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沽炮台保卫战”:浴血抗击八国联军,与炮台共存亡

大沽是天津门户,东临渤海,北靠京山铁路,位置极重要,自古就是入京的水道咽喉,大沽炮台,是一个英雄之地,先后进行四次保卫战,中国军民曾在这里多次浴血抗击外国侵略者。

“大沽炮台保卫战”:浴血抗击八国联军,与炮台共存亡

最悲壮的就是,1900年,清军民在此进行了抗击八国联军殖民侵略军的"大沽口保卫战"。

“大沽炮台保卫战”:浴血抗击八国联军,与炮台共存亡

一、血染大沽炮台

1900年6月10日,英国水兵中将西摩尔带领一支联军从天津动身,计划进入北京,沿途受到清军和义和团的不竭阻击,终以62人死亡,228人受伤的价格狼狈逃回天津。

“大沽炮台保卫战”:浴血抗击八国联军,与炮台共存亡

1900年6月16日,935名英、日、俄、德等国海军偷袭登陆,埋伏在炮台后侧,大沽口内的10艘炮艇开进海河,28艘军舰开往炮台火力射程之外停泊。晚8时,联军向守军总兵罗荣光发出最后通牒:限于第二天凌晨2时交出炮台。罗荣光断然拒绝。

“大沽炮台保卫战”:浴血抗击八国联军,与炮台共存亡

清军将领

6月17日凌晨2时,10余艘联军舰艇在探照灯的照明下,用大炮轰击大沽炮台。守台清军还击,击毁敌舰5艘。黎明,联军用大炮轰击清军防地,击中左营弹药库,管带封得胜阵亡,北岸两座炮台遂被占领。联军舰队集中火力轰击南岸炮台,登陆联军从侧后抄袭。晨七时,南炮台弹药库中炮炸毁。九时,守台清军向新城方向撤退。大沽炮台全部陷落。

“大沽炮台保卫战”:浴血抗击八国联军,与炮台共存亡

此役,清军击毁敌舰6艘,毙伤联军255人,日海军大佐被击毙。守台清军将士阵亡700余人,北洋海军最大的巡洋舰“海容”号和4艘鱼雷艇被联军掳走。

“大沽炮台保卫战”:浴血抗击八国联军,与炮台共存亡

《天朝的镜像》一书,西方人眼中的近代中国,从西方记载的文字中可以了解到当时大沽保卫战的惨烈,以及爱国清军的悲壮。

一、一个缩影

英国外交宫和博物学家郇和,作为远征军翻译参加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其在《1860年华北战记》中记载英法联军在大沽同清军作战的情形。“大沽保卫战”,可以说是中国近代抵御外辱的一个缩影,既有英勇抵抗的战士,又有临阵脱逃的儒夫,还有受命于列强、向自己同胞开火的华人雇佣军:

“大沽炮台保卫战”:浴血抗击八国联军,与炮台共存亡

鞑靼人无疑像勇士般作战,他们急风暴雨般地扔下各种粗笨的炸弹。我军撕开一个缺口后,炮台内每寸土地的争夺都异常激烈。……北边另一个炮台守军的法懦行为,及后来南边炮台的无条件投降证明了这个民族的胆小投降精神,尽管,他们据地利之便,又有重武装。不过,在我们队伍中的广州苦力的无畏表现不由使我们肃然起敬。他们兴奋异常,每发击中目标的炮弹都使他们欢呼雀跃。

“大沽炮台保卫战”:浴血抗击八国联军,与炮台共存亡

2、英勇的清军将领

法国征军的随军官员毛格跟随法国钦差噶罗男爵侵略中国。他在《回忆噶罗男出使中国和日本》中记录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大沽炮台被英法联军攻清军将领自裁殉国的情景:

“大沽炮台保卫战”:浴血抗击八国联军,与炮台共存亡

我们看了整个兵营,到处是破弓断箭,弹药浸在水中,滑膛枪、火绳枪、大炮,直子、帐篷、一堆堆的炮弹、弹药箱以及各种各样的武器装备静静地散落在阵地上,守卫炮台的将领显然是戒备异常的。可怜的人儿!他僵直地在断壁残垣之中。当他看到他的部下停止射击,而外国水兵正爬上城坦时,他无法忍受失败,他跪在沟边,用长剑自刎而死。我们的士兵根本来不及冲上前去,阻止他,他很快死了。

“大沽炮台保卫战”:浴血抗击八国联军,与炮台共存亡

大沽口炮台失陷后, 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9月7日清政府与八国联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并拆毁了大沽口炮台。

“大沽炮台保卫战”:浴血抗击八国联军,与炮台共存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