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磊:能陪你到老的,永遠不是孩子

文|橙馬良

最近在追《嚮往的生活》第二季,記得在節目裡,黃磊對新晉奶爸張傑說:“

你要好好對娜娜,因為娜娜是你的,陪你到最後的是她,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是自己的,孩子有自己的人生。”

黃磊:能陪你到老的,永遠不是孩子

現在回想起來,覺得黃磊說得特別對,因為在傳統的觀念裡,有“養兒防老”這個說法,不少父母認為,辛辛苦苦拉扯大一個孩子,為的就是在他們年老的時候,有人在身旁伺候著,百年歸老的時候,有人替他們打理後事。

於是,不少家長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給他灌輸“無條件聽父母的話”這個概念,理論上是為孩子好,實質上是道德綁架,潛臺詞是:我這麼辛苦工作賺錢把你養大,你當然要聽我的話,並且等我老了,你還得照顧我,不然我生你養你到底是為了什麼。

持有這種想法的家長,無非就是把孩子的生命當作自己生命的延續,最常見的狀況是,父母由於家境貧窮,或者生於缺少教育資源的年代,他們渴望讀書,卻因為各種條件的限制,使得他們無法很好實現自己的追求,於是,他們一直活在過去難以抽離。

直到孩子出生了,他們彷彿看到了新的希望,畢竟,夢想對他們而言已經遙不可及,孩子的生命是嶄新的,他們會把自己“未完成的心願”或多或少地嫁接到孩子的生命裡。

譬如:母親年少時因為各種原因放棄跳舞,她會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學習舞蹈,並且在該領域獲得成就;父親年少時因為不喜歡讀書,早早輟學成為社會人,待到中年時他後悔自己當初年少輕狂的決定,他會嚴格要求孩子認真學習,不希望孩子走他走過的彎路。

這就存在一個思維誤區:父母給孩子規劃的未來,其實是父母成長過程中缺失的一個板塊,可是他們已經無法對其進行修補,只能把寄希望於孩子幫他們補全。

這一想法看似是天經地義的,但是,孩子的生命並非父母生命的延續,孩子的存在並非為了彌補父母年輕時的遺憾,孩子一出生,他的未來就被明碼標價,這對他而言,是一種謀殺。

曾經我也有過類似的想法,高考時碰上感冒發燒,影響發揮,最終只能考上一個普通的二本學校,這對於初高中一直名列前茅的我而言,是一種無形的打擊,沒考上重本,沒被心儀的專業錄取,最終沒能成為自己想成為的設計師,這一直是我心裡過不去的坎。

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我反覆想著:如果當年高考我沒有感冒發燒,如果公佈成績後我選擇復讀,如果我當時報考的是另一所學校,說不定這一切就會往我期待的方向發展。

直到孩子出生,我似乎看到了希望,當時頭腦裡總有一個想法不時跳出來提醒我:你的遺憾,就讓孩子替你完成,省的自己整天胡思亂想。

等到孩子3歲時,我開始“逼”他辨認色彩,“逼”他看雜誌的配圖,“逼”他拿起筆學畫畫,以培養他的美感,那段時間,我的嚴格要求使得孩子越來越討厭顏色,甚至把顏料筆都折斷,我當時很是氣憤,心想:孩子,你可把我操心壞了。

過了一段時間,幼兒園老師給我打電話,她耐心地跟我說,孩子在幼兒園很聽話,而且很受老師和同學們歡迎,但是最近一上繪畫課,孩子就鬧情緒。最後在老師細心引導下,孩子斷斷續續地表達了他的想法:在家,他不想學畫畫,他想看動畫片,想玩積木和小汽車。

直到老師把孩子的真實想法告訴我,我才明白:一直以來我都寄希望於孩子能彌補我年少時的遺憾,卻沒有意識到孩子的生命也只有一次,他有權利去追求自己喜歡的生活。

孩子才3歲,他本應該肆無忌憚地玩耍,無憂無慮地生活,卻被我這個自私的媽媽剝奪真正屬於他的美好時光。我總在思考怎樣才能給孩子最好的成長條件,現在總算想明白,

不干涉孩子的自由,不插手孩子的選擇,不用自己的生命跟孩子的生命進行類比,就是給他成長最好的禮物。

孩子的生命最終會成就怎樣的畫面?那都是孩子的選擇,作為父母的,實在操心不了這麼多。

黃磊:能陪你到老的,永遠不是孩子

記得前陣子我在高鐵上遇到一對老夫老妻,他們已經結婚30年,兒子結婚2年,孫子剛滿1歲,我就納悶,為什麼這對老夫妻還有時間出來旅行,而不是在家幫兒子帶娃嗎?

老大叔說了一番話:“我很早就跟兒子說過,以後結婚生了孩子我倆不會幫他帶,他請保姆也好,自己帶也罷,我倆辛苦了大半輩子,剩下的時光該好好享受生活。”

剛開始聽著覺得老夫妻挺狠,但現在想起來,我覺得這合情合理。無論父母也好,孩子也罷,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生命只有一次,沒有人理所當然地應該去幫忙收拾你的爛攤子,我們也不能理所當然地打著親情牌佔據親人屬於他們的自由和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