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野工笔牡丹 惊艳上合峰会

巨野工笔牡丹 惊艳上合峰会

巨野工笔牡丹 惊艳上合峰会

历时77天,9易其稿,巨野县书画院10名专职画家集体完成创作

据悉,这幅名为《花开盛世》的大型工笔牡丹画,是中国传统工笔画,宽 15.5米,高 4.2米,是目前国内乃至世界上最大的工笔牡丹画、最大的工笔画。工笔牡丹画是巨野的当家画种,在全国书画市场的占有率达80%,它在继承中国传统工笔技法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工艺手段,精工细作而成,勾勒严谨,工整典雅,色彩绚丽,充分展示了牡丹雍容华贵的特点。

巨野工笔牡丹 惊艳上合峰会

巨野工笔牡丹 惊艳上合峰会

一笔一划演绎国色天香,滴滴心血成就恢弘巨制。2018年1月,巨野县书画院受邀为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创作大型工笔牡丹画《花开盛世》,为完成这幅作品,巨野县书画院10名专职画家自1月25日到4月10日历时77天,每天晚上加班加点到凌晨,集体完成创作。

据巨野县书画院院长程军伟介绍,这幅作品以牡丹为题材,牡丹是国花,是富贵、吉祥、美好的象征,寓意新时代繁花似锦、国富民强。整幅作品全部盛开的牡丹花是218朵,“200”寓意着“双百”方针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18”是庆祝2018年上合会议在青岛召开,祝愿我们的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程军伟表示,参与绘制的五位主创画家:李联起、高潭印 、孙自安 、孔庆臣、赵长玉,都是巨野县农民,并且都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巨野县书画院专职画家,目前,五人全部被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聘为兼职教授。

巨野工笔牡丹 惊艳上合峰会

巨野工笔牡丹 惊艳上合峰会

巨野工笔牡丹 惊艳上合峰会

精品创作与产业发展并重,巨野书画蓬勃发展

据了解,巨野书画历史源远流长,上可追溯到秦汉时期,历代人才辈出,多有佳作传世。近年境内出土的陶器、玉器、汉画像石上的精美图案,涉及人物、花鸟和山水,技法娴熟,形象逼真,再现了巨野书画曾经的辉煌。建国以后,特别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巨野书画风生水起,出现了黄恩涛、董森、王世超、刘昌杰、姚桂元、高观凌等一大批领军人物,通过薪火相传,带出了李联起、高潭印、孙自安、孔庆臣、赵长玉、吕国亮、徐昭忠、薛先进、陶宗智、侯少华、王召义、徐凤秋、侯福常等一大批新秀。

巨野工笔牡丹 惊艳上合峰会

近年来,巨野县书画院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积极引导精品创作与产业发展并重,全县书画创作水平连年提升,市场份额逐年扩大,在全国的影响力日益凸显。截至目前,全县有中国美协会员11人,山东省美协会员50人,中国书协会员11人,山东省书协会员32人,拥有4个绘画专业镇,50个专业村,30余家基层画院,从事创作、销售、装裱等书画产业人员达15000余人,在全国建立了600余个销售网点,去年创作绘画作品120余万幅,作品远销美国、法国、澳大利亚、新加坡、韩国、香港等40个国家和地区。2001年为纪念建党八十周年,巨野县书画院组织80位画师用80朵牡丹造型创作的《中华大富贵》被天安门管理局收藏;2007年为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巨野县书画院组织创作庆典贺品《国色天香、富贵祥和》,10位画师用13种牡丹造型、56朵花,寓意13亿56个民族的华夏儿女共庆香港回归十周年,祝愿国家繁荣昌盛。

巨野工笔牡丹 惊艳上合峰会

巨野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表示,巨野工笔画能参与上合青岛峰会场馆文化建设,这是对巨野工笔画的认可和肯定,借助上合青岛峰会的影响力,巨野工笔画将会发展到一个新的起点。下一步,巨野县将全县书画产业面临的新问题以及发展路径进行重新梳理,一方面重点做好精品书画创作、国家级书画名家培养,全力提高巨野工笔画的外在知名度;另一方面着力抓好基础画师培训、书画扶贫工作及书画品牌和销售渠道的管理,进一步做大做强书画产业,奋力推动巨野乡村振兴走在前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