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烈士譜丨陳樹湘: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

英雄烈士谱丨陈树湘: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

陳樹湘(資料照片)

陳樹湘,原名樹春,字子風,1905年1月30日生於湖南省長沙縣福臨鋪。父親陳建業是個佃農。5歲時,母親因病去世。3年後,父親將不滿5歲的妹妹送給人當了童養媳,陳樹湘也到地主家當小長工,從事放牛、割草等勞動。後因家鄉大旱,田裡顆粒無收,他不得不離開家鄉,隨父親流落到長沙市小吳門外陳家壠,以種菜和宰豬、幫廚謀生,受盡了痛苦和磨難。

1919年,五四愛國運動的風波震撼長沙,這座古城沸騰了!14歲的陳樹湘對這一切感到又好奇又興奮,每天上街賣完菜後,最愛聽學生的街頭演講,那慷慨激昂的語句,那激動人心的場面,在他年輕的心中激起一層層波浪。他被學生演出的新劇《鴉片戰爭》《哀我臺灣》深深地吸引著,有時深夜也不回家。特別是他的家與毛澤東在長沙城東清水塘住處只有一嶺之隔,他又常去那裡挑水送菜,深受毛澤東和楊開慧的影響。他在這裡時結識了何叔衡、李維漢、周以慄、滕代遠、郭亮、夏曦、夏明翰、毛澤覃等人,時時聆聽他們在一起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年輕的陳樹湘如在漆漆黑夜中見到曙光,思想大有進步。

1922年深秋,嶽麓山楓葉火似紅,陳樹湘心裡也懷著火一樣的激情,他在二里牌一所學校里加入了社會主義青年團,開始了革命生涯的第一步。年輕的陳樹湘立志報效祖國,拯救同胞。當農民運動在長沙近郊興起後,他積極參加到這股革命洪流中去,白天下地勞動,晚上挨家串聯發動。他還編了一首歌謠:“做長工,做短工,一年到頭兩手空;挑擔子,拉車子,一年到頭餓肚子。”用自己的親身經歷,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來啟發農民的覺悟,他在鬥爭中受到了鍛鍊和考驗。1925年7月,20歲的陳樹湘加入中國共產黨。

第二年,浩浩蕩蕩的北伐軍朝長沙開進,勢如破竹,所向披靡。陳樹湘同一批農協骨幹,勇敢地配合北伐軍攻打長沙,並利用敵人潰敗之機,奪得槍支10餘支,建立起一支農民自衛武裝。

馬日事變後,長沙全城血雨腥風,一片白色恐怖。目睹國民黨反動派的血腥屠殺,眼看一批批革命同志倒在血泊之中,陳樹湘異常悲憤。這時,他心中只有三個字“要反擊!”於是,他跑到東鄉參加農軍,準備反攻長沙。當這一進攻計劃被取消後,他毅然決定與楊立三、賴傳珠、張令彬、劉榮輝和鄢輝等一批農友,秘密前往武昌,經周以慄介紹,在當時號稱“鐵軍”的葉挺部隊一個新兵營當兵。不久,他被提拔做了班長。當他所在新兵營改編為警衛團三營時,他升任為排長。7月下旬,他隨團乘船東下,準備參加南昌起義,後因南昌起義部隊已向南轉移,他又隨部隊參加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並上了井岡山。

井岡山地區山高林密,地勢險峻,易守難攻。這座原本很不起眼的大山,隨著朱毛紅軍的不斷髮展壯大,越來越成為全中國關注的地方。蔣介石一次次派出軍隊,企圖消滅紅軍。在這艱苦的戰爭歲月裡,陳樹湘經受了血與火的考驗,先後擔任工農紅軍第四軍第三十團七連連長,紅四軍特務連連長和特務營黨代表,紅二縱隊四支隊政治委員。

1930年1月,紅四軍主力回師贛南,陳樹湘留在長汀,任獨立團團長,在長汀、清流、連城一線堅持游擊戰鬥。1931年,他被福建省軍區任命為獨立第七師師長。5月,又調任福建省軍區獨立第九師師長。不久,調任紅十九軍五十四師師長。1933年6月,為支援江西紅軍第四次反“圍剿”作戰,駐守福建的紅十九軍縮編為三十四師,他的師縮編成一○一野戰團,他由師長改任團長,率部在閩西北開闢新的戰場,在中央蘇區的外線打擊敵人。

陳樹湘指揮作戰,素以機智驍勇著稱,打了許多硬仗和勝仗。

地處江西寧都東北郊的泉上,是福建寧化與明溪之間的交通要衝,居民密集,較為繁華。這裡有一個清朝時期修築的大土堡,牆高3丈,厚2丈,有4個城門,土堡周長兩公里多,堡內街巷縱橫,有國民黨盧興邦部的第三○七團與在堡內的寧化、清流、石城、長汀4縣的地主武裝400餘人駐守。堡內囤積了大批糧食、食鹽等物資,敵人憑藉土堡屏障,直接威脅著附近蘇區的安全。1933年7月,陳樹湘率團參加攻打泉上土堡的作戰。紅軍從正面發起進攻土堡的戰鬥後,堡內敵人驚慌失措,匆忙向清流請求支援。盧興邦部第三○九團前往泉上增援,行至霧閣地區時,埋伏在此的陳樹湘一聲喊“打!”頓時,槍聲密集,紅軍戰士個個如猛虎出山,打得敵人落化流水,鬼哭狼嚎。很快,戰鬥結束了,全殲盧興邦部第三○九團,從而保證了殲滅泉上土堡守敵的勝利。接著,陳樹湘率部馬不停蹄奔赴秋口,將由清流縣城向永安撤退的盧興邦部第三○八團壓回清流;再轉至馬屋附近,又將連城出來增援清流的一個團擊潰,為紅四軍包圍和攻佔清流縣城,全殲守敵創造了有利條件。陳樹湘率部在戰鬥中靈活機動,作戰勇敢,表現了出眾的軍事才能。1934年3月,他被任命為紅三十四師師長。

陳樹湘指揮作戰,不但善攻,而且善守。他擔任師長之時,正值廣昌失利、蘇區勢危之際。為遏制強敵的進攻勢頭,他先後奉命率部堅守泰寧、梅口、建寧、石城、高虎堖等地。首戰泰寧。敵強我弱,空中國民黨飛機狂轟濫炸,陣前湯恩伯兩師氣勢洶洶,但陳樹湘臨危不懼,布兵山頭,憑藉掩體,以1師之兵對3萬之敵,雖陣地失守,卻贏得了戰機。次守梅口。梅口為中央蘇區寧都和瑞金的交通大門,關係紅都命脈。他動員軍民,沿梅口河灘一線深挖戰壕,加固掩體,佈下防線,嚴陣以待。國民黨周渾元部第八十八師白天強渡難成,夜晚搶渡未果,七天六夜,陳樹湘部巋然屹立不動,寸土未丟。再守建寧,阻擊黎川南下之敵,截住泰寧西進之兵,周旋兩線,堅守旬日。後又退至江西石城,設防驛前,七晝夜兵馬沒有休息,七晝夜戰鬥亦未停止。然後又奉彭德懷的命令,挺進高虎堖西側,突襲敵軍側翼,並在敵軍後方十五里處,集中火力猛襲敵軍後續部隊,迫使敵軍潰退,敵總指揮陳誠也因此被撤職。此後,他又奉命轉戰四方,扼守各地,部隊疲勞奔波,一直沒有得到休整。

一系列連續的防禦戰,陳樹湘看到中央蘇區整個形勢的日趨惡化,而且部隊傷亡慘重。面對無數同志的犧牲,他十分痛心,又困惑不解,不知為何會造成這種被動挨打的局面。他認為這樣打下去,不但不能粉碎敵人的“圍剿”,連中央蘇區也難以保住。就在這年10月,他奉命率部在興國以南的社富設防,又最後撤離興國進入于都,掩護中央軍委兩支縱隊和五支主力軍團渡過於都河。紅軍隊伍在秋風中走過於都浮橋,陳樹湘含淚告別朝夕相處的蘇區人民,踏上了萬里長征的路途。

長征,是中國革命史上最驚心動魄、亙古未聞的偉大創舉。在長征途中,隸屬於紅五軍團的紅三十四師是打得最苦、最悲壯的一支部隊。紅五軍團是全軍的後衛,陳樹湘的紅三十四師又是五軍團的後衛,乃“後衛的後衛”,一路抵擋著國民黨的追兵,同尾追不捨的敵人頻繁作戰。毛澤東曾風趣地稱長征初期的這種戰術叫“打狗戰術”,紅三十四師就是長征途中的“打狗隊”。身為“打狗隊長”的陳樹湘更顯得分外緊張,簡直是兵不卸甲,馬不離鞍,哪裡出現了敵人的追兵,他就指揮部隊迎上去展開阻擊戰。

歷史記錄了陳樹湘指揮一次又一次激烈艱苦的戰鬥:安息、古陂阻擊粵軍,保證中央機關和主力過信豐河;汝城兵分兩路,堵擊粵、湘軍的前鋒團,掩護中央機關和部隊前進;汝城西南協助紅十三師抗擊湘、粵軍,保證了紅軍兵分五路沿郴州、宜章西進;延壽、嶺秀阻擊湘粵敵軍,延滯敵軍行動,掩護主力和機關中央順利渡過瀟水。緊接著,掩護紅軍主力搶渡湘江的艱鉅任務又落在紅三十四師肩上。

在廣西的東北部,高山林立,大山叢中,奔騰著一江碧水,朝東北方向進入湖南,象一條綠色的綢帶,貫穿湖南全境。這條大江便是湘江。1936年11月,紅軍到達湘江,紅軍要西進,非跨湘江天險不可。26日,渡江戰役打響。

湘江之戰空前酷烈,這是一場生死存亡的拼殺戰。陳樹湘率部掩護紅軍主力搶渡湘江。當渡江戰鬥打響後,他先率部與尾追之敵李雲傑、李韞珩及地方保安旅、團頻頻接火,邊打邊走,於27日經蔣家嶺、雷口關急速進入灌陽,再在水車至文市一線阻擊追敵。當夜,陳樹湘與師政委程翠林、政治部主任蔡中分別向各團部署任務。28日天剛放亮,敵軍就從三面圍攻過來,空中有幾十架飛機輪番偵察和轟炸,地面南有敵夏威部,東有李雲傑、李韞珩部,北有薛嶽、周渾元、羅卓英、王均部。面對十幾倍於己的敵人和即將展開的殊死戰鬥,陳樹湘鎮定自若,指揮全體指戰員,進行頑強的阻擊,一次又一次打退敵人的進攻。他和指戰員都深深懂得:只要阻擊能多堅持一分鐘,就能為黨中央和紅軍主力減少一分渡江的危險。他們就這樣前後鏖戰了四天四夜,一直堅持到30日清晨,為中央和軍委兩個機關縱隊以及紅軍最後一支部隊——紅八軍團順利渡過湘江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陳樹湘率領紅三十四師勝利地完成了掩護紅軍主力渡過湘江的任務,但也付出了重大的犧牲。這時,全師從6000多人銳減到已不足千人。紅軍主力渡過湘江後,紅三十四師且戰且退。30日清晨,陳樹湘掩埋好戰友們的屍體,疏散安置了重傷的戰友,並派先頭分隊迅速趕往江邊架好浮橋。當他們開始渡江時,遭到天上敵機的轟炸和地面敵軍的圍攻。浮橋被炸燬了,200多名同志英勇犧牲,渡江已不可能。他只好率部突出重圍,沿湘江東岸北進,到達全州南邊的洪水青,於夜半抵達椅子坪一處小山村歇息。

12月1日這一天,陳樹湘率部翻越海拔1900米的寶蓋山,到達鳳凰嘴一帶,並試圖在鳳凰嘴徒涉湘江,不料又遭到桂敵兩個師的阻擊。他知道這可能是爭取渡江的惟一機會了。於是,操起一支步槍,親自率領紅軍打衝鋒,但沒能打退敵人,奪得江邊的徒涉點,且部隊又傷亡了100多人,師政委程翠林、政治部主任蔡中和兩位團長都在此相繼陣亡,剩下的七八百人槍,又被敵人衝散。情況萬分危急!陳樹湘臨危不懼,命令參謀長王光道率領師部機關和部隊300人向東折回全州到灌陽之間的嶺腳暫避。

12月3日,部隊借夜色分別突圍,在龍母壩集中。如何擺脫這一孤軍無援的困境,保存革命力量,陳樹湘致電中央軍委請示,中央軍委回電要他率部迅速回到群眾基礎較好的湘南去。為了實現這一計劃,他決定兵分兩路突圍,一路由團長韓偉、二營長侯德奎帶領,但這一路突圍出去後在大江源遭到地方民團武裝的襲擊,最後僅剩下30多人;另一路由他和參謀長王光道帶領突圍後從江塘經永安關、德星等地到達道縣瑤族聚居的空樹巖村。這時,廣西地方民團正從灌陽方向逼來,為了保存力量,他率部沿都龐嶺山麓向南退卻。當行至永明縣(今江永縣)的大溪源時,又遭到敵人的前後夾擊。他令部隊邊戰邊走,直到深夜才甩掉敵人,到上江圩作短暫的休息。

12月12日,陳樹湘率部進至橋頭鋪,在馬山附近搶渡牯子江。木船行至江心 時,突然遭到江華縣保安團伏擊,部隊傷亡慘重,他腹部亦中一彈。他用皮帶壓住傷口,指揮戰士將木船靠岸。戰士用擔架抬著陳樹湘由江華的界牌再進入道縣,沿著崎嶇山路疾速前進,鮮血浸透了他的衣服。這時,道縣的保安團又聞訊追了上來,有的戰士望著師長又心痛又著急,提出要跟追來的敵人拼個死活。陳樹湘堅決制止說:“拼很容易,這正符合敵人的打算,他們的目的就是要消滅我們。如果我們能保存力量,克服目前困難,甩開敵人,保存實力,在湘南開展游擊戰爭,然後再返回井岡山,我們就可以把革命之火重新燃燒起來,這正是敵人最害怕的。”戰士們被說服了,大家又繼續前進。當部隊來到駟馬橋的旱禾田時,左側的山頭上又響起了槍聲,道縣的義勇總隊撲了過來。參謀長王光道立即指揮部隊邊打邊走,在清水塘佔據了有利地形,擊退了敵人。陳樹湘忍住傷痛,掙扎著指揮戰鬥。這時,他估計到形勢的嚴峻,佈置大家各自為戰,盡力衝出去,到前面的牛欄洞山區匯合。為了不拖累大家,他再三掙扎著要從擔架上下來,戰士們說什麼也不同意。當部隊退到富竹灣時,又陷入了前有阻敵,後有追兵的險境,他當機立斷,命令一個班搶佔饅頭嶺對面山頭打掩護,其餘指戰員迅速衝過敵人的火力網。他還堅決不要大家抬著自己走,說:你們抬著我能衝過敵人的封鎖線嗎?不要作無謂的犧牲了。現在最重要的是保存革命力量,死了我一個算不了什麼,最要緊的是你們衝出去,不要管我!但大家仍強迫他躺在擔架上,抬著他繼續前進。這時,在已搶佔饅頭嶺的戰士掩護下,眼看就要衝過敵人的火力封鎖網了,抬擔架的兩個戰士突然中彈倒地,他滾到了田溝裡。有兩個戰士上來扶他,被他一手推開,大喊道:“打!掩護同志們!”他自己拿起槍,猛烈射擊敵人。他的槍聲吸引了敵人的火力,參謀長王光道帶領戰士脫險後,陳樹湘在兩個戰士的攙扶下,撤退到路邊的一座破廟裡,繼續頑強地抵抗。最後一顆子彈射出去了,黑壓壓的敵人向破廟湧來,陳樹湘知道要衝出去已不可能了,他在戰士的攙扶下走出廟門,威嚴地屹立在廟門前的草坪上。

坐鎮駟馬橋“正生藥店”的敵保安團營長何湘,聽說抓到一個紅軍師長,高興得發了狂,立刻叫人把陳樹湘抬到藥店裡來,並站在藥店門口陪著笑臉要去扶他,被陳樹湘一手推開。經過一番唇槍舌戰的較量,何湘知他凜不可犯,於是決定將他押往道縣保安司令部,在被抬往道縣途徑石馬橋時,陳樹湘乘敵不備,掏出腸子絞斷而英勇犧牲。

陳樹湘犧牲後,他的遺體被道縣保安團長唐季侯送往衡陽拍照存驗,他的首級被高懸在長沙小吳門的石柱上。一人雖去,萬人繼起。陳樹湘的壯烈之舉,激勵著愛國志士踏著他的足跡奮勇前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