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品、人品,輝映千古!于謙之冤較之竇娥之冤更令人撕心裂肺

明朝的太監,時常在朝廷中作祟,把軍國大事攪得一塌糊塗。英宗時鬧出“土木之變”。蒙古人犯大同,太監王振鼓動英宗親征。兵部侍郎于謙力諫,不聽。第二天就出發,“事出倉卒,舉朝震駭”。

詩品、人品,輝映千古!于謙之冤較之竇娥之冤更令人撕心裂肺


五十萬大軍未至大同,糧草不繼,餓死者不計其數。進至大同,無法作戰,只得回師。王振是河北蔚州人,挾持英宗朝蔚州去,走了不遠,又恐大軍踏壞自己莊稼,改道向東去。到了土木堡,距懷來城已不遠,大軍欲入保懷來城,被王振所阻,因王振私人輜重千餘輛未至。蒙軍追及,英宗被俘,王振被殺。

詩品、人品,輝映千古!于謙之冤較之竇娥之冤更令人撕心裂肺


一個渾王,昏聵如此;一個佞臣,跋扈如此。國家大事,如何不壞?“土木之變”,“勁甲精騎”死傷數十萬,北京城只剩數萬疲卒。人心驚恐,軍無鬥志,一幫投降派大臣驚慌失措,主張放棄北京南遷。

詩品、人品,輝映千古!于謙之冤較之竇娥之冤更令人撕心裂肺

危難之際,兵部侍郎于謙挺身而出,嚴厲斥責投降派,堅決主張抗戰,在亂作一團的朝廷上力主誅殺王振餘黨馬順。一面調集各路軍馬,部署北京保衛戰,軍民抗戰情緒空前高漲。蒙軍圍城,激戰五天,終被擊退。一個即將崩潰的國家,賴於謙之力,力挽狂瀾。

詩品、人品,輝映千古!于謙之冤較之竇娥之冤更令人撕心裂肺

此後,于謙等擁立朱祁鈺為代宗皇帝,君臣一心,革除弊政,建立新軍,加強邊防,國力稍振,敵寇不敢入侵。世事無常,禍生不測。本是大好局面,突然急轉直下。景泰八年,發生了“奪門之變”。

詩品、人品,輝映千古!于謙之冤較之竇娥之冤更令人撕心裂肺


先前,于謙等將被俘的英宗迎回,奉為太上皇。景泰八年,代宗病重,權臣石亨等與太監曹吉祥密謀,“謂立太子不如覆上皇可邀功賞”。幾個陰謀家擁英宗奪宮門而入,宣佈太上皇復位。以“意欲迎外藩入繼大統”為罪名,坐《謀逆律》,斬于謙於市。

抄家的時候,發現于謙家“無餘資”,沒有錢。只有正室鎖得很牢固,打開一看,都是皇帝所賜蟒衣劍器。

詩品、人品,輝映千古!于謙之冤較之竇娥之冤更令人撕心裂肺


當官多年,家中居然抄不出錢來,如此清官,實在罕見。于謙一死,蒙軍再來犯,皇帝就後悔了。旁侍的官說:“使于謙在,當不令寇至此。”帝為默然。《明史》說于謙“當國家之多難,保社稷以無虞,惟公道之獨恃,為權奸所並嫉。”這是成化初為于謙平反冤獄時皇誥上的話。說得非常貼切,天下廣為傳頌。我尊敬于謙,不僅因為他家中抄不出錢來,不僅因為他抗敵救國,力挽狂瀾,還因為他是一個偉大的詩人。讀于謙的詩,就會有一股清氣,一股天地之間浩然之氣,令人激動不已。詩如其人,浩氣凌雲,是于謙的本性。于謙的《北風吹》、《詠煤炭》,還有那首極為膾炙人口的《石灰吟》:

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只等閒。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于謙已死,由石亨的黨羽陳汝言任兵部尚書。不到一年,所幹的壞事敗露,貪贓累計鉅萬。明英宗召大臣進去看,鐵青著臉說:“于謙在景泰朝受重用,死時沒有多餘的錢財,陳汝言為什麼會有這樣多?”石亨低著頭不能回答。不久邊境有警,明英宗滿面愁容。恭順侯吳瑾在旁邊侍候,進諫說:“如果於謙在,一定不會讓敵人這樣。”明英宗無言以對。

這一年,徐有貞被石亨中傷,充軍到金齒口。又過了幾年,石亨亦被捕入獄,死於獄中;曹吉祥謀反,被滅族,于謙事情得以真相大白。

詩品、人品,輝映千古。于謙之冤較之竇娥之冤更令人撕心裂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