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熬夜不好,看晚清名臣造出中華第一槍“漢陽造”!

張之洞與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並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張之洞

(1837-1909),字孝達,號香濤,時人皆呼"張香帥"。 出生於貴州興義府,祖籍直隸南皮。十六歲中順天府解元,二十七歲中進士第三名探花。

誰說熬夜不好,看晚清名臣造出中華第一槍“漢陽造”!

張之洞

少年張之洞有夜讀靜思的習慣,"嘗篝燈思索,每至夜分,必得其解乃已"。他回憶說:"後服官治文書往往達旦,乃幼時好夜坐讀書故。"這種夜間工作的習慣,曾被人指為"興居無節",影響了會見僚屬。(別人為什麼能成功,因為成功者熬夜工作,而我們熬夜玩手機!!!)

在調署湖廣總督,並多次署理兩江總督期間。張之洞親自指導與具體策劃,先後建立了湖北地區的自強學堂(今武漢大學前身)、武備學堂、農務學堂(今華中農業大學前身)。武漢科技大學的前身-湖北工藝學堂也是在這個歷史時期在張之洞的策劃和指導下誕生的。不僅是湖北地區,張之洞任兩江總督時在南京創立三江師範學堂(今南京大學前身)。

1891年,張之洞聽說了新型德國制式步槍1888式。在5月電請許景澄, 改訂製造小口徑步槍機器,此項變更,又追加了45萬馬克。採用新型步槍對中國兵工事業最大的衝擊,是計劃採用無煙火藥和金屬包裹彈頭,這在當時世界各國都是先進技術,中國工業能力是無法支援的。同年,江南製造局首先製出了使用無煙彈藥的快利步槍。當時的世界各國,包括美國在內,主要使用黑火藥裝填子彈的單發步槍,因此八八式步槍可說是當時世界最先進的武器。

誰說熬夜不好,看晚清名臣造出中華第一槍“漢陽造”!

漢陽造

由於生產時間長遠,民初中國所有的戰役此槍幾乎無役不與,其中包括辛亥革命在內。根據當年在新軍第八鎮(師)21標一個士兵的回憶,當年第八鎮的步槍全部是漢陽兵工廠出產。因此,1911年10月10日晚上,程定國所開的第一槍,用的應該是漢陽造,由此打響了推翻千年帝制的辛亥革命。該槍從辛亥革命一直到抗美援朝一直在戰場上發揮作用,是中國戰爭史的一個傳奇的神話。

誰說熬夜不好,看晚清名臣造出中華第一槍“漢陽造”!

漢陽鐵廠

張之洞籌建漢陽鐵廠並不是一帆風順的,起初他電駐英公使薛福成購鍊鋼廠機爐,英國梯賽特工廠廠主回答說:"欲辦鋼廠,必先將所有之鐵、石、煤、焦寄廠化驗,然後知煤鐵之質地如何,可以煉何種之鋼,即以何樣之爐,差之毫釐,謬以千里,未可冒昧從事。"張之洞大言曰:"以中國之大,何所不有,豈必先覓煤鐵而後購機爐?但照英國所用者購辦一分可耳。"英國廠主只得從命。結果,機爐設在漢陽,鐵用大冶的,煤用馬鞍山的。馬鞍山的煤,灰礦並重,不能煉焦,不得已只好從德國購焦炭數千噸。光緒十六年至二十二年(1890-1896年),耗資560萬兩,還沒有煉成鋼。後改用江西萍鄉的煤,製成的鋼太脆易裂。張之洞才知道他所購的機爐採用酸性配置,不能去磷,鋼含磷太多,便易脆裂。於是又向日本借款300萬元,將原來的機爐改用鹼性配置的機爐,才製出優質的馬丁鋼。

誰說熬夜不好,看晚清名臣造出中華第一槍“漢陽造”!

晚年時期的張之洞

無產階級革命家毛澤東曾評價說:提起中國民族工業,重工業不能忘記張之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