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60到70歲的農村老人有多難,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現在農村年輕人越來越少,多是老人和孩子。年青人大多在城裡打工或經商,等攢夠了錢多在城市買了房子。只有逢年過節才回老家看看。孝順的孩子知道接父母到城裡享幾天清福,但是老人戀家,主要是家裡有那麼多說話的老弟兄,老姐妹。老人在城裡住不了幾天就回去了,而且在城裡的日子多是帶孩子操持家務,一刻也閒不住。平時還得時刻注意兒媳婦或女婿的臉色,畢竟是兩代人,生活中有隔閡是在所難免的。說真的老人辛苦一輩子,供孩子吃穿,上學,等孩子畢業了,又得忙著蓋房子或買房子,準備兒女婚事,好不容易孩子成人了,還得帶孫子孫女,其中無論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從不跟子女說一句,彷彿都是應該的,是應盡的義務。只有哪一天干不動了,老了,心裡最掛念的還是子女。一句老人不容易豈能表達老人的恩情。所以不要老人電話裡一句挺好的就放心了,你可知老人放下電話的哪一刻有多想念你嗎。

看看60到70歲的農村老人有多難,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尤其現在60到70歲的老人,小時候吃沒吃的喝沒喝的,到了上學的年齡又趕上全國鬧文化大革命。生命中最好的年華全用在勞動和革命鬥爭中了,等到結婚生子的年齡,雖然國家形勢好了,可一沒技術二沒文化的他們只能靠種地和賣苦力掙錢養家。一年下來起早貪黑任勞任怨,天熱了為了給孩子省只雪糕錢自己渴了喝口涼水,天冷了為了給孩子添件棉衣自己滿是補丁已經跑了絨的大衣都不捨得扔,儘管家裡窮還是想把最好的留給孩子,小時候吃飯,雞蛋肉總放到孩子碗裡,看著孩子吃的狼吞虎嚥的,臉上總掛著笑,自己碗裡只剩下菜葉和湯水。可那時孩子小不懂事逢年過節趕大集時總鬧著買這買哪,有時父母急了打的孩子哇哇大哭,熱得周圍人笑話,可你知道當時父母的心有多疼,不是怪孩子,是恨自己沒本事,是內疚和自責啊,總覺的是欠孩子的。

看看60到70歲的農村老人有多難,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當孩子長大了,要結婚要蓋房子甚至沒有城裡的房子不結婚,再就是那天價的彩禮。從開始的幾千到幾萬再到幾十萬,那不是莊稼地的土,想要就要的,那是父母辛苦一輩子的積蓄,是幾十年的心血和汗水。就算全掏給子女還不夠,還得放下一輩子的老臉求親靠友東拼西湊,求人的心情不好受,為了子女老人什麼都不顧了,不就是盼著子女有個家嗎。孩子結婚時父母滿臉笑容的背後的苦累,深處幸福時刻的子女能理解嗎。人人都有雙手雙腳,都知道幹活受累受氣掙錢不容易,可年青人有什麼資格和權利心安理得的享受老人一輩子的辛勞。

看看60到70歲的農村老人有多難,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當年青人結了婚有了孩子知道支撐一個家有多難了,老人來了,帶上吃的喝的,給你做飯洗衣服帶孩子,送孩子上學,有的孩子還指責老人這不對那不好,沒文化真可怕,那可是養育你一輩子的親生父母。當你辛苦工作一天累的腰痠背痛,一回家就躺在沙發上一動不動時,還得等老人叫你吃飯。當你工作不順心煩躁時一句和朋友喝酒呢,老人等的飯都涼了。人心都是肉長的,你能對上司對同事甚至陌生人都那麼彬彬有禮,為什麼偏偏對最疼愛你的父母的付出那麼視而不見呢。你可知道老人家六七十了,從沒跟你要過一分錢,是自己扛起鐵鍁下勞務市場,是自己操起鋤頭侍弄那爭不了幾個錢的小麥玉米。那背了一輩子的噴霧器把老人的腰都快壓斷了。就這樣還想著為子女多留下點什麼,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看看60到70歲的農村老人有多難,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父母真的老了,陪不了我們幾年了,趁父母還健在,我們還能回家痛痛快快的喊聲爸媽,就多關心關心多照顧照顧,讓老人歇歇吧,操勞了一輩子,該到子女孝順老人的時候了。老人不圖你多有錢當多大官,只要你有時間陪著說說話而已。別等那一天突然到來,才哭著想起老人的好,那時父母聽不到了。人生最大的悲哀莫過於“子欲孝而親不待”,何況人都有那麼一天,記得那句老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愛幼的美德不是隨口說說,只有生活中身體力行才能代代相傳,我們的生活才會充滿希望和美好。

看看60到70歲的農村老人有多難,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