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豬產後竟然癱瘓了?不要怕 我們可以這樣做

近幾年,隨著我國養豬業蓬勃發展,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制約養豬業發展的疫病,母豬產後癱瘓就是比較嚴重的疾病之一。本病主要表現為母豬產後四肢不能站立體質衰弱,知覺減退。母豬產後癱瘓主要是由於母豬產後缺乏營養、風溼病、硒-維生素E缺乏病、骨質軟化症、神經損傷等所導致的。

母豬產後竟然癱瘓了?不要怕 我們可以這樣做

1、發病原因

母豬產後癱瘓綜合徵發病的基本原因是:鈣、磷和維生素D在飼料中的含量不足或配比失衡。本病容易出現在母豬產後和哺乳過程中,前者因胎兒過大,在分娩過程中,傷及支配後肢肌肉的神經,或由於產出的仔豬較多,導致母豬分娩後機體的動態平衡失調,引起血鈣血糖偏低;後者是母豬在哺乳過程中,母豬體內大量的鈣和磷隨乳汁流失,以滿足剛出生的仔豬骨骼生長需求,然而日糧中鈣和磷比例失衡或不足,母豬體內鈣和磷不足,骨組織由於大量的鈣和磷流失,四肢發軟疼痛,骨質疏鬆形成癱瘓。

同時,生活在陽光不足、陰暗、潮溼、狹窄的豬舍內的母豬,長期缺乏運動,日糧營養搭配不全,又過於單調,缺乏營養。在母豬分娩哺乳時,又損失大量的鈣和磷,從而誘發母豬癱瘓。

此外,後備母豬在處於四肢骨骼生長髮育階段就過早配種,未達到體成熟。骨中鈣含量本就不足日糧供給及骨骼儲備的鈣數量的總和遠小於乳中排出的鈣,母豬體內血鈣呈負平衡狀態從而引起本病。值得注意的是母豬產後如果護理不周,感染風寒等疾病,食慾下降,消化功能減弱,導致腸道消化吸收的鈣減少,也可誘發本病

母豬產後竟然癱瘓了?不要怕 我們可以這樣做

2、發病症狀

本病在產前無明顯症狀,主要發生在母豬產後且表現為突然發病,個別母豬產後幾天內就出現瘸腿、痰及腰部麻痺現象。病初,母豬體溫稍有升高,煩躁不安,食慾減退,行動遲緩,糞便乾硬成算盤珠狀,喜歡清水,出現異食現象。母豬癱瘓發生後,起立困難,扶起後呆立,站立不能持久,偶有能站起來,也是步態極度不穩,行走時後軀搖擺無力。驅趕時後肢拖地行走,發出尖叫,最後母豬完全癱臥。病情嚴重者反應遲鈍,對外界刺激喪失,泌乳量極度減少。部分母豬發病初期四肢發熱,出現關節微腫的炎症反應,大便乾燥、呈黑褐色慄狀,眼結膜潮紅,且雙眼出現眼屎,鼻鏡乾燥。

母豬產後竟然癱瘓了?不要怕 我們可以這樣做

3、疾病預防

(1)加強飼養管理。合理搭配營養物質和補充礦物質飼料,力求日糧營養均衡。依據母豬飼養標準懷孕母豬每天需補充20g食鹽,骨粉每天不得少於20g,並及時補喂維生素D粉和乳酸鈣。如果豬場暫無骨粉,可加喂含鈣較多的飼料如地瓜蔓等適當增加日糧中麥麩、米糠等含磷較多的飼料比例,對預防本病有一定的效果。母豬產前1周麩皮用量開始減少,此時喂適量青綠多汁柔軟飼料,多次少量飼餵。哺乳期的母豬,為促進母豬的神經機能恢復和血液循環,要經常用粗布擦拭母豬的膚,同時保持圈舍通風良好和乾燥。

(2)戶外運動。為增加光照射,促進自身維生素D的合成,妊娠期母豬要確保每天圈外活動時間不少於2h。同時在妊娠期間要加強飼養管理,確保鈣、磷等微量元素及氨基酸的供應。

此外,母豬的圈舍要儘量選擇建造在氣溫高,排水通暢,通風良好的地方。同時保持圈舍乾燥,防止母豬因患風溼病而誘發產後癱瘓。

母豬產後竟然癱瘓了?不要怕 我們可以這樣做

母豬發生癱瘓時,要加強對母豬的護理,豬舍冬季寒潮來臨前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而炎熱的夏季來臨前要提前置備降溫防暑設施;同時飼餵一些容易消化的飼料給母豬,給癱瘓的母豬勤翻身,保持豬舍乾淨衛生,以防褥瘡的發生;對發病的豬,診斷和對症下藥要及時。此外,還要儘量減少環境中存在的應激源如溫度、灰塵等,防止母豬出現免疫應激,以利於母豬康復。可肌肉注射維生素D3,每次50萬IU,每週1次,2次即可。

母豬產後竟然癱瘓了?不要怕 我們可以這樣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