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山裡的“愚公”:不做伐木工後,他把森林“搬”到荒山!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那個叫做趙希海的老人?他將治沙看做自己的終身事業,被稱作中國治沙的“愚公”,但卻很少人知道,其實在開始治沙事業之前,他是一個伐木工。

中國大山裡的“愚公”:不做伐木工後,他把森林“搬”到荒山!

心疼樹木的伐木工

趙希海老人在全國造林行業中都是響噹噹的人物。

1958年,趙希海在吉林,從事的是一線伐木工作,因為砍伐的數目多,質量好,他一度被評為“先進工作者”,但是趙希海卻並沒有因此而高興,在將大片樹木砍倒的滿足感消逝之後,他看著原本的森林只剩下一個個樹墩,他不由地感到心疼,“一棵長了幾百年的樹,幾分鐘就倒下了,長時間這樣地砍樹,以後的大山都變成了荒山,子孫們還能看見綠色嗎?”

中國大山裡的“愚公”:不做伐木工後,他把森林“搬”到荒山!

趙希海老人這時便意識到了,只砍不栽,樹木遲早有一天會被禍害完的。

半生伐木,半生“還債”

伐木工是趙希海老人的工作,迫於生計,他只能將這件事進行下去,但在退休前,趙希海就給自己定下了目標,每天至少要栽種1000棵樹。他馬上照著這個目標行動,帶著乾糧走進荒山,餓了就吃乾糧,渴了就喝山泉水,下雨天就頂著雨水繼續幹,老伴心疼他,讓他休息一下再幹,他卻說1000棵樹是死任務,別說下雨,就算下刀子也要幹完!

中國大山裡的“愚公”:不做伐木工後,他把森林“搬”到荒山!

退休後,趙希海老人對於種樹的要求就更高了,他給自己定下了種樹10萬棵的目標,並在2007年完成,之後毫不停歇,馬上又制定了下一個目標,“為國家中100萬棵樹!”到2011年趙希海老人種樹的數量達到了75萬棵。面對家人的質疑和不理解,趙希海一直都在堅持種樹。

中國大山裡的“愚公”:不做伐木工後,他把森林“搬”到荒山!

有一次,趙希海老人因為疲勞過度,腦血栓突發一病不起,各級領導都來看望他,讓他好好安心修養身體,但他卻一點都閒不住,在床上躺了十幾天,馬上又投入到自己種樹的“戰場”上,一瘸一拐地開始種樹。很多人都不理解趙希海這麼做是圖啥,因為有種樹的這些時間和力氣,如果拿來種糧食,那一年怎麼也會有幾萬塊的收入,但每當有人問他時,趙希海老人都是笑而不語。

中國大山裡的“愚公”:不做伐木工後,他把森林“搬”到荒山!

趙希海老人是個平凡而偉大的人,退休之後他找過林場三次,但都不是為了尋求幫助,第一次他是要將自己種出來的樹無償獻給國家,第二次他是向組織表達了自己想要入黨的決心,第三次則是主動要求自己希望能夠幫忙打掃公共廁所,他說,在他心裡,有些東西是比生命都重要的。

2007年,趙希海老人榮獲“全國綠化勳章”,當時他在頒獎儀式上說的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句話就是:“我還要繼續種樹!”但是十年過去,2017年,趙希海老人卻沒有等來最適合他的節日,植樹節。2017年3月10號,趙希海老人因病去世,享年79歲。

趙希海老人曾經雖然是個伐木工,但我們知道,他種的樹一定比他砍的樹多多了,他用了幾十年向土地“還債”,不光贖清了自己心中的悔意,還贏得了所有人的尊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