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风口」军民融合氢能研发中心成立,推动推动氢能利用产业化发展

我国首个军民融合氢能工程技术研发中心6日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组建成立,中心以推动航天氢能技术军民融合发展,推动氢能利用领域高端技术装备研发和工程应用为目标,为我国绿色清洁氢能综合开发利用注入动力。

「行业风口」军民融合氢能研发中心成立,推动推动氢能利用产业化发展

氢是一种高效的能源载体和燃料,燃烧的产物是水,具有清洁、绿色、可再生等优点。新一代运载火箭一般都采用液态氢作为发射的燃料,被视作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之一。在民用领域,氢能利用主要有下列方式:氢内燃机、燃料电池以及可控核聚变。原子核的聚变反应是氢弹爆炸的基础,可在瞬间产生大量热能,但目前尚无法加以利用。如能使热核反应在一定约束区域内,根据人们的意图有控制的产生于进行,即可实现受控热核反应。聚变反应堆一旦成功,则可能向人类提供最清洁而又取之不尽的能源。

近年来,随着氢能利用技术发展成熟,以及应对气候变化压力持续增大,氢能在世界范围内备受关注,氢能已经纳入我国能源战略,成为我国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和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安全的战略选择,也是消纳我国可再生能源结构性过剩的技术选择。

《“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明确提出开发氢能、燃料电池等新一代能源技术。科技部支持成立国际燃料电池协会,目前有40多家企业参加。2018年2月11日,国家能源投资集团牵头成立跨学科、跨行业、跨部门的国家级氢能产业联盟。

我国是世界第一产氢大国,2015年产氢超过2200万吨,超过世界总产量6500万吨的1/3。我国制氢96%靠化石能源,且大部分是煤制氢;4%是水电解制氢。截至2018年3月,我国共有31座加氢站,其中已建成12座,在建19座。目前全国有超过300个氢气站在计划阶段。

氢燃料电池汽车是目前氢能利用在民用领域技术最成熟的应用,全球层面看,各发达国家高度重视燃料电池汽车,并积极推动配套设施的建设。美、日、欧盟等主要国家和地区将燃料电池汽车纳入国家或地区战略发展体系进行规划,设立专项进行研发与示范推广,并制定各种政策抢占先机。如日本计划到2020年普及约4万辆燃料电池汽车,建设160座加氢站;德国计划在2023年左右普及10万辆,建设400座加氢站。

国内氢燃料电池汽车仍处研发示范运营阶段,车辆产业化及快速推广要到2020-2025年,市场普及预计要在2025-2030年。目前,国内用于示范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仅1000余辆,且基本都是大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明确提出,2020年实现5000辆级规模在特定地区公共服务用车领域的示范应用,建成100座加氢站;2025年实现五万辆规模的应用,建成300座加氢站;2030年实现百万辆燃料电池汽车的商业化应用,建成1000座加氢站。可以预见,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正驶入发展快车道,新能源汽车的双积分政策以及远期燃油车的停产停售的大趋势均将大大推动燃料电池车的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