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看待,山東年輕醫生疑注射藥物自殺,留遺言“下輩子再也不做醫生”?

大白嘚嘚嘚

和十年前入行相比,現在的年輕醫生要承受更大的工作壓力,經受更快的生活節奏,面臨更多的醫患矛盾,領取更不相稱的工資薪水,雖然各行各業總體來說都差不多,每一個不靠父母,沒有背景的年輕人都過得不輕鬆,但醫生的確是更苦的一群人。

或許很多人說你站著說話不腰疼,我從事的行業比你苦的多,我一天搬下來的磚頭讓你搬四分之一都累死你。誠然,有很多行業比醫生活動量大,流汗多,熬夜長,更艱苦,但醫生這個行業絕對有你想不到的壓力,尤其是你無論怎麼努力,病人的生命都在眼睜睜的從你手指尖流走的時候,那種感受一般人是不能體會的。其實醫學生還有很多其他行業沒有的壓力和糟心,我們來看看都有哪些。

讀書多

醫學生所讀的書之多,任何專業無法比擬,進入大學先要和其他專業一樣讀英語,數學,化學,物理等基礎課,這僅僅是開胃小菜,進入專業學習階段先要讀解剖,組織胚胎,生理,病理,病理生理,生物化學,醫學英語,醫學心理學等二十多門專業基礎課,你以為這個結束了嗎?讀完這些就進入了臨床醫學階段,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每一門都有400-600頁,每一門科目需要記需要背的知識點和別人一學年所有科目加起來還要多。

學習週期長

一個醫學生的培養時間絕對其他行業所無法比擬的,每一個專業的本科都是四年,唯獨醫學是五年,大部分專業本科已經可以適應專業所需,而醫學本科的含義代表著剛剛起步,你還需要三年碩士,三年博士,畢業後要三年規範化培訓,然後還有三年專業培訓,三年之後又三年,三年之後又(自己腦補重音)三年,慘絕人寰的是,這些過程中要麼沒有錢領,要麼拿著低保,也就是說從18歲上大學到你成為一個合格的醫生已經35歲了,假如你膽敢在此過程中結婚生子,想想一家人過著一種什麼樣質量的生活。

年輕醫生受氣最多

事業壓力如影隨形

值班痛苦程度無法想象

很多人上夜班覺得很苦很累,那是你沒有上過醫生的夜班,如果班上有幾個病危的病人,值夜班的整個過程沒有一分鐘是內心平靜的,最怕聽到護士打來電話說某個病人心跳或者氧飽和度下降了,如果用藥處理後很快上來了那還好,如果用上各種辦法仍然阻止不了病情的加重,那內心是崩潰的,一個滿負荷的夜班蒼老10歲是誇張,老上三四歲是絕對有的,尤其是急診夜班,第二天常常沒有人形。


胡洋

其實這個新聞我早已經看見,但是我一直沒有發言。

因為年輕醫生的離開讓我內心有著一絲絲的隱痛,同時也是因為我並不知道他離開這個世界的真正原因。

或許,工作壓力是導致其自殺的原因,但肯定不是全部原因。

我想說的話是:

1、醫務人員的確很累

很久以前,那個時候我們還沒有學臨床,有人告訴我:“醫生不就是喝喝茶、看看報紙,開開藥嗎?”。

後來,我才發現這竟是最大的笑話。

我可以告訴你的是:上班期間,我從來沒有看過報紙,經常上班的時候泡上一杯茶,下班的時候依舊一口沒喝。

一個就連吃飯、上廁所都要嚴格控制時間的人,哪裡會有時間去喝茶看報紙。

當然,這種現象指的是工作在一線的戰士。

有一些崗位的人員或者有一些領導的工作狀態可能並不是如此。

除了無休止的病人之外,醫務人員還要面臨科研、論文、職稱等許多壓力。

在網上,我們經常能夠看見醫務人員猝死的消息,除了自身疾病之外,他們都有著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無休止的工作!

當然,這個社會上大多數職業都是在拼命,大多數人都是在透支著自己的身體。

唯一不同的便是:醫務人員猝死的比例更高一點罷了!

2、不要妖魔化這個職業

現在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但凡有醫務人員死亡,就會引發一股浪潮:下輩子再也不學醫!

我想對這些人說:如果這輩子不學醫,可能還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畢竟當下的醫療環境在短時間內是無法改變的。

可是,如果等到你的下輩子,二三十年之後呢?

那個時候中國的醫療環境必定會有著巨大的變化,醫務人員的處境待遇也必定有著巨大的變化。

因為這種變化是一個文明社會進步的必然結果,除非這個社會沒有進步甚至在倒退。

我的意思的是:中國的醫療環境在未來是可以期望的。

如果你真的對醫學有著濃厚的興趣,如果你還夠年輕,那麼未來有值得你期待的局面。

你要看見的是,有的人選擇了離開,但更多人選擇了堅守。

總而言之:我支持的是你這輩子不做醫生,而不是下輩子不做醫生。


最後一支多巴胺

一、只有醫生才瞭解做醫生的艱難不易

好多人羨慕醫生的高收入,正如有句話說的好,不給誰家過不知道誰家的難!醫生的收入高不高,他們心裡最清楚。有人說醫生有紅包,有人說醫生有回扣,有人說醫生有提成,但不是醫生的人永遠理解不來,醫生為什麼還要說自己那麼清苦。醫生到底累不累,不從事醫生行業的人永遠理解不來,醫生為什麼永遠那麼累!只有醫生自己才能知道自己為什麼那麼艱難不易。

二、理解醫生的人只在朋友圈


三、看病難和看病貴,有誰反思過和什麼有關係?

有人說,看病真的難,看病真的很貴,可有多少人想過,看病難和看病貴真的就是醫生一手造成的?難道偌大一箇中國,學過醫的人心就變得黑了?醫生難道願意自己像過街老鼠一樣,被人唏噓,被人揹後指責嗎?只有看懂這個問題,才能看懂醫生為何不易!

四、患者不容易,但醫生就容易了?


五、下輩子不做醫生,不會是最後一個人這樣說!

我相信,如果做一個調查,會有跟多的人選擇下輩子不做醫生。甚至如果重新選擇,連我都會猶豫,是不是要重新選擇自己的行業!我相信,自殺的年輕醫生,不會是最後一個,只要制度不變,還會有更多的犧牲品,但下一個自殺的醫生死後,評論區裡還會像現在一樣,聲討一片,罵聲一片,狂歡一片!

正如魯迅先生所說,學醫,大抵是拯救不了國人的!


心健康

一個當了一輩子的牙醫對我說:崔哥,我和內裝修泥瓦工沒任何區別。我在牙上鑽眼兒,他們在牆上鑽眼兒;我用白石高補牙,他們用白灰補洞;我拔牙,他們拔釘子;我搭橋,他們搭橫樑;我鋸牙他們鋸木頭;唯一不同的是,他們地方大能甩開膀子幹,我在口腔得縮著勁,甩不開,不使勁兒還不成。當然,我拔一顆牙掙的錢等於他們拔500個釘子。

一個扎針灸的醫生也告訴我:崔哥,我和妓女接客一摸一樣。每天病人進屋,進屋就脫鞋上炕,我立刻就得往人家身上一趴,開始給人扎。全過程病人愁眉苦臉,對你愛答不理的。我接完這位下一位就到了,趕上人多,好幾個屋輪著轉。

評價一個好職業,標準是:如果不給你一分錢,你仍然想幹,那麼,這就是你的好差使。請問,如果不給醫生錢,不給足了錢,哪位會去當醫生白給人看病呢?(義務志願者另說哈。)

我還真沒見過幾個醫生讓自己孩子也當醫生的,也沒見幾個律師讓孩子接班的,只有影視明星培植自己的孩子當明星,可見,當明星是個好職業。另外當領導的比如薩達姆,北韓的誰誰誰,老布什什麼的培養自己的孩子也當總統,可見當總統也是個好工作。

幹什麼恨什麼。沒去過美國的都哭著喊著往那兒奔。在美國呆一輩子的人,包括不少美國人,卻削尖了腦袋往中國奔。

住在夏威夷一輩子的老農攢足了錢來北京爬長城,住北京的大媽也攢足了錢下狠心去趟夏威夷。

不懂。不明白。也許一切到手的目標都是厭倦吧。


北美崔哥

醫生真的很不容易啊。唉。

我也有很多同學去學了臨床,結果就是,要麼在考研的時候換了專業,要麼就是咬牙挺了下來。我很佩服學醫的同學。

學醫的人有五年制和八年制。但是想要在二線城市及以上工作的話,研究生學歷是基本條件。這就讓他們的學習時間比一般本科生還要多出一倍,可能別的專業本科生已經在各自領域裡風生水起,而他們才剛剛畢業,還要進行專業規培又是三年。

人最好的年華都在讀書和實習,有時候還要家庭再次補貼。

所以我還挺能理解這位醫生所說的,可能真的是工作壓力和生活壓力讓他崩潰了,堅持不下去,所以才選擇輕生。

按理說,學醫的人應該比任何人都可以感悟到生命的可貴,可他卻選擇放棄了生命。

我覺得現在醫生壓力這麼大,也和醫療體制有關係。還有就是,公民對於醫生職業辛苦的忽略。

有時候醫生忙一天都沒時間吃飯,剛吃兩口就被患者認為是消極怠工。

也有時候醫生已經盡力了,但是依然回天乏術,但卻被患者家屬認為失職,又要面臨危險。

醫生這個職業真是太不容易了,培養一個優秀合格的醫生也很不容易。醫生這個職業是必須謹慎小心不出一點錯的職業。我覺得還是要給醫生行業一點支持吧,還要關心一下醫生們的心理情況。

願逝者安息。

也願醫療事業永遠朝氣蓬勃,出臺更多完善的制度,幫助醫生們可以養家餬口,不要再有醫鬧的事情發生了。



上海小資美食生活

吶喊:下輩子再不做醫生?



白衣奶爸

痛心,痛心,痛心。

年輕的麻醉醫生出去找女朋友的時間都沒有,先規培,後住院總。都是非常辛苦,基本上見不到外面的陽光。

其實整個醫療行業都是滿負荷工作。很多人處於不健康或者亞健康狀態。

我也不知道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我知道要努力面對困難,解決困難,戰勝困難。你們覺得該怎麼辦?


麻醉醫生小康


搞笑笑視頻

說一下我自己的真實經歷,實習期間,輪轉到心內科,被分到心內重症監護室,那裡的病人病情基本都很嚴重,離死亡很近。一次值夜班,連著出現兩個病人病危,即可開展了搶救工作,可能大家在電視上看心肺復甦或什麼護士醫生急診搶救,可以負責任的說,電視上所展現的搶救過程比現實慢了一倍,再搶救過程中根本輪不到互相交流說話,一邊心肺復甦一邊注射腎上腺激素等等;當天晚上,我跟著老師連著搶救了兩個病人,心肺復甦術真的很累,腰痠疼,汗滴答往下掉;其中一位家屬因傷心過度遲遲不簽字,我們就要一直搶就下去,但現實來看,已經迴天乏力了。作為醫護人員,每天在這樣的高強度壓力下去工作,時刻面對的是死亡、不理解、家屬的怨;真的真的很累。

這兩個病人最終也都沒有搶救回來,對於家屬們心中傷感悲痛,對於醫生又何嘗不是,我們有時會說醫生面對生死麻木了,可知背後他們默默坐下心中是多麼的無助。

學醫之路長路漫漫,希望多給一些理解,也希望能多給一些釋放,面對像山東麻醉醫生的規培中生活與工作的雙重壓力,能否再改善下制度,在這一階段的人群還有很多很多。


HiPee腎病健康管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