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頭”二十四鋪探祕

涵江古名“涵頭”,一直以來有“涵頭二十四鋪”的說法。隨著時間推移、建制變化和城鎮的變遷,到底這二十四鋪是指哪些,一直未有定論。我曾走訪過不少老人,也有不同的說法。現在“涵頭二十四鋪”還不時地在涵江人口中傳講著,其意指整個涵江。但以前的二十四鋪只是涵江舊鎮的一小部分,它的真正範圍及劃分成為了涵江人的“鄉愁”。

“涵頭”二十四鋪探秘

現在“涵頭二十四鋪”還常在民俗活動,宗教活動中被提起,各個社區都稱我們是XX鋪的,因此探究“涵頭二十四鋪”還是有必要的。

早在1989年,我參與《涵江紀勝》一書的編寫時,就有領導建議,要收入“涵頭二十四鋪”。為此編委會多方請教了老一輩陳長城先生、蔡麟先生,可是他們也說不準。後來該書在“掌故軼事”中這樣寫:

“涵頭”二十四鋪探秘

涵江二十四鋪名錄

涵江地區古有“二十四鋪”之稱,但其區域範疇和鋪名,則有幾種傳說。因歷史滄桑,還有待考證。下面所錄的一種,是比較接近於現狀的。可供參考:

龍興鋪,新橋鋪,樓下鋪,港頭鋪,

西林鋪,田尾鋪,保尾鋪,宮口鋪,

前街鋪,后街鋪,倉頭鋪,青年鋪,

後坡鋪,延寧鋪,霞徐鋪,宮下鋪,

倉前鋪,後度鋪,鋪尾鋪,忠孝鋪,

孝義鋪,鑑前鋪,下洋鋪,塘北鋪。

(錄自《涵江紀勝》第141~142頁)

這裡所列的二十四鋪,連編者都說“還有待考證”,只是“比較接近與現狀的,可供參考”。顯然,以上二十四鋪還是不算精確。

涵江區檔案局局長方明堅編寫的《涵江村名》一書,十分全面地蒐集大量資料,介紹涵江各鄉鎮(街道)的村,社區的地理、人文、歷史、文物,是一部“探尋千年古鎮涵江的根基”的好書,它翔實地蒐集,“探究閭里滄桑之變”,給我們展示“追根溯源的信息平臺”。這部書的第449頁到450頁,也載上“涵頭二十四鋪”,說有三種提法,我讀了以後很受啟發,但一些名稱卻從來沒有聽說過的,如一說中的新江、前江、龍田、虎波、臺廛、迎恩等。二說、三說比較接近,為我進一步探索提供了極好的信息。

“涵頭”二十四鋪探秘

鯉江廟

涵江鯉江廟(即城隍廟)是清初從莆禧城遷來的,清初截界,莆禧移民在涵江選址建起的。幾百年來,涵江廣大民眾都十分信奉城隍大神。鯉江廟習俗:凡適“閏五月”年,定要於農歷十月搞一次敕封城隍大神出郊巡遊活動,賜福嘉年,即俗稱“出遊”。出遊必須遊遍涵江二十四鋪,而且二十四鋪都得參與。

延寧、霞徐、保尾、宮口、新橋頭、龍樓、蒼頭社、塘北、下洋、宮下、蒼然、後度、鋪尾、孝義、忠孝、前街、青年、西林、鎮北、港頭、田尾、岱埕。

這個名單與《涵江紀勝》所列有許不同,但其中有的是叫法不同。以為這個名單是以現在街道(社區)名而列。如新橋頭(即龍橋鋪)、樓下(即龍樓鋪)。再則少了鑑前鋪,後坡鋪。而且只有二十二鋪。兩處都有的是忠孝鋪就是現在的頂鋪。還有一處岱埕,是怎麼來的?

“涵頭”二十四鋪探秘

巡遊活動

原來,過去城隍爺出遊都是由龍樓鋪的一架透雕(三層透)漆金“香亭”隨遊。後來龍樓鋪把這“香亭”賣給了岱埕。於是城隍廟出遊籌備也請岱埕參加。涵江二十四鋪就到新橋止,“三八片”就不是了,岱埕還要過集奎,集奎二十四鋪沒列上,淡然岱埕也不是,所以不應列入。二十二個名單再加上岱埕列出就剩下而是一個。多年來城隍廟有大事,請來協商參與的就成了二十一鋪。還有就是一個鎮北鋪是怎麼來的?運來孝義的象埕曾提出他們那裡不是孝義鋪,上一輩傳下叫“鎮北鋪”,它還包括鑑前,也不叫“鑑前鋪”,為此《涵江紀勝》中的鑑前鋪應該是“鎮北鋪”。幾年來二十四鋪就成了二十一鋪。

“涵頭”二十四鋪探秘

涵江古鎮沒有城,不會有城隍爺。它是清康熙五年(1666)“截界”時“界外”“莆禧”移民遷涵江時建的。為了慶祝鯉江廟鼎建,管委會要舉辦一場慶典,設醮建壇。具體事宜又一再請二十四鋪代表開會協商。一應事務很快達成共識。就有人提出,我們這二十四鋪代表不全面,到底完整的“涵頭二十四鋪”是哪些。代表們七嘴八舌,根據自己的所在地的演變,也根據老一輩的口傳,說了自己的看法。我有心記了下來,經過一番整理,倒也理出頭緒,現說明如下:

“涵頭”鎮很小,過去城隍廟戲臺後過溝就是一大片田野,所以塘北不屬於二十四鋪,解放後建福廈公路,工人俱樂部建操場,塘北才與鎮區相連。這樣二十一鋪又少了一鋪,剩下二十鋪。

過去就有“后街鋪”,整條后街就是一鋪,青年鋪古稱“清寧鋪”,只有鹹草頂市頂以過和大巷裡竹巷這片地方。現在的青年街還包括後坡和毛園一大片。但過去還有後坡鋪。故《涵江紀勝》有後坡鋪是對的。所有青年鋪後應有後街鋪的後坡鋪,應叫清寧鋪。

“涵頭”二十四鋪探秘

孝義過去不屬於一鋪,現在孝義街(社區)過去為三鋪:鎮北鋪(鑑前,象埕);鎮東鋪(孝義社至頂鋪的一段包括尾厝埕、鎮左鋪、孝義社直到尾梨巷東向後來的工農兵飯店,豆腐社一帶到乘風橋止)。所以孝義鋪與鑑前鋪兩鋪就應該是:鎮北、鎮東、鎮左三鋪。

“涵頭”二十四鋪探秘

下洋一鋪包括:徐巷、長埕頭,過去的頂鋪很短,後汽車站從保尾遷到頂鋪才向北延伸。下洋巷與徐巷相對,加上長埕頭合成一鋪。

“涵頭”二十四鋪探秘

倉頭社、打鐵巷原也一鋪,叫南莊鋪,後也稱南莊社(今尚有里社),它既不屬保尾,也不屬樓下(龍樓),是獨立一鋪。

龍興鋪,這個鋪名好多地方有名,可是它在哪裡?這也是一個問題,群口不一,經過討論有個比較一致的實在今蒼然,鋪尾,羅岑社一帶。

“涵頭”二十四鋪探秘

綜上所述,“涵頭二十四鋪”是一個較合理和更接近的認定,它們是:

龍橋鋪,龍樓鋪,港頭鋪,西林鋪,

田尾鋪,保尾鋪,宮口鋪,前街鋪,

后街鋪,南莊鋪,清寧鋪,後坡鋪,

延寧鋪,霞徐鋪,宮下鋪,倉前鋪,

後度鋪,鋪尾鋪,忠孝鋪,鎮北鋪,

鎮東鋪,鎮左鋪,龍興鋪,下洋鋪。

以上提法也可能不盡如人意,以待有識之士指正修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