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戲劇活化石”——貴州安順地戲,是研究古文化的活材料


地戲,俗稱跳神,由原難舞的分支軍難演變而來,盛行於屯堡村寨,是集地戲、祀、娛樂於一體的古老戲種,因演出不用戲臺和苗臺,就在村野曠地進行,故名地戲,為儺戲的一種,形成於明代初葉,是貴州省安順市屯堡人獨有的一種頭戴木刻假面的傳統民間戲劇,其由來與屯堡人的生存選擇有關。屯堡文化來源於明朝皇帝朱元璋派大軍徵南和隨後的調北填南。2006年5月20日,安順地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地戲使用的道具面具同時具有神格和人格,安順等地有專門從事臉子雕刻的藝人。村寨演出班子新購置的面具,未經法事前,可以隨便放置,視為木雕;一經點將封號,即為神物。"開光"是將面具昇華為神的儀式,由雕匠主持。先將臉子鄭重陳列在神龕上,然後殺一隻大公雞,以雞血點在臉子上,同時念動開光詞,賦臉子以生命。

安順地戲只演"正史",不演龐雜劇目;只有武戲,沒有文戲。地戲的表演形式比較古樸。演員頭頂面具,面罩青紗,背插小旗,手持刀、槍等兵器,在鏗鏘的鑼鼓伴奏種相互唱、和、舞、打,場面熱烈。


高臺地戲演出時將幾十張四方桌子以金字塔狀疊起,擺成陣式架勢。表演主要由男、女演員共同承擔,演員一身“古裝”打扮,在鏗鏘鑼鼓伴奏以及鞭炮、黃煙等道具的映襯下,演繹古代戰爭“大戰山東”場景,頗為壯觀、極具特色。

安順地戲的演出程序一般分為"開箱"、"請神"、"頂神"、"掃開場"、"跳神"、"掃收場"、"封箱"等組成。其中的"跳神"是正式演出,又分為"設朝"、"下戰表"、"出兵"、"回朝"。其餘部分是帶有驅邪納吉成分的儺戲活動。由於屯堡人的神靈觀,更給地戲賦予"儺願"的性質,村民還會在建房求財、祈福求子的時候請地戲隊中的"神靈"(如關羽、佘太君等)去進行"開財門"、"送太子"等活動。圖為地戲演員敬財神位。

貴州省安順市民間地戲隊正在表演有著600餘年歷史的地戲,展示著被譽為“戲劇活化石”的地戲魅力。

貴州省安順市民間地戲隊正在表演有著600餘年歷史的地戲,展示著被譽為“戲劇活化石”的地戲魅力。

貴州省安順市民間地戲隊正在表演有著600餘年歷史的地戲,展示著被譽為“戲劇活化石”的地戲魅力。

貴州省安順市民間地戲隊正在表演有著600餘年歷史的地戲,展示著被譽為“戲劇活化石”的地戲魅力。

安順地戲的獨特性和唯一性廣受海內外人士關注,曾造訪法國、西班牙、韓國、日本、新加坡等國家,還多次到香港、臺灣、北京、上海演出,深受歡迎,被譽為"中國戲劇活化石"、"中國戲劇歷史博物館",是研究戲劇發生學、人類學、宗教學、民俗學、美學、歷史學、語言學等學科的活材料。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人們的思維觀念也開始發生變化。在多元型現代文化的衝擊下,地戲在逐漸萎縮,演員年齡偏大且隊伍人數逐年減少。很多有地戲隊的村寨已停鑼息鼓多年沒有演出,如此下去,令人擔憂,保護這一在中國戲劇史上具有戲劇轉型活資料的古老劇種,已到刻不容緩之期。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安順地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