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水師學堂 中國近代水軍的搖籃,一些精英在甲午海戰中捐軀

北洋水師學堂 中國近代水軍的搖籃

北洋水師學堂,是1880年8月19日(清光緒六年七月十四日)經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奏請朝廷,於1881年8月(清光緒七年七月)正式落成的。

北洋水師學堂 中國近代水軍的搖籃,一些精英在甲午海戰中捐軀

校址選擇在天津城東八里、大直沽東北的東機器局之旁。創辦期由吳贊誠奉旨就任天津水師學堂的總辦,因身體不佳,在學堂即將竣工時,李鴻章上奏推舉吳仲翔接任天津水師學堂的總辦。同年,著名啟蒙思想家嚴復應李鴻章之招,自福建船政局調津任天津水師學堂總教習。

北洋水師學堂 中國近代水軍的搖籃,一些精英在甲午海戰中捐軀

一、北洋水師學堂,人才濟濟

北洋水師學堂,是中國北方第一所海軍學校。在此畢業的學生很多成為北洋海軍的骨幹,不少人在甲午海戰中為國捐軀,有的成為後世名人。如現代女作家冰心之父謝葆璋、民國總統黎元洪,人們熟知的著名愛國教育家、南開大學創始人張伯苓先生,當年也就讀於天津水師學堂。在校期間,張伯苓如飢似渴地學習近代科學知識,是該學堂駕駛科最好的學生。因受近代啟蒙思想家、教育家,時任學堂總辦嚴復影響,後來走上救亡圖存、開辦教育之路。

北洋水師學堂 中國近代水軍的搖籃,一些精英在甲午海戰中捐軀

北洋海軍名宿謝葆璋

北洋水師學堂 中國近代水軍的搖籃,一些精英在甲午海戰中捐軀

民國總統黎元洪

北洋水師學堂 中國近代水軍的搖籃,一些精英在甲午海戰中捐軀

嚴復

天津水師學堂給北洋水師充實了許多軍事技術人才。李鴻章為此欣慰:"臣於天津創設水師學堂,將以開北方風氣之先,立中國兵船之本。

二、毀於八國聯軍炮火之中

1900年(光緒二十六年)八國聯軍入侵天津。6月17日凌晨,侵略軍攻陷了大沽口炮臺,接著將大批人馬開進了天津。27日早晨,以俄軍為主的一支部隊,傾瀉無數炮彈,創建於1868年的天津機器局隨之成為戰場,機器局城垣內的水師學堂連同其所在的機器局均毀於戰火。

北洋水師學堂 中國近代水軍的搖籃,一些精英在甲午海戰中捐軀

至此,一座投資巨大、苦心經營30餘年的機器局和經營20年的水師學堂全部毀於外國列強之手。可嘆這些洋務運動的成果,本來是為抗禦外敵而創立的,但它終究還是被外敵毀滅,其所在之地喪失了中國主權。

北洋水師學堂 中國近代水軍的搖籃,一些精英在甲午海戰中捐軀

先是俄軍佔領;繼又成為法軍營盤;再後來被日軍盤踞;日本降伏後,又由美海軍陸戰隊接管;直到1947年7月美軍撤離,這塊土地才回到國人手中。當年屈辱的一頁已經成為絕不可以忘懷的歷史。

北洋水師學堂 中國近代水軍的搖籃,一些精英在甲午海戰中捐軀

失陷之際,有一位名叫宗永德的清軍軍官,表現了極其壯烈的犧牲精神。《天津縣新志》卷十八"吏政"之四記載:候補千總宗永德"知不能守,恐火藥資敵,乃揮兵衛散去,自引火藥焚其庫,與敵同死"。

北洋水師學堂 中國近代水軍的搖籃,一些精英在甲午海戰中捐軀

天津機器局位於天津河東區的東局子,現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交通學院院內。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交通學院隸屬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是全軍唯一培養軍事交通運輸和軍用車輛裝備領域高層次人才的"高等學歷教育院校"。

北洋水師學堂 中國近代水軍的搖籃,一些精英在甲午海戰中捐軀

現在已成為一所多專業、多層次的綜合院校,為全軍培養軍事交通運輸方面的高級工程和指揮、管理人才。

中國立志要成為世界現代一流的海軍,國人不要忘了奠基者——北洋水師學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