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刑場“刀下留人”真能救命嗎?竇娥:原諒我生錯了時代

導讀:大家好,百曉生又帶著精彩的故事來與大家分享了。今天我們要講什麼呢?大家可曾記得,幾乎在所有的古裝劇中,但凡涉及到有人犯罪的,都會有午時三刻開刀問斬的橋段,然後又總會在那千鈞一髮之際有一個聲音從天而降:刀下留人,然後這個犯人就被成功免於一死。那麼歷史上這種“刀下留人”之語真能救命嗎?下面就由百曉生為大家一一揭曉謎底。

古代刑場“刀下留人”真能救命嗎?竇娥:原諒我生錯了時代

一、古代刑法是否嚴苛甚深?

首先,關於要判斬首的罪犯來說,自是觸犯了歷朝歷代的刑法,那麼古代的刑法關於死刑這一塊真的像劇中所演那般嚴苛嗎?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百曉生經過考究,早在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公元423—452年)時期,就正式確立了一項制度——死刑復奏制度。這項制度意思就是凡是經過審判最後被定為死刑的都必須要再奏請皇帝進行最後的決斷。這既有利於皇帝的中央集權,也體現出皇帝愛民的心意,有利於帝王的民心所向。

古代刑場“刀下留人”真能救命嗎?竇娥:原諒我生錯了時代

拓跋燾劇照

這項制度隨著發展演變,到了隋朝隋文帝楊堅時期,進化為“死刑三複奏”制度,意指在正式執行死刑之前,必須要向皇帝進行三次奏請方才可以。

古代刑場“刀下留人”真能救命嗎?竇娥:原諒我生錯了時代

隋文帝楊堅

而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時候,因錯殺了大理寺丞張蘊古,這項制度又被分為了兩種模式:“死刑三複奏”(地方執行)和“死刑五復奏”(京城執行),更加充分體現了古代死刑複核制度的人性化和多樣化,並且唐太宗還在公元631年(貞觀五年)將291名已確定為死刑的囚犯全部釋放,讓他們各自回家中和老人們告別,第二年秋決之時再回來接受死刑,按照正常人思路,這些罪犯肯定跑了之後再也不回來了,結果第二年秋決之時全部到位一個不落,這就充分體現了唐太宗與罪犯之間建立了深厚的誠信,罪犯才會以誠信守諾以報之。

古代刑場“刀下留人”真能救命嗎?竇娥:原諒我生錯了時代

唐太宗李世民劇照

二、“刀下留人”能否救命?或者是否真的存在?

說到這裡,百曉生為大家解答一開始咱們提到的“刀下留人”的問題,其實在古代,基本上已經在刀架在脖子上的時候,任你是朝廷命官還是達官顯貴此時想喊個“刀下留人”,劊子手是絕對不予理會的。那朋友們會說了,“刀下留人”難道不存在嗎?百曉生的回答是:存在是必然存在的,但它卻是以另外一種叫法和方式而存在著,並且這種方法劊子手是絕對要聽的。

古代刑場“刀下留人”真能救命嗎?竇娥:原諒我生錯了時代

根據史料的記載,在武則天時期就曾經發生過這樣一件事,說的是一個姓魏的官員因為被誣陷而被判死刑,最後經過復奏也是依然維持原判,到了正式執行斬首的時候,突然武則天經人奏報發現了新的證據,於是立馬命宦官快馬加鞭趕到刑場,大呼“有赦令”,這位魏姓官員才得以免除此次刑罰。所以古代刑場刀下救命的語句是“有赦令”而並非“刀下留人”。

古代刑場“刀下留人”真能救命嗎?竇娥:原諒我生錯了時代

武則天劇照

說到“有赦令”,百曉生就為大家科普一下,這個赦令只能是皇帝才能頒佈,並且必須得以聖旨等書面形式才可以,所以任你是達官顯貴疑惑朝廷一品大員都是沒權利令刀下救命的,只有皇帝才可以。

三、竇娥:無奈生錯了時代

那麼再說到我們從小熟知的竇娥,大家都知道此故事出自關漢卿所編寫的《竇娥冤》,而關漢卿是金末元初時代的人,竇娥之故事就是關漢卿所要反映的社會現象的縮影。

古代刑場“刀下留人”真能救命嗎?竇娥:原諒我生錯了時代

《竇娥冤》劇照

同時代參考元朝的法律體系,雖然元代自世祖忽必烈以來倡導學習漢族文化,法律體系方面也是承襲的宋朝的制度,在法律上也是倡導寬仁於民,但實際上在法律體系上元朝是沒有秩序可言的,很多書面的體恤政策都成一紙空文,官員貪贓枉法、濫殺無辜的現象更是十分普遍,所以即使竇娥真的存在於元朝歷史中,那有天大的冤情也是無法正名的,這也是元朝最終短暫而失敗的原因,所以歸根結底來說,竇娥可惜就可惜在了生錯了時代,如若在唐朝,那麼死刑複核就絕對會在她身上有用武之地,並且“有赦令”也是可以替她伸張正義的,大家覺得呢?

笑談秘史逸聞,我們明日不見不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