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公安报》:昆明乌龙派出所实施主动型警务,辖区刑事警情降近五成

《人民公安报》:昆明乌龙派出所实施主动型警务,辖区刑事警情降近五成

昆明乌龙派出所实施主动型警务

辖区刑事警情降近五成

今年以来,云南省昆明市公安局呈贡分局乌龙派出所推出主动型警务模式,不断“扩容升级”警务室,社会治安防控能力有效提升。截至目前,辖区刑事警情发案率同比下降47.09%。

警务室变身“微派出所”

细化警务责任区,形成3人作战单元

乌龙派出所辖区是典型的城郊接合部,治安状况复杂,流窜作案一度高发。

“为提高治安防控和打击犯罪能力,我们正探索一条新路,由过去被动响应式向主动响应式警务模式转变,打造群众家门口的‘微派出所’。”派出所所长刘春鸿说。

今年以来,乌龙派出所依托七彩云南、滇池星城两个警务室,细化警务责任区,将23名民警全部下沉到警务室,形成3人作战单元。每个作战单元由3名民警带领16名警辅人员、1名文职人员,负责责任区的接处警、纠纷调处及户籍、交通等业务办理。同时,与司法部门合作成立联合调解室,由1名司法人员进驻警务室。他们还创新接处警巡防模式,以动态警务为核心,开展“有警接警、无警巡逻”,让警力跟着警情走,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有效遏制各类案事件的发生。

织就治安防控安全网近2000名群众参与群防群治

1月25日,乌龙派出所执勤民警在对过往车辆进行检查时,发现一辆面包车在距离检查点1公里处突然掉头、逆向行驶。发现异常的民警迅速驾车追击,将驾驶员当场控制。据查,该男子为网上在逃人员。

在日常巡逻防范工作中,乌龙派出所对巡防队伍科学规范管理,并通过车巡与步巡结合、着装与便衣巡逻结合等方式,对辖区治安复杂区域、重点单位、要害部位开展全天候、动态化、网格化巡逻防控,有效提升了见警率、盘查率、管事率。

乌龙派出所还牵头组建了小区保安、村治保会等群防群治力量为补充的街面巡防队伍。两个“微派出所”共组织群防群治力量1920人,全面构建点线面结合、全时空控制、整体性联动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走村串户排查整治发现整改隐患千余处

乌龙派出所民警定期深入社区、商铺、村民家中,对人防、物防、技防等设施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隐患及时采取整改措施。他们与居民院落门卫人员联动,对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物管从业人员的登记管理、申报情况进行检查。通过实地抽查、电话随访等方式,对采集的信息进行核对,确保信息的完整、准确、鲜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