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水師:帝國最後的輝煌

【帝國餘暉】——北洋水師:帝國最後的輝煌

北洋水師:帝國最後的輝煌

北洋海軍軍旗

北洋水師,或稱作北洋艦隊、北洋海軍,是清朝建立的近代海軍艦隊。北洋水師1888年12月17日于山東威海衛劉公島正式成立,有段時間內為當時各國軍事專家評為世界第八、亞洲第一的海軍艦隊,但在1894年—1895年的甲午戰爭中全軍覆沒。

創建

平遠是北洋水師首次自行設計建造之全鋼甲軍艦,也是19世紀末中國造船工業的登峰之作。(圖為黃海海戰後之平遠艦,艦身彈痕累累,被擊毀的主炮炮罩未來得及修復,只以帆布暫時遮護)

1860年代,中國洋務運動展開。1874年日本以“保衛當地僑民”為藉口派兵登陸臺灣,清兵以僅有之戰船赴臺將其驅逐。此事件引起朝野的警惕,引發海防大籌議。李鴻章以“數千年未有之變局”,面對“數千年未有之強敵”的論據上書。清政府於是決定每年撥出白銀四百萬兩作為經費(實際用在購置軍艦款項只為每年一百萬兩),加快建設海軍。大清海軍計劃分為三支海軍艦隊:北洋水師負責山東及以北之黃海、南洋負責山東以南及長江以外之東海,粵洋負責福建及南海。後來時任之南洋大臣沈葆楨,以四百萬年費同建南、北兩洋艦隊經費分散力量不足。而北洋艦隊負責守衛京師,奏準優先集全力建造。

1875年5月30日,清政府諭令北洋大臣李鴻章創設北洋水師,李鴻章通過總稅務司赫德在英國訂造4艦蚊子船。

1879年,向英國訂造撞擊巡洋艦揚威、超勇。

1880年,向德國伏爾鏗船廠訂造鐵甲艦定遠、鎮遠。

北洋水師:帝國最後的輝煌

定遠艦

北洋水師:帝國最後的輝煌

鎮遠艦

1881年,先後選定在旅順和威海衛兩地修建海軍基地。超勇、揚威由中國海軍軍官駕駛下回國。

1885年,中法戰爭結束後總理海軍事務衙門成立,醇親王奕譞為海軍大臣,著力建設海軍。李鴻章委託駐外公使許景澂、曾紀澤分別向英國、德國訂造巡洋艦致遠、靖遠與經遠、來遠。定遠、鎮遠二艦回國,被日本視為威脅。

北洋水師:帝國最後的輝煌

平遠艦

北洋水師:帝國最後的輝煌

靖遠艦

1886年,北洋水師訪問日本長崎,當時有水兵上岸後嫖妓與當地人發生衝突被扣。北洋水師的軍艦鳴炮示威,水兵被放。

1888年1月29日,平遠在中國(清朝)福州船政局下水。

1888年12月17日,北洋海軍正式宣告成立並於同日頒佈施行《北洋海軍章程》。

1891年,戶部上奏停止購買海軍軍械三年。至此以後,北洋海軍未能新增一炮一艦。時為海軍技術突飛猛進之時,至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時北洋艦隊已多年未置新艦,不少舊艦又過量使用,部份應進行之改造工程如更換新式火炮亦未能施行。原有的戰艦已開始落伍,無論航速、射速皆落後於日本。

北洋水師:帝國最後的輝煌

致遠號

北洋水師:帝國最後的輝煌

濟遠號

1894年,爆發甲午戰爭。北洋水師被日本海軍重創,沒有沉沒的軍艦全體投降。

1906年,清政府成立海軍部。

1909年,北洋水師與南洋水師、福建水師、廣東水師合併為巡洋艦隊和巡江艦隊。

人員

北洋艦隊各主要戰艦艦長及高級軍官幾乎全為福州船政學堂畢業,多曾到英國格林威治皇家海軍學院留學實習。中層軍官內不少為原留美幼童,被召回國後到福建水師學堂學習海軍後服役。艦隊內一直亦有外國人擔任軍官作技術專家及指導。成軍初期的總教習(總查)為英國人琅威理(William Lang),至甲午戰爭時則為德國人漢納根(Constantin von Hanneken)。

北洋水師主要將領有:

§ 丁汝昌 -- 水師提督(自盡)

§ 林泰曾 -- 左翼總兵,鎮遠號管帶(自盡)

§ 劉步蟾 -- 右翼總兵,定遠號管帶(自盡)

§ 方伯謙 -- 中軍左副將,濟遠號管帶(臨陣脫逃處死)

§ 鄧世昌 -- 中軍中副將,致遠號管帶(自盡)

§ 葉祖圭 -- 中軍右副將,靖遠號管帶

§ 林永升 -- 左翼左營副將,經遠號管帶(戰死)

§ 邱寶仁 -- 右翼左營副將,來遠號管帶

§ 黃建勳 -- 左翼右營參將,超遠號管帶(戰死)

§ 林履中 -- 右翼右營參將,楊威號管帶(戰死)

§ 楊用霖 -- 左翼中營遊擊,原鎮遠號副管駕,林泰曾自盡後接任管帶(自盡)

§ 林穎啟 -- 精練前營遊擊,威遠號管帶

§ 薩鎮冰 -- 精練左營遊擊,康濟號管帶

§ 戴伯康 -- 精練右營遊擊,敏捷號管帶

§ 李和 -- 後軍前營都司,平遠號管帶

§ 吳應科 -- 提標都司,充督隊船大副

§ 陳金揆 -- 中營中營都司,致遠艦幫帶大副

§ 沈壽昌 -- 中營左營都司,濟遠艦幫帶大副

北洋水師:帝國最後的輝煌

丁汝昌

腐敗和拉幫結派

北洋水師繼承了晚清軍隊落後的制度和習氣,水師腐敗,劉公島上賭場,妓院數十家,福建人把持著整個艦隊日常職能,甚至在戰鬥中,管帶還在岸上嫖妓

逸聞和辨偽

北洋海軍軍艦“主炮晾衣”的說法是取自日本作家小笠原長生《聖將東鄉全傳》第74頁的記載。

1940年田漢在《整建月刊》上發表“關於中國海軍的幾個問題”﹕“……當北洋艦隊回航關西時濟遠艦略有損壞﹐於橫次[須]賀軍港入塢。當時任橫須賀鎮守府參謀長的東鄉平八郎曾微服視察我濟遠一週﹐歸來與其海部建議‘中國海軍可以擊滅。’……人家問他怎樣成立那樣的觀察呢﹖他說﹕當他視察濟遠時﹐對於該艦威力雖亦頗低首﹐可是細看艦上各處殊不清潔﹐甚至主炮上曬著水兵的短褲。主炮者軍艦之靈魂。對於軍艦靈魂如此褻瀆﹐況在訪問鄰國之時﹐可以窺見全軍之紀律與士氣……”。

唐德剛的《晚清七十年》書中稱﹕“一八九一年(光緒十七年)七月九日﹐循日本政府之邀請,李鴻章特派丁汝昌率定遠、鎮遠等六艦駛往東京灣正式報聘。一時軍容之盛﹐國際側目……那時恭迎恭送,敬陪末座的日本海軍司令伊東祐亨和東京灣防衛司令東鄉平八郎,就顯得灰溜溜了。東鄉原為劉步蟾的留英同學,但是當東鄉應約上中國旗艦‘定遠’號上參觀時,他便覺得中國艦隊軍容雖盛﹐卻不堪一擊──他發現中國水兵在兩尊主炮炮管上晾曬衣服。主力艦上的主炮是何等莊嚴神聖的武器,而中國水兵竟在炮上晾曬褲子,其藐視武裝若此﹔東鄉歸語同僚,謂中國海軍終不堪一擊也。”

2008年,海軍史學者陳悅在《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館刊撰文“北洋海軍軍艦主炮晾衣說考辨”,通過辨析史料,證明關於北洋海軍在火炮上晾曬衣物的說法屬於子虛烏有的訛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