他以跳樓自殺的方式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你知道嗎?高智商的人患抑鬱、焦慮症的概率是普通人的6倍

最近幾年抑鬱症頻繁出現在大眾視野,很多人對於它的認知是有限的。這是一種病因十分複雜的疾病,其中包括環境、遺傳、童年的敵意情緒、後天不健康的思維方式、性別、身體疾病等。不管是什麼原因導致,這時候都應該以健康積極的形式去面對。

果你抑鬱了怎麼辦?

其實,抑鬱作為一種情緒狀態,像喜怒哀樂一樣,每個人都會出現,往往通過自我調節就會自行消退,不影響正常生活。但是抑鬱症作為一種異常心理狀態,從情緒、認知、動機和生理上都有明顯的異常反應。”

正確的打開姿勢

  • 也要時刻提醒自己不要盲目自責,不要持續的自我否定;

  • 不要對自己高強度的壓迫,寫下哪些讓你抑鬱的事情;

  • 強制你的大腦進行休息,讓你的大腦放鬆;

  • 正視自己積極的尋求幫助。

你知道嗎?高智商的人患抑鬱、焦慮症的概率是普通人的6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