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證經濟與央視倡導的“無幣”區塊鏈,你的觀點是什麼?

前不久央視二套《經濟信息聯播》“三問區塊鏈”引起了廣大幣友的關注,直接導致了幣市行情向下走勢。這裡我很關心央視倡導的“無幣”區塊鏈,年初的時候對代幣token和最近的通證經濟有關注過,並想著這會不會是區塊鏈未來發展方向的一個分支?然後注意力大多放在有關通證經濟的思考上面.

隨著區塊鏈越來越普及,token的含義也在不斷被清晰定義,由之前翻譯的token“代幣”到現在被廣大幣友接受的“通證”,再由美國證券委員會SEC將token分成三類,Utility token(全用類)、Equity token(資產類)和Serurity token(證券類),對應token則有三種屬性,物權屬性、貨幣屬性和股權屬性。

對於token的概念,目前確實依舊模糊不清,然後央視又倡導“無幣”區塊鏈,讓區塊鏈走聯盟鏈路線,號召大家共同組建一條聯盟鏈,讓區塊鏈技術真正落地,而不是炒幣割韭菜。作為幣圈中的我們,或者老韭菜來說,是要多思考區塊鏈的東西,去分析思考區塊鏈的項目是不是真需要區塊鏈,然後是不是可以落地,發行的token是不是有效產生激勵機制。

V神曾經說過:一個好的Token系統應當是能夠創造出一個正向的激勵機制去增加用戶的持幣時間,那麼幣的價格就會上漲,從而加強持幣用戶的“幣價上漲預期”,造成正向循環,幣價的上漲將是正向放大的;反之亦然,如果一個Token系統沒能創造出一個激勵機制讓用戶增加持幣時間,那麼就會進入負循環,幣價的下跌將是負向放大的。

真正有威力的Token,一定觸及到深層次的生產關係。token與項目的結合和落地還需要不斷探索。

央視倡導“無幣”區塊鏈肯定有其原因,最大的理由怕潛在的金融風險,希望區塊練技術落實到具體實業建設上,防範空氣項目大量湧現靠發幣割韭菜。所以迫使我們不得不深度思考token的含義,真正有威力的token一定觸及到深層次的生產關係。這句話印象深刻,token的演繹也必須這樣,和項目必須緊密結合,好比項目落地的重要基石。我已經在探索token落地的路上,在一家小型創業公司轉型做區塊鏈社區產品,將心中的創意“幣集市”希望可以一點點打磨清晰,慢慢呈現它該有的樣子。

之前分析整理一篇《Token是通證經濟裡的“令牌”》”,說token是令牌(權力的通行證)也是區塊鏈財富代碼。token本質上是一段代碼,不是貨幣coin,其代碼的價值是因為區塊鏈的分佈式記賬來確保唯一性。但是代碼天然存在漏洞和bug,嚴重程度和代碼編寫人員技術高低有關,從陸續暴露出各個項目代幣的合約漏洞,足以引起代碼安全的重視,對項目方的代碼、合約做安全審計且長期watch監督,就顯得尤其需要了,現在各大區塊鏈項目評級機構正在注重代碼安全審計這方面。所以我想項目方發幣也不希望代幣價格歸零,請專業評級機構做代碼審計和安全測試,是需要做的一個環節。

區塊鏈的發展是基於互聯網的信息大爆炸來臨,區塊鏈應用體現在價值流通上。將實體或虛擬的資產進行token化,資產上鍊了,就能通過交易平臺和網絡實現跨國界、低成本方便及時進行資產交易和轉移。想必token化的價值不言而喻看得到實實在在的應用場景,但央視倡導“無幣”區塊鏈是對目前幣圈亂象的治理號召。我們還是有理由相信“通證經濟”的繁榮,利用區塊鏈技術真正在做實業的項目很多,靠譜的人在做靠譜的事會越來越多,因為token化實實在在去中心化地將價值和權益分配在持幣用戶手上。

最後引用元道先生的話作為結束語:

通證經濟,需要“雙群”來支撐,一個是鏈群,一個是社群。 我理想中未來的公鏈世界,一定是多姿多彩、生生不息的公鏈共同體。只有這樣多姿多彩、生生不息的公鏈共同體,才能支撐自由、繁榮、強大的通證經濟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