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运动感悟——别等死,更不要找死

别等死,更不要找死

2018.06.03

……给女儿的一封信(153)

女儿好!我觉得我们两代人有各自的问题需要面对。

对于你老爸来说,我面对的问题就是“别等死”;而对于你们来说,就是“别找死”。

户外运动感悟——别等死,更不要找死

一,别等死。

当我们老了,只能说是我们的生理年龄大了,而不是说我们的心理年龄也大了。

在你老爸看来,“老了”,无非就是意味着身体机能的成熟;更新。而心灵,是永远可以永葆青春的。

我在以前的书信上跟你说过一件事。那就是我喜欢走路坐车时观察人。

观察的结果是中国的很多60-70多岁人,走路变形,身躯佝偻,眼神,脸色不对劲。这些都说明是没有主动锻炼,等死的结果。

所以,对于老爸这样将要退休,或者已经退休的人来说,最重要的观念就是:别等死,去过想过的生活!

日本有一个组合“KBG84”。听名字还以为是少女偶像AKB48的姐妹团。其实,“84”指她们的平均年龄有84岁。70多岁的人他们还不要,得当练习生。

户外运动感悟——别等死,更不要找死

你学法语专业,前不久又去法国戛纳作为中方组委会主席的助理兼随团翻译,参加过电影节。你应该很清楚,法国老人是个什么样子……男的身材笔挺,身板硬朗,气度不凡;女的风姿绰约,仪态万方,打扮入时。

他们都活出了老年人本来该有的样子。

我们观赏榕树,是看刚栽的小树还是“老态龙钟”的须发老榕?

当然是后者。为什么?因为他们饱经风霜,有生活的深度和广度,盘根错节,枝繁叶茂,遮阴蔽日的,蔚为壮观。

户外运动感悟——别等死,更不要找死

人固有一死,但我们不能等死。

现在的很多老年人,甚至是中年,青年人,固执己见,不想锻炼,整天睡大觉。还给自己自圆其说:“乌龟是最懒的动物,却最长寿。它一年要睡上10个月左右,既要冬眠又要夏眠,这样,新陈代谢就显得更为缓慢,能量消耗极少。而老虎狮子,不是很强壮吗?有用吗?不是都很短命?”

于是,这样的人年轻时透支自己的身体,等老的时候,已经没有健身的习惯了,自然更不爱动了。于是,便开启了等死的节奏。

一个企业也只有通过在不断的批评中才可以纠正自己的缺点,这样才能做得更好,如果坚持按照自己错误的理念去做,没有经过别人的批评指导,倒闭是迟早的事。

锻炼也是如此。一天不锻炼,没感觉;两天没锻炼有点感觉;三天不锻炼,生病了。

户外运动感悟——别等死,更不要找死

我们可以不是富翁,可以当不了大官,但完全可以做生活的大艺术家。

发现自己的兴趣,放大自己的才华,我们不一定靠自己的爱好活着,可我们的爱好一定能帮我们活的更好。

如果我们觉得自己平庸,一定是我们让自己变得平庸。

而在所有的爱好兴趣当中,锻炼的兴趣爱好是必不可少的。生命的乐趣总是最高的乐趣。

户外运动感悟——别等死,更不要找死

有道是,“不必野蛮生长,只求快活生活”。而要“野蛮生长”,就得拿命,拿时间精力去换钱,换地位;“只求快活生活”就简单多了:看淡风,看淡雨,就如同同宗乡贤林语堂那样,读读《半半歌》,知足常乐,把日子过成诗。有何不可?

户外运动感悟——别等死,更不要找死

所有这一切,都需要我们行而乐道;乐而行道。千万不要等死。

户外运动感悟——别等死,更不要找死

我从网上找来一首诗,作为共勉:

等将来……

等不忙……

等下次……

等有时间……

等有条件……

等有钱了……

等来等去 ……

等没了缘分……

等没了青春……

等没了健康……

等没了机会……

等没了选择……

等没了美丽……

谁也无法预知未来,很多事情可能会一等就等成了永远! ……

想要做的事就赶紧去做,不要因为面子,丢了自己一生的幸福,不要给自己留下太多的遗憾!

事业如此,爱情如此,亲情亦如此!

等来等去,等死!

户外运动感悟——别等死,更不要找死

二,别找死。

对于我们这辈人来说,是“别等死”,而你们则应该是“别找死”。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中张大民的儿子问他妈:

“人活着有意思吗?”

“有时候觉得没意思,刚觉得没意思,又觉得特别有意思。”

儿子又问他爸:“没意思怎么办?”

“没意思也得活着,别找死。”

“为什么?”

张大民打了个极端形象的比方:“有人要枪毙你,你就死,没人枪毙你,你就好好活着。”

户外运动感悟——别等死,更不要找死

为了别找死,他的办法自然是给自己找乐子,去乐活。

但现实的情况是,很多年轻人都在“找死”:

★生活作息没规律。不吃早餐。

★都是夜猫子。

★吃垃圾食品。整天吃冷饮,吃炸的,烤的食品。

★生病乱吊瓶,图方便吃西药,不吃中药。

★不喝茶,只喝咖啡,可乐等饮料。

★压力过大,工作太忙。

★为了面子,逞强好胜,爱拼酒。

★累了,病了也不懂得休息。

户外运动感悟——别等死,更不要找死

这些都是找死的节奏。

据人民日报《健康时报》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有180万人猝死,多么庞大的数据,这就意味着中国13亿人每1000个人有一个人死于猝死。

户外运动感悟——别等死,更不要找死

怎样才能“不找死”?

好的生活习惯就如我们的意外险和疾病险是一样的道理,防患于未然,才是我们对健康最基本的保障和尊重。

生命本身就是一架按照习惯“滴答”的机械钟。

户外运动感悟——别等死,更不要找死

习惯没了,打乱了,就叫着“忙”。

中文很有意思。“忙”字怎么写的?一个“忄旁一个亡”字。太忙了就等于找死。

户外运动感悟——别等死,更不要找死

没有好习惯不但没有好健康,也不可能有好工作。

马云说,失业离这三种人只有三天。哪三种人?

★以积累经验骗自己,自以为是,认为事物会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的人。

★总觉得自己是“千里马”却不主动找伯乐的人。

★交际圈太小,有“道德洁癖”的人。

户外运动感悟——别等死,更不要找死

所以,不管是健康,工作,还是乐活,都得有好习惯。

有了好习惯,就不会开启“找死”的节奏。

户外运动感悟——别等死,更不要找死

爱你的老爸。

写于林语斋。

户外运动感悟——别等死,更不要找死

户外运动感悟——别等死,更不要找死

户外运动感悟——别等死,更不要找死

户外运动感悟——别等死,更不要找死

户外运动感悟——别等死,更不要找死

图文:学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