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乡亲巾帼创业能手张文娟

心系乡亲巾帼创业能手张文娟

山村里走出的孩子,由于家庭困难,离开了心爱的校园,步入社会,在外打拚7年,自己过上好日子,不忘生活过地方的父老乡亲,她就是铜川市印台区睿娟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文娟。

回乡探亲见商机

2009年在外经商多年的张文娟,回到自己曾经生活过的地方。铜川市印台区红土镇甘草塬村,这里塬上栽苹果塬下种玉米,在和乡民聊天时,了解到村里人日子依然很苦,辛辛苦苦劳作一年下来,也挣不下几个钱。村里人种植的玉米销路不畅,受市场影响价格居低不上,经济来源有限,家家的日子和她当年离开时没啥改变,为了乡亲们能过上好日子。张文娟就想能不能把玉米就地消化掉,结合本村有养殖的传统,她就萌生了办养殖场的想法。她说服丈夫到汉中的一家大型养殖场打工,学习养殖技术。一年后丈夫学艺归来,夫妻俩人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又东借西凑一百多万元,在甘草塬村建了一座初具规模的,现代化生猪养殖场造福一方百姓。

心系乡亲巾帼创业能手张文娟

回乡创业

张文娟,2010年5月,引进了美国的优良品种二元母猪,繁殖到三元母猪。并注册资金650万元,占地50亩,办起一个集畜禽养殖销售、饲料加工销售、养殖技术服务、笼具销售、贮藏为一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现有职工25人,现有专业技术人员5人,生猪存栏2300头、现有猪舍7552.98平方米,兽医消毒室60平方米,饲料加工车间及库房1120平方米、蓄水池200立方米。一年向社会提供商品仔猪10000余头。养殖生猪,户均收入5.74万元,人均纯收入12471元,社会效益非常明显经初步估算,每户养殖150头生猪,年出栏应在200-260头。

当养殖场建立起来发现,村民王军良的母亲常年卧病在床,无法外出打工,为了让他们早日脱贫,合作社就聘请王军良来做零工,这样既有了经济来源也照顾了母亲。长期在合作社打工,现在生活经济收入稳定,年收入两万多,这对于一个农村人来说已经不错了。

面对冷嘲热讽的小女子

2016年当时猪肉市场震荡,引起养殖户和周围群中的恐慌,此时张文娟依然坚持自己的想法,为自己的乡亲们能过上好日子。面对众多冷眼冷语,这个小女子没有退缩,坚持着自己的想法:“我是为扶贫而来,让铜川的乡亲吃上放心猪肉。”在外人都不理解的情况下,市场低迷,有好多村民背后说:“在这里搞养殖,市场低迷的情况下,还在扩建厂房,这里肯定是有问题,有是在骗国家的扶贫资金。”面对这些谣言和质疑张文娟依然坚持这,包括自己在临产的情况下,依然没有放下自己手头的工作,挺着大肚子为自己的项目四处奔走,用实际行动赢得投资者的信任。她给投资者的承诺用诚心交朋友,让投资者看到希望,投资者确确实实看到猪场里,一头头毛色靓丽成色好的生猪,让大家放心,张文娟咬牙坚持克服重重困难。当朋友听到有人议论张文娟的不好,都遭到朋友的驳斥,恢复张文娟的声誉,告诉大家:“请相信张文娟,这娃骨子里有股韧劲,干事没问题,既然干了肯定会干好。”她的干劲受到各级政府部门领导的关注。

心系乡亲巾帼创业能手张文娟

汗水和辛劳换来社会的肯定

汗水和艰辛铸就了她的成绩,2012年还被评为“全国创业明星”“陕西省三八红旗手”和“陕西省十大农民女状元”。连续几年来被评为致富带头人,2014年被评为铜川市劳模、铜川市农民增收先进典型户、印台区‘百名十佳’荣誉称号。她的合作社2012年还被全国妇联评为“巾帼现代农业示范基地”2014年被评为“陕西省标准化畜牧养殖场”和“省级示范合作社”、2016年被陕西省农业局评为“陕西省百强合作社”。张文娟提出了新概念:养猪要做到无抗生素养殖,企业要做到绿色环保,出栏的猪要让大家买得放心食用的放心。

供稿人:张宏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