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大的人口,对印度来说是“人口红利”还是“人口炸弹”呢?

在全世界大多国家迈入人口老龄化的时候,印度正以它的人口高增长,迎来了人口红利。据估计,到2026 年印度15-59岁之间的劳动人口,将占总人口的64%;就人口学来看,印度即将蒸蒸日上,潜力无限。庞大的人口,对印度来说是“人口红利”还是“人口炸弹”呢?

庞大的人口,对印度来说是“人口红利”还是“人口炸弹”呢?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拿中国做个对比,从人口数量以及人口素质来说印度现在已有13.3亿人口,几年内就将超过中国。上图还是保守了。

看印度人口问题,你看看中国就行。

很多人说中国人口拐点,劳动力拐点,其实不管怎么拐,中国劳动力数量还是超过9亿人。

9亿人什么概念?美国总人口的3倍,日本8倍,德国韩国的十几倍。9亿人意味着不管遇到什么产业,只要能做的,能吸纳劳动力人口,都像蝗虫一样的冲进去。

这几十年只要中国近10亿劳动力冲进去的产业,其他国家都不会太好过。尤其是低端制造业,现在还有向高端研发扩张的趋势。

有人说华为的技术就是靠中国低薪研发人员堆出来的,其实有一定道理。中国每年毕业大学生700多万,你看哪年不是史上最难就业季?

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多万,每年保7、保6,保的就是这1000多万人口的就业。现在煤炭钢铁制造业下滑,几百万工人下岗,这个问题还会越来越突出。

连续几十年10%左右增长率,对中国而言就业都是很大问题。

对印度那就更是问题了。最近那里1亿8000万人大罢工,对此我分析了在印度发展制造业存在的问题:

庞大的人口,对印度来说是“人口红利”还是“人口炸弹”呢?


第一,土地问题。私人土地所有,神圣不可侵犯,实际上阻碍了集中利用从而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张五常说过,牵涉到征用或收购土地,又或者牵涉到地役权,私人往往难于处理,政府主导的交易费用更低。

第二,电力问题。印度电力供应不足,农村很多地方没有通电,全国大面积停电。停电,这对于以电力作为机器设备运转动力的制造业而言不可接受。
庞大的人口,对印度来说是“人口红利”还是“人口炸弹”呢?

第三,交通问题。印度高速路里程是中国300多分之一。印度铁路大多是100多年历史,设备陈旧。更为方便的空运、铁路、公路、海运交通对制造业必不可少,不便的交通意味着成本增加,竞争力下降。

第四,工人和工会问题。工会组织全国性的罢工,这对中国闻所未闻,在印度不是新闻。乍一看,俨然马克思说的斗争高潮来了。

但是,千万不要低估印度这个民族。

印度人的智商在我看来是方差非常大的,其中聪明人的智商和智慧放在全世界来看都是顶尖的。

庞大的人口,对印度来说是“人口红利”还是“人口炸弹”呢?


无论是写代码、做金融还是搞管理,印度人都可以做到最顶尖。现在在美国无数的大企业中,都有印度人做到了管理的岗位。
庞大的人口,对印度来说是“人口红利”还是“人口炸弹”呢?

而且印度人异常抱团,一个部门的领导只要是印度人,他就会想进办法让自己底下全部变成印度人。

另外,印度人最大的特点就是会来事儿。50分的作品往往可以说到100分,做起presentation来自信而潇洒,很有说服力。

聪明,抱团,会来事,这三点结合在一起是非常可怕的。

说回印度这个国家。固然由于种姓制度和历史原因,印度现在国内的基建就是一团糟,而且印度人习惯了放嘴炮,因而实操层面的产品有时候并不一定好。

但是印度人只要由其中0.1%的精英,带领剩下99.9%的普通人前进,那么他们爆发出来的能量将会非常大。
庞大的人口,对印度来说是“人口红利”还是“人口炸弹”呢?

而资本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因而这两年美国和中国的很多企业都在投资印度。企业的嗅觉一向是最灵敏的,资金都是聚集在发展最快、回报最高的地方。

我想中国面对印度还是要有一定的紧迫感;我们每个人也是一样。想想美国有多少中产阶级的工作被中国的更为便宜的劳动力所取代?那么,会不会有一天,我们的工作,也渐渐被印度人所取代?Made in China,会不会被Made in India所取代?所以我们都需要有一些危机意识,同时也要在工作学习中多向印度人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