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縣禾花魚這樣烹飪,鮮味保留

郴縣禾花魚這樣烹飪,鮮味保留

郴縣農民從三國時期即利用稻田養魚,後稻田養魚成為山區農民養魚的主要方式,大都以鯉魚為養殖對象。禾花落水,魚吃後,長得肥而嫩,現稱禾花魚。黃茅的禾花魚一度成為朝廷貢品。新中國建立後,縣人民政府鼓勵農民開展稻田養魚,稻田養魚面積、產量逐年提高。1952年養魚2.7萬畝,產魚49噸,畝產1.8公斤;1960年養魚3.44萬畝,產魚104.9噸,畝產3公斤;1965年養魚3.94萬畝,產魚198.1噸,畝產5公斤。1966年起,稻田普及矮稈雙季稻,大亮施用化肥、農藥,養魚受到一些影響,加之“文化大革命”中,單一抓糧食生產,稻田養魚減少。1966年養魚7500畝,產魚38噸,畝產5公斤;1977年養魚面積降至3700畝,產魚10.9噸,畝產2.9公斤。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稻田養魚實行聯產承包或大包乾責任制,農民養魚積極性提高,縣水產部門和農民一起實驗,創造出了秧——魚、稻——魚、秧——稻——魚等多種輪作養魚方式和在養魚稻田裡開井子溝的新技術,並推廣高效低毒農藥,稻田養魚得到迅速發展。1982年,養魚3萬畝,產魚225噸,畝產7.5公斤;1988年,養成魚4.2萬畝,產魚358噸,畝產8.5公斤,還用0.8萬畝稻田培育魚種600萬尾。

介紹

禾花魚是一種體色烏黑透亮的鯉魚品種,即烏鯉,主要在老郴縣山區一帶稻田中養殖,因採食落水禾花後上市,魚肉具有禾花香味而得名禾花魚。禾花魚食性雜、生長快、繁殖能力強,刺少肉多,肉質細嫩,骨軟無腥味,蛋白質含量高,一般體重在50-250克。清代乾隆盛世曾是宮廷貢品。目前年養殖面積2.6萬畝,年產量260噸。 甦仙區的禾花魚是把它用酸水、鹽煮過,放在火爐上烘乾,吃時放豆豉、蒜、姜,加上辣椒粉———鹹辣適宜,味鮮無比,堪稱“嶺南一絕”。

禾花魚吃法多種多樣。但只有把它“烘”幹,才別有一番風味。郴縣人喜歡將“禾花乾魚仔”在煮和蒸前稍用溫水浸泡,佐以豆豉、辣椒粉,配以白酒、味精、放在鐵鍋裡煮。更佳的是待飯要熟時,放到飯上蒸。端上桌來,真是一片稻米魚花香。其肉質細膩,魚刺鬆軟、味道濃厚。是有名的土特產。此魚飼養於稻田中,夏秋禾花盛開時節靠吃禾花長大,故得名。烹食禾花魚,只須把其膽取出,不必除去內臟,黃燜、煮湯均可,奇香撲鼻,令人垂涎,食後令人難忘。它還可配上香料煮熟焙乾後再用油炸一下,就成了又香、又脆、又甜的飲酒佳品。禾花魚味道鮮美,我國在唐代已開始飼養,清代一些皇帝曾勒令每年要將其進貢給皇室。

它有鱖魚之鮮嫩,卻避其華貴;舉草魚之價廉,卻避其草腥;呈鯽魚之小巧,卻避其多刺;比江、河鯉魚更富營養,卻避其鱗粗刺多 魚戲珠 用料:郴縣禾花烏鯉魚12條,薑絲10克,獨蒜12個,蔥花5克,藿香碎10克,青紅椒絲10克,豆豉8克,鹽、味精適量。 烹製方法:燉 製作步驟: 1、 將魚購回後清水靜養3小時以上,以吐盡肚中泥沙備用,並將其他的原料洗淨,作相應的刀工處理。 2、去苦膽:用牙籤或大號針在魚身右側離魚鰓1釐米處戳一小孔,用力一擠即出。 3、將擠去苦膽的鯉魚直接放入冷水鍋中,加蓋用大火燒開,加鹽、薑絲、獨蒜、豆豉、轉中火燉制20~30分鐘,待其湯色乳白,魚體熟透,加青紅椒絲、味精、藿香碎、蔥花,再燒煮一下即可。 4、 將魚逐一擺放在盤中,大蒜放中間。 特點:造型美觀,湯汁乳白,富含膠質,魚肉鮮香細嫩,藿香味濃。 注意事項:1、靜養的時間要足夠,以便吐盡泥沙;擠苦膽時要倍加小心,若弄破應馬上用水沖洗,以免使整鍋魚以苦。2-燒開之前,切忽翻動,否則腥味太重。3、燉制時間要恰到好處,太久,食用時不成形;時間不夠,魚鱗中的膠質溢不出。

郴州地處南嶺,最高可達2000米,雖然處於湖南南部,山區的氣候卻比湖南北部冷,山中泉水即使是夏天仍然極其冰涼。禾花魚是在冷水中吃著禾花長大的,用手摸光滑細膩,可煎可煮,香甜可口,回味無窮,是永春人招待親朋好友和貴賓的拿手菜。每到稻穀變黃時,也就是禾花魚上市的時候了。過去,由於生活困難,許多農民將禾花魚烘乾留著自己吃,很少拿到市場上去賣。通過鄉黨委、政府的積極引導,農民的思想觀念逐漸轉變,品牌意識也大大增強。禾花魚迅速走俏市場,鮮魚最低賣到了32元/斤,乾魚賣到了260元/斤。禾花魚必須在七八月水稻成熟前才可能上市。市面上很多禾花魚都是假的,比如拿普通鯉魚放在稻田裡一個月就拿出來充當禾花魚。郴州最有名、最正宗的禾花魚產地有:南溪鄉,永春鄉,大塘鄉,芙蓉鄉,江口鄉、廖家灣鄉。

吃法

  因為禾花魚靠吃禾花長大而顯得季節性特別強,所以這種魚的吃法也很講究,常見的有鮮吃和幹吃兩種。顧名思義,鮮吃就是從田裡捕捉回來直接煮著吃,佐料多半是故鄉特有的白辣椒或者青椒和米酒醋,加湯煮成,特色是口味鮮美。幹吃的做法過程很複雜,最基本的工序有:剖肚(清除內臟)----鹽醃(8小時以上)------油煎(分豬油煎和茶油煎兩種風味)------烘烤(分碳火烤和柴火烤)-----貯藏(放在裝生石灰的罈子裡防黴)。在上述幾道工序中,最講究的是“油煎”這個環節,不讓小小魚身首分家才算上等手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