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諸葛亮不北伐,而是選擇休養生息,蜀國的未來會怎樣?

邪惡V叔

諸葛亮的北伐,無論在政治還是軍事上,都是極有必要的舉措,為大家試析之。

四川山川形盛,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所以自古以來每逢戰亂川地必割據。秦末有劉邦,漢末先有劉焉、劉璋父子,後有蜀漢;兩晉南北朝先後有成漢,譙縱,蕭紀,王謙;五代十國有前蜀、後蜀;明末有張獻忠,民國還有劉湘、劉文輝等等。

縱觀四川的割據政權,你會發現,其中積極進取,有統一天下之志的政權只有兩個,即劉邦和蜀漢,除了它們,其它四川政權幾乎都不思進取,以為地勢險要就高枕無憂。可惜只要有一個勢力統一中原,四川割據勢力往往就是第一個被拿下的,沒有例外。甚至沒有一個四川的割據政權壽命能比得上蜀漢,更不用說跟漢高祖比了。 所以,諸葛亮北伐,積極進取成功率可能有50%,而守著四川等死,失敗率100%。所謂諸葛亮北伐是窮兵黷武,罔顧民生的說法,在歷史上已經被打臉過一萬次了。

再看當時的天下大勢,劉備得蜀時,曹操已經統一北方,整個天下,魏佔其半,剩下的地方,吳國又佔了大半。人口方面曹魏是蜀國的近六倍,吳國少點,也有蜀漢三倍左右,其他什麼財政收入、軍隊、耕地面積那更是比都不要比了。更不用說劉備夷陵之敗,蜀漢精銳幾乎被一掃而光。


敵我差距如此懸殊而且雙方沒有戰亂的情況下,讓蜀漢和曹魏關起門來比發展?怕不是石樂志。如果諸葛亮不北伐,不就食於敵,不通過北伐練兵,不去努力破壞當時是全中國最大產糧基地的關中地區,而想著跟曹魏比和平發展,恐怕無需等到鄧艾偷襲陰平,曹真第一次伐蜀時就已經亡國了。

孔明北伐的目的很明確,不停的在關中、西涼地區製造緊張,削弱曹魏對關中地區控制力,最終拿下關中這個真帝王基業。此外,從秦代開始一直到唐朝,關中地區一直是天下第一糧倉,而諸葛亮對關中地區發動的連年戰爭,讓這個最大的糧倉不僅無法給魏國產糧,而且需要消耗大量的錢糧,《魏略》甚至稱諸葛亮北伐導致魏國人民“面有菜色”。

此外,《隆中對》裡諸葛亮所言“天下有變”也是諸葛亮北伐的目的。你“天下無變”,我就給你打出一個變來。曹魏得國不正,統治基礎本就不牢,在諸葛亮連年北伐下,

司馬懿通過抵禦蜀漢掌握兵權,逐漸進化為權臣,最終謀朝篡位。

“諸葛一生唯謹慎”,是因為他知道蜀國賭不起。強行弄險的賭博魏晉可以玩,但蜀國手裡資本太少,一著不慎,滿盤皆輸。歷次北伐都是如此,無論勝敗,除了第一次馬謖失街亭有一些損失,其他幾次北伐蜀國損失都非常小。諸葛亮是自古軍事家中最善於計算得失的,虧本生意絕對不做,他北伐的戰略一句話概括:“積小勝為大勝,以時間換空間”。可惜他的繼任者並沒有很好的堅持他的戰略(要麼如蔣琬、費禕基本放棄北伐,要麼如姜維九伐中原卻不知計算得失),如果繼承者們有能力理解諸葛亮的格局,在魏晉政權更迭,局勢動盪之時蜀國還真是大有機會。

最後,雙重標準是不好的。隆美爾失敗了被吹成蓋世軍神,而諸葛亮在敵我強弱懸殊比他更大,戰果卻比他強的情況下被一大堆人稱為不懂軍事,令人呵呵呵。

講道理,中國冷兵器時代,除了孫子吳起白起韓信李靖岳飛戚繼光等寥寥數人,還有誰有資格評價諸葛亮的軍事能力?


老貝

如果有玩即使戰略遊戲的朋友,這個問題是很好理解的。比如《魔獸爭霸》或《星際》中,人家有十個礦,你只有一個礦,但是你有地利優勢,前期人家不會馬上來打你,你是選擇等慢慢發育好肛一波,還是派出精銳部隊去騷擾偷資源呢?

實際上諸葛亮也並非盲目北伐,第一次北伐時還是有很大希望的。那時曹魏都認為劉備已經死了,蜀漢已經沒有可以發起戰爭的人物了。結果突然傳來諸葛亮北伐的消息,當時曹魏朝野上下是一點準備都沒有的,人心惶惶。

而西北地區,曹魏控制力比較弱,軍力不多,而羌人實力較強,馬氏家族又在西域有比較大的影響力。所以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時候,隴西城池紛紛歸降。

可惜街亭之敗把打好的形式都丟了,之後的北方曹魏已經有防備,就比較難有作為了。

但是諸葛亮還是要北伐,因為不北伐就意味著等死。而且北伐還有以下的目的:

第一、諸葛亮每次北伐並不是單獨行動,和東吳之間都是有配合的。等於給曹魏在西北和南方同時開了兩個戰區,增加了曹魏指揮,兵力和糧草調配的困難,並且分散兵力。可惜的是東吳方面每次打的實在不敢恭維。

第二、諸葛亮每次北伐的戰場都是在曹魏的領地,即保證了蜀國後方可以安心生產,而魏國戰場周邊的“礦”等於就廢了。尤其是直接受到威脅的關中及長安地區,是曹魏的核心地帶。

第三、一旦運氣好成功了,控制了隴西和長安,就可以直接面對曹魏的首都洛陽,對於曹魏政權是有顛覆性的影響的。很可能造成曹魏內部的動亂,讓一些人和勢力蠢蠢欲動,就是諸葛亮隆中對中,一旦天下有變的局面了。

第四、即使後期攻陷長安已經很難,但是諸葛亮在每次北伐的過程中,都會向蜀中遷移人口和資源,彌補蜀漢自身資源人口的不足。這就是所謂的“偷礦”了。

第五、北伐不是說悶聲不響的兩邊打來打去,每次都是有政治口號的,諸葛亮每次北伐一次就等於宣傳一次“匡扶漢室,克復中原”的口號。就是質疑曹魏的正統性,不然時間長了人們印象就會變成曹魏是正統,你蜀漢是賊寇了。

第六、連續的北伐可以團結蜀漢內部,轉移矛盾。如果不北伐選擇休養生息,蜀漢還沒強盛起來,內部的各種問題就會迅速爆發,也沒有可以調節益州本土派和荊州派系矛盾的方法了。

第七、如果不北伐的話,隨著早期劉備留下的人才逐漸死去,蜀漢的軍事實力會快速衰弱。而年輕一代沒有經歷過戰爭將來難有作為,益州本土派的偏安及投降主義也會抬頭。最終的結果就是曹魏伐蜀的時候,就是大家比賽投降的時候。歷史上和蜀漢類似的勢力,成漢、前蜀後蜀,除成漢稍微抵抗下堅持時間長點,前後蜀基本上就是一路投降,都是六七十天就滅國了。


Rick潘維鏞

諸葛亮北伐是大戰略!是一個優秀政治家軍事家必備的眼光說諸葛亮北伐錯誤,甚至失敗的,不是腦子有病就是就五縱的噴子別有用心的而已!

劉備死後,曹魏立刻就出兵五路伐蜀!修生養息?你想的挺好呢?在蜀漢和曹魏各自的眼裡,誰承認對方都屬於否定自己!可以毫不誇張的說,除非一國滅亡,否則戰爭不會停止!蜀漢不打曹魏,曹魏也會進攻蜀漢!

!你想修生養息的前提是曹魏也修生養息,就資源來說,蜀漢比得過曹魏嗎?就治國來說,諸葛亮是高手,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和平發展下去只會讓曹魏在國力上越拉越遠!到時候戰爭的主動權掌握在別人手裡,作為一個頂尖的政治家戰略家,諸葛亮會允許這樣的態勢形成嗎?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諸葛亮的北伐是成功的!只是要看戰略目的即可!隆中對的時候,諸葛亮的抱負是幫助劉備恢復漢室,統一天下!而夷陵之後,戰略目標還會和隆中對一樣嗎?不可以隨著時間環境的改變而改變嗎?

夷陵之後劉關張以亡,蜀中人才凋零!諸葛亮的第一戰略目標就是先保蜀漢平安,才能行成真正的三國鼎立!但曹魏伐蜀的主動權在手裡,或戰或不戰要看曹魏臉色,想修生養息,穩定的環境從哪裡來,曹魏會送給你?

能保蜀漢平安,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主動出擊,讓曹魏不敢正視蜀漢!

而主動出擊的另一個好處,就是造成曹魏內部出現問題!試問,如果不是諸葛亮六出祁山,司馬家如何做大?如何有後來的高平陵?曹魏政權如何能成為三國中第一個實質滅亡的政權?

不過說一千道一萬,還是諸葛亮太忠心,操勞過度,去世過早!如果再有10年壽命,司馬家未必敢發動高平陵,那曹魏內部會更加混亂!蜀漢就會更加穩如泰山!

所以說,所謂的諸葛亮不北伐,而修生養息,那是根本不靠譜的說法!至於譙周那種只為自己富貴打算的小人,在事後說出什麼話都沒必要當真!




榕雪

其實自蜀漢政權失去荊州後,蜀漢政權就已失去了統一天下的力量。這也是為什麼劉備會在荊州丟失後急忙伐吳,為的就是荊州的地盤。

能形成三國鼎立的根本原因

根據我前面所講,蜀漢應該已是非常弱小的了,那麼為什麼還能堅持佔據兩川之地,形成三國鼎立之勢呢?其實一直以來劉備集團都很認同一個主張,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口中也經常提出――聯吳抗曹。

曹操佔據了北方十州,人多地廣,軍事實力遠比蜀吳任何一個要強,但吳蜀的軍力並不比魏國弱,而且若是兩方同時進攻,魏國便會面臨很大的壓力。在三國時期,除了先主伐吳之外,事實上蜀吳基本沒有發生過大型的軍事衝突。聯吳抗曹是三國維持微妙平衡的根本原因。




蜀漢的未來發展

三國時期的蜀國是最為弱小的,國力不足,地廣人稀是最主要的原因,東漢末年戰亂剛定,各國都在休養生息,而諸葛亮知道若是不北伐,等到魏國恢復實力,對於吳蜀而言都不是好事,畢竟魏國佔據了一大半的州,底氣遠比吳蜀要足。吳國有長江天險,魏國要統一不會先打吳國,蜀漢雖有天險,但天險既對外又對內,並且蜀國國力不足,自然是第一目標。

諸葛亮6次北伐,事實上是在阻止魏國有生力量的回覆,也是在為蜀國爭取生機,實際上時間越久,對於蜀國而言越有利,畢竟魏國內部不穩是最容易看出來的。


如果諸葛亮不北伐,會怎麼樣

就個人觀點看,不北伐的結果是吳國依仗天險隔岸觀蜀魏爭鬥,蜀弱魏強苦苦堅守,最終迴天無力,滅蜀之後吳國乘時搶地盤,然後兩分天下,之後如何就很難判斷了。但蜀國是沒有機會的。


憶尋塵

這個問題首先要以當時的情況條件來展望蜀國未來,如果諸葛亮不北伐的話,以蜀國大力生產休養生息,加上諸葛亮的治理能力,可能蜀漢會迎來一波盛世,雖然蜀國資源不多,但蜀國人口也不多,自給自足還是可以的,加上對外貿易,那樣諸葛亮就會成為霍光輔政的氣象,在邊境加強防禦的情況下,在培養出一代明君,蜀漢延續百年不是問題。


夏有涼風61

諸葛亮當時如果不北伐,而是選擇安安靜靜地在蜀中謀發展,那樣的話遲早也是個死,恢復漢室那是想都不要想了。

首先,當時的曹魏統一了北方,全國的精華部分曹魏佔了大部分,你蜀漢想和曹魏拼發展?開玩笑吧。

其次,有人可能會說等到魏晉換代中原有變時再進行北伐,機會會更大,這就更是無稽之談。

如果沒有諸葛亮隔三差五的北伐,司馬懿能有機會掌控魏國的軍政大權?他沒有那麼大的權利,怎麼去顛覆曹魏?中原還會有這個大變嗎?

再說了,真的等到那個時候,諸葛亮還活著嗎?那時候北伐更難。


金剛菩提淺談

如果真的休養生息,那麼蜀魏的差距只會越來越大,尤其是失去了荊州。荊州的人才和錢財都失去了。只靠益州一州根本撐不起蜀國的發展,這也是諸葛亮一直北伐的原因,以攻代守。減緩魏國的發展,而且一直等待天下有變,就像第一次北伐時間就抓的很好。魏國曹睿剛剛登基,又和東吳打了敗仗,魏國被第一次北伐打的手忙腳亂,要不是半路殺出個司馬懿,可能第一次北方真就能在隴西站穩腳跟了。


上饒環球傢俱美國舒達黃立

蜀國的天府之國是因為在高處發現了片耕作之地,又比低處涼快點冬季不太冷,可發展受限,天府多指高,而秦嶺北那時候也不旱,有水塘,適於和平的發展並土地廣闊。能快植人口。可想而知最後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