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门忠烈!易中天教授的先人原来是为国捐躯的明朝官员!

1426年,当时安南(今日的越南)尚在明朝的管辖之下,称为“交趾承宣布政使司”。但因为各种原因,其治下民变丛生,维持统治艰难。

当年拿下安南的明成祖朱棣此时已死,在位者已经是其孙明宣宗朱瞻基。

一门忠烈!易中天教授的先人原来是为国捐躯的明朝官员!

【明成祖 朱棣像】

朱瞻基对于安南的战事很不满意,于是在农历九月,派遣朝中宿将成山侯王通,集合大军十万,入安南平乱。

话说王通这个人,可是军中的老资格。其父金乡侯王真是朱棣的旧将,跟着朱棣靖难的时候身受到重伤,为免被俘而自杀,是少数得以配享成祖庙廷的靖难功臣。所以王通不但是个根正苗红的军二代,还是如假包换的军烈属。这层身份使得王通受到朱棣的百般信任。

朱棣登基后数次北伐,王通都是统领大军主力精锐“五军营”的五位大将之一,极受皇帝信任。年轻的皇帝朱瞻基对于这位国家宿将,很是期待。

然而王通其人,却在平叛过程中,令人大为失望。先是遭到叛军伏击,明军有两、三万人战死。王通本人也负伤,之后便率军退守东关城,再也不敢出来。叛军于是将东关城团团包围。王通经此一败,最初的意气风发早就被惊得毛都不剩了,天天琢磨着与叛军讲和,后来因为担心遭到叛军报复这才作罢

这一下,安南的局势急转直下,很多本来与明朝合作的土官也纷纷倒戈。明朝在越南的统治岌岌可危,政令出不了城门,只有一些主要城池还在明军手中控制,变成了安南土地上的一个个军事孤岛。

叛军开始一个个围攻这些被明军控制的城池。当时守城的明朝官吏军民,在几无救援的情况下,大都奋力抵抗,最后或者城破自杀,或者战死殉国,明史中记载了许多有名有姓的故事。

只摘一例。有一个叫“易先”的人,担任越北军事重镇谅山的知府,在此期间受到叛军进攻。易先守城多时,最终抵挡不住,谅山被攻破。易先不肯逃走,自缢殉国。其家十八人随之投井身亡。只有其次子因为在湖南老家得以延嗣。现今有个“讲三国”出名的教授易中天,据考证便是易先的后人。

一门忠烈!易中天教授的先人原来是为国捐躯的明朝官员!

【借易老师洪荒之力】

以此可知当时在安南的明人境况之惨烈。后来明朝虽然再派大将柳升平乱,但柳升同样中计败死。

而王通终于还是在绝望之中,与叛军讲和,交出东关城,带领余人退回中国。明宣宗朱瞻基几个月后才见到了王通的谢罪表,这才知道祖父朱棣打下来并传给自己的交趾已经丢了,无可奈何之下,默认了既成事实,安南重新独立于中国。

一门忠烈!易中天教授的先人原来是为国捐躯的明朝官员!

【柳升像】

——全文完,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与作者互动。有意外惊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