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手機用眼行為大數據報告》發佈 超95%受訪者有不良手機用眼習慣

《報告》從年齡、地域等維度來分析大眾的用眼習慣、用眼環境、用眼意識和日益嚴峻的國民眼健康形勢之間的關聯性。從年齡層來看,大家淪為“手機黨”的原因不盡相同。 從地域特徵來看,華北屬於“養生族”,白天亮屏時長全國最長,晚上亮屏時長全國最短;華東是 “夜貓子”, 凌晨3點手機狀態活躍度達到13%,位居全國榜首;而華南屬於“追劇黨”,深夜創造手機連續最長亮屏時長。

這種生活方式的危害正在顯現。據統計,目前我國有逾6億人近視,1000萬人青光眼、600萬以上白內障以及1160萬眼底新生血管疾病患者。伴隨“指尖生活”的盛行,中老年易患的白內障、老年黃斑變性,中青年易患的青光眼、乾眼症,以及青少年易患的近視、斜弱視等正在快速增加並明顯呈年輕化趨勢。

“科學矯正近視,關注孩子眼健康”是今年6·6愛眼日的主題。這也是自1996年確定“全國愛眼日”至今,第六次明確提出近視防控及青少年眼健康相關的主題,並且是連續3年關注。此次的報告也密切關注了青少年的用眼習慣。90後男生每天使用手機時長在6小時左右,他們深愛“吃雞”遊戲;90後女生每天使用手機時長在10小時以上,更偏向於看視頻、購物;00後手機使用時長相對較短,但凌晨3點依舊有60%的人的手機處於亮屏狀態。

電子屏幕、不良光線、姿勢不正確、用眼時間太長,以及視物過近等,都是造成青少年近視問題日益嚴峻的重要因素。目前中國青少年近視率高居世界第一:高中生和大學生的近視率均已超過七成,並逐年增加,小學生的近視率也接近40%。相比之下,美國中小學生近視率僅為10%。

初患近視者如果不予重視,不接受及時矯治,近視度數會以每年50~200度的速度增長。近視度數達到600度的高度近視患者遺傳下一代的幾率高達80%。在我國因高度近視造成玻璃體混濁、視網膜脫落進而導致失明致盲的人,每年高達60萬人。

近視的預防和矯正至關重要。李紹偉強調,青少年需要每半年進行一次眼健康檢查,及早發現眼睛問題,及時進行矯正。眼健康檢查一定要到正規的眼科醫療機構進行。此外,青少年還要加強戶外活動,使用正確的讀寫坐姿,科學分配學習、休息的時段,來保護視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