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手机用眼行为大数据报告》发布 超95%受访者有不良手机用眼习惯

《报告》从年龄、地域等维度来分析大众的用眼习惯、用眼环境、用眼意识和日益严峻的国民眼健康形势之间的关联性。从年龄层来看,大家沦为“手机党”的原因不尽相同。 从地域特征来看,华北属于“养生族”,白天亮屏时长全国最长,晚上亮屏时长全国最短;华东是 “夜猫子”, 凌晨3点手机状态活跃度达到13%,位居全国榜首;而华南属于“追剧党”,深夜创造手机连续最长亮屏时长。

这种生活方式的危害正在显现。据统计,目前我国有逾6亿人近视,1000万人青光眼、600万以上白内障以及1160万眼底新生血管疾病患者。伴随“指尖生活”的盛行,中老年易患的白内障、老年黄斑变性,中青年易患的青光眼、干眼症,以及青少年易患的近视、斜弱视等正在快速增加并明显呈年轻化趋势。

“科学矫正近视,关注孩子眼健康”是今年6·6爱眼日的主题。这也是自1996年确定“全国爱眼日”至今,第六次明确提出近视防控及青少年眼健康相关的主题,并且是连续3年关注。此次的报告也密切关注了青少年的用眼习惯。90后男生每天使用手机时长在6小时左右,他们深爱“吃鸡”游戏;90后女生每天使用手机时长在10小时以上,更偏向于看视频、购物;00后手机使用时长相对较短,但凌晨3点依旧有60%的人的手机处于亮屏状态。

电子屏幕、不良光线、姿势不正确、用眼时间太长,以及视物过近等,都是造成青少年近视问题日益严峻的重要因素。目前中国青少年近视率高居世界第一: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近视率均已超过七成,并逐年增加,小学生的近视率也接近40%。相比之下,美国中小学生近视率仅为10%。

初患近视者如果不予重视,不接受及时矫治,近视度数会以每年50~200度的速度增长。近视度数达到600度的高度近视患者遗传下一代的几率高达80%。在我国因高度近视造成玻璃体混浊、视网膜脱落进而导致失明致盲的人,每年高达60万人。

近视的预防和矫正至关重要。李绍伟强调,青少年需要每半年进行一次眼健康检查,及早发现眼睛问题,及时进行矫正。眼健康检查一定要到正规的眼科医疗机构进行。此外,青少年还要加强户外活动,使用正确的读写坐姿,科学分配学习、休息的时段,来保护视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