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老师的辞职信引热议,建议老师和家长在“家长群”这样沟通

近日,一封来自驻马店西平县小学老师的辞职信火了。

写信的是一名小学四年级班主任,此前,这位老师把学生在校默写古诗的成绩和照片发到了家长群里,引发了部分家长的不满。

老师在信中说,“没有考虑到个别差生和家长的感受及自尊,给个别家长造成了严重的心理伤害。家长早上声称要我去登门道歉,如若不然就把我告到西平县教体局。我很惶恐,深感自己专业知识的不足,不能胜任四年级班主任的工作,故申请辞去。”

小学老师的辞职信引热议,建议老师和家长在“家长群”这样沟通

小学老师的辞职信引热议,建议老师和家长在“家长群”这样沟通

小学老师的辞职信引热议,建议老师和家长在“家长群”这样沟通

这封辞职信也引起众多教师共鸣,老师们表示家长的过激反应会让老师产生畏惧。

这封辞职信显示出一名小学教师在被家长威胁要“登门道歉”否则就“到教育局反映”的情况下,显示出的一种无奈、惶恐和对教师职位绝望的情绪,令人心酸,但这种消极的态度还是不可取的。

郑州市二七区政通路小学的景松峰校长

作为小学的班主任,大多工作压力较大,不仅要教好孩子的文化课,还要负责孩子在学校的其他事务,每天忙得团团转,许多教师,为了提高班里孩子的成绩,连自己孩子的功课都没时间辅导。因此,家长们需要多多理解。

郑州市淮河路小学的金老师

小学老师的辞职信引热议,建议老师和家长在“家长群”这样沟通

家长与学校配合得越好,教育越成功

孩子走进学校,老师对他的影响非常大。被老师重视的孩子,成绩更优秀,自信心更强。老师对孩子的态度,并不仅仅取决于孩子,某种程度来说,甚至受家长影响更大一些。

很多时候,不是老师想放弃孩子,而是被家长们逼得放弃孩子。那么下面这几种行为,作为家长你有吗?

1 事情没搞清楚之前和老师吵闹甚至动手

每一个孩子都是家长的宝贝,孩子在学校受了委屈,家长一时冲动愤怒是很正常的。可是在去学校“讨说法”之前,一定要先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搞清楚。

如果是自己孩子错了,那就主动道歉;如果是别的孩子的错,可以去和老师反应一下情况,让老师来协调处理;如果是学校和老师处理不得当,可以先跟学校和老师协商下一步处理办法。

在这个过程当中,家长要表现出理解和宽容的态度,这样会给老师留下非常好的印象,日后自然会对孩子另眼相待。

如果在没搞清楚状况之前就去大闹学校和老师,只会让老师觉得家长无理取闹,给老师留下的这样的负面印象,自然对孩子很不利。

小学老师的辞职信引热议,建议老师和家长在“家长群”这样沟通

2 不把学校、老师的规定当回事

对于学校和老师的规定,最好的方法就是配合。比如很多学校会规定不让学生带手机,不管家长是否赞同,最好都要教育孩子遵守学校的规定。

如果家长对一些规定很有意见,默许甚至鼓励孩子违反规定,这会让学校和老师非常为难。也会给老师的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因为对于家长来说,只需要面对自己的孩子,但是对于学校,需要面对几百几千的学生。

很多看起来不合理的制度,往往就是为了保护大部分孩子的安全和学习环境。

3 不参加家长会、不和老师沟通,不懂得在孩子面前维护老师

孩子的教育,第一负责人应该是家长,而且最了解孩子的也是家长,老师希望能和家长建立联系,及时掌握孩子的情况,好能及时调整对孩子的教育方式。

因此家长不管工作再忙,也一定要抽时间去参加家长会。如果实在无法抽身,也最好定期和老师沟通。否则老师不确定你是否对孩子的教育关心,也不确定你孩子出现问题后自己的处理方式你是否能接受,更不会知道孩子在学校出现的一些问题是否与家庭问题有关。

孩子最终教育成什么样,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共同决定的。家长与学校配合得越好,教育越会成功。

小学老师的辞职信引热议,建议老师和家长在“家长群”这样沟通

4 拿社会和整个教育的问题来评判老师

有些家长对孩子教育非常重视,一旦社会上出现一些教育事件,都会认为整个教育行业出了问题,对自己孩子的老师也大加指责。

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教育确实有一些问题,但是不能因为这个就否定所有的老师。这会让绝大部分怀揣教育理想,兢兢业业的老师们伤了心。

如果家长能对老师的工作多一分理解和体谅,老师自然也会报之以对孩子的宽容和鼓励,这种良性循环,最终会让孩子受益终生。

5 以领导姿态面对老师

现在很多家长会觉得,教育是服务行业,我交了学费,老师就应该给我的孩子提供最好的服务。但是教育不是服务,它是心灵层面的引导和滋养。

对待老师最好的态度是尊重和信任,因为也只有这些才能激活老师内心最崇高的情感,才能让老师用心去对待孩子,给孩子一份最优质的教育。

小学老师的辞职信引热议,建议老师和家长在“家长群”这样沟通

老师和家长如何在“家长群”中更高效地沟通

我们除了叮嘱孩子做个好学生之外,是否也该反思下,作为家长我们应该以一个怎么样的姿态出现在班级中?91读好书(ID:jiuyaoduhaoshu)整理了下面几条小建议,希望家长们千万不要做以下类型的家长。

给家长的小建议

讨好刷屏型

1. 老师一发话,马上回应:“您辛苦了,保重身体”。老师布置的作业、公布的消息,看到即可,不需要回复,为了防止没必要刷屏,“收到”两字都无需回复。

2. 群外私聊,切不可肆意刷屏。

3. 晚上10点之后还在家长群里发消息。晚上尽量不要在群里聊得太晚,以免影响他人休息,有重要事情可以跟老师直接联系。

炫富显摆型

1. 炫耀孩子的成绩。这种行为其实就是在默默伤害那些成绩差的孩子及家长的心。

2. 晒各种旅游的照片。类似这种私人的照片,在朋友圈晒晒也就可以了,发班级群只会引起大家反感。

过度关注型

1. 每日不停的在班群中询问老师孩子的情况,生怕孩子在学校出现新“状况”。

2. 一个孩子,三代人都要加入班级群。

发布无关信息型

集赞、投票、卖东西……统统发进班级群。

群里争吵型

1. 孩子在学校发生了小争执,家长护子心切,在群里开战。

2. 与老师开战(这种情况很少,但确实也存在,例如,责备老师偏心)

但是交流的便利和无孔不入,让很多老师和家长都“跑偏了”,这让很多大家感到增添了许多烦恼。

给老师的小建议

1 在班级群中不点名批评孩子、公布成绩、排名等信息,这只会伤害孩子自尊心,同时也会让家长感到不舒服。

2 不要每次只发布优等生或表现优异的学生的照片,尽量让所有家长都能看到自己孩子的照片出现在班级群中。

3 不管是成绩好的孩子还是成绩差的,都多表扬、少批评,尽可能多地去发现孩子的优点。

4 绝不转发不经考证的信息,千万不要造成家长不必要的担心。

5 如果个别学生有问题可单独与家长沟通,普遍问题可以在班群中与家长交流。

6 试着在每一条通知后加上“不用回复”几个字或类似的话语,可以避免大量不必要信息的骚扰。

7

做班级群中的引导者,对于一些不适合发在班级群里的内容,要学会婉言提醒。

希望这些小建议能够让家长与老师的沟通更高效,为孩子能够优秀成长共同努力。

文章|综合于网络

版 权 所 有

如果喜欢,就分享到朋友圈吧

- E N 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