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傳說中,鬼在哪裡棲身?

我們從小被教育:思想家範縝與當時的封建迷信作鬥爭,寫了《神滅論》。其實他的無神論根本不是主流,而且也沒有說服多少人。只是今天把他抬高了而已。當時反倒流傳著許許多多反面教材,這些故事,都是講鬼去拜訪不信鬼的人的。比如:

  • 阮瞻字千里,素執無鬼論,物莫能難,每自謂此理足以辯證幽明。忽有客通名詣瞻,寒溫畢,聊談名理,客甚有才辨。瞻與之言良久,及鬼神之事,反覆甚苦。客遂屈,乃作色曰:“鬼神古今聖賢所共傳,君何得獨言無?即僕便是鬼。”於是變為異形,須臾消滅。瞻默然,意色太惡,歲餘病卒。

所以,只要能擺事實的時候,就儘量不要講道理。

但這個故事竟然被寫進了《晉書·阮瞻傳》,就說明當時官方對鬼,還是持肯定的態度的。

我們小時候學過一篇《宋定伯捉鬼》的文章,講宋定伯是如何慢慢套話,讓鬼自己暴露弱點的。經常作為破除迷信的宣傳文章,其實我想,這根本破除不了迷信,因為它也主張有鬼論,只是告訴人們碰上鬼不要怕,要和它周旋而已。

在古代傳說中,鬼在哪裡棲身?

其實《宋定伯捉鬼》也隱含了一種民間故事類型:有致命弱點的英雄/妖怪。這個類型中最有名的是阿克琉斯的腳跟,《日本的昔話》裡出雲小冠者的額頭,《西遊記》雜劇裡豬八戒自己說“獨畏二郎細犬”,《西遊記》裡黃風怪自曝“除非是請靈吉菩薩來”,一直到武俠小說裡的練門,比如陳玄風的肚臍,都是一貫的思路。

社會上其他人,基本都相信有鬼。而儒家人物持存而不論的態度,這方面講得比較好的是朱熹:

  • 或問鬼神有無,曰:“此豈卒乍可說?便說,公亦豈能信得及?須於眾理看得漸明,則此惑自解。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人且理會合當理會的事,其理會未得的,且推向一邊。待日用常行處理會得透,則鬼神之理將自見得,乃所以為知也。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意亦如此。”

應該說,這個說法非常非常靠譜,人們應該研究該研究的事,暫時研究不了的,先放一放,等別的知識研究明白了,鬼神的道理自然也就明白了。今天的心理學可以模擬見鬼的過程,人類學、宗教學逐漸揭示了信仰的成因,這都是“日用常行處”慢慢“理會得透”的過程。這樣包抄下去,一個個“魅”被“祛”掉,鬼神自然會慢慢失去領地。

不過,雖然幾千年來鬼沒有什麼太大變化,但是以魏晉南北朝為界,人們對屍體的態度反倒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這個時間之前,尤其是戰國和漢代,人們非常重視屍體的防腐。大概是認為鬼魂在外面遊蕩一陣還能回來,所以那時候的有錢人下葬,都採取各種防腐方式(或者是他們認為有效的防腐方式),企圖把屍體保存住。這裡面最典型的,當然是馬王堆的辛追老太太。她的棺木密封性極好,保證了細菌不再孳生。

在古代傳說中,鬼在哪裡棲身?

當然,還有穿金縷玉衣保證屍體不腐的,這大概源於古代對玉的崇拜。《抱朴子》:“金玉在九竅,則死人為之不朽。”但這顯然是一種誤解。金玉根本抵抗不了腐爛,有效的辦法,還是得殺菌和隔絕空氣。

魏晉之後,大概是佛教逐漸傳入中國,人們更加信奉輪迴之說。所以對原來那具屍體並不在意,如果要還魂,那還不如尋找一個新的身子呢。

這種故事到處都有,《西遊記》裡的李翠蓮,和丈夫口角後,上吊身亡。丈夫劉全到陰司,閻王判他們一起還陽,結果發現李翠蓮身死日久,屍首無存。查得御妹李玉英該猝死,便把李翠蓮的魂靈推進李玉英體內,交還劉全。

如果暫時找不到一個新身體怎麼辦呢?也有辦法,那就是做一個草人:

在古代傳說中,鬼在哪裡棲身?

  • 唐黃寇奔衝,有小朝士裴,忘其名,移挈妻子,南趨漢中,才發京都,其室女路次暴亡。 兵難揮霍,不暇藏瘞,其為悲悼,即可知也。行即洛谷,夜聞其女有言,不見其形。父母怪而詰之,女曰: “我為滻水神之子強暴,誘歸其家。厥父責怒,以妄殺生人,遽行笞責,兼遜謝撫慰,差人送來。緣夕旦未有託,且欲隨大人南行。 ”俾拔茅為苞,致於箱笥之中,庶以魂識依止,飲食語言,不異於常。爾後白於嚴慈雲: “已有生處。 ”悲咽告辭去。(《北夢瑣言》)

這個女孩死後,“不暇藏瘞”,屍體肯定是壞掉了。但是她的靈魂竟然跟著爸爸媽媽一起走了好久。就是用一束茅草,放在箱子裡,她的靈魂就可以在上面住了。只是很可能住得不舒服,找到了生處,就離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