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出騰越”、“騰越出碧玉”“翡翠出雲南”

按當今的世界行政區劃來講,翡翠的產地屬於現今的緬甸北部。但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出產翡翠的地區(緬北)自古以來就一直是中國的籬藩屬地及管轄範圍,也就是屬於中國的地盤。

而且早在三千年以前,中原文化就沿著南方絲綢之路傳播到了緬北一帶。

正因如此,翡翠才得以在中國玉文化的襁褓中成長並走向輝煌,可以說翡翠與中國文明結下了不解之緣。

因此,在談及翡翠及翡翠的產地時,我們不得不把翡翠產地的歷史淵源及人文地理說說清楚。

翡翠產自野人山

翡翠的產地位於當今緬甸北部的實皆省東北部和克欽邦的西南部一帶。北起坎坻江上游,南至因道支湖以南。總體上呈北北西—南南東向展布(圖1-2-1)。

礦區分佈範圍南北長200餘公里,東西寬約3 0至100公里,面積約一萬餘平方公里。已知的廠口(礦點)多達數百個,分別位於霧露河及其支流流域、坎迪江上游流域和南其河流域。

翡翠礦從北到南分為三大玉石礦區:後江(坎坻)礦區;帕敢礦區;南其礦區(圖1-2-1)。

玉出騰越”、“騰越出碧玉”“翡翠出雲南”

圖1-2-1:緬甸翡翠廠區位置圖

帕敢是最大的玉石礦區,南距緬甸的第二大城市—瓦城(曼德勒)約700公里;東距中國的騰衝、盈江、隴川等縣僅300公里。

位於礦區東部的勐拱是進入各大玉石廠的重要門戶,也是緬北歷史上的商貿重鎮和翡翠集散地,古代稱為“勐拱玉石總彙”。因此,現今人們還時常將緬甸玉石廠統稱為“勐拱玉石廠”。

勐拱玉石廠是古代南方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古代的中國人將這一大片地區稱為“野人山”。

其實所謂的“野人山”既不是真正的山名,也並非具體的地名,而是泛指緬北的大片原始森林地帶。只因那裡峰巒疊嶂、山險水惡、猛獸橫行、瘴癘肆虐,這種人跡罕至的地方,尋常人是難以在此居住生存的,想必只有野人才會在這一帶與獸共舞。

玉出騰越”、“騰越出碧玉”“翡翠出雲南”

緬甸緬北野人山風光。

因此,當絲綢之路上的商旅馬幫在這一帶發現了翡翠之後,覺得這些出產玉石的地方,總該有個名稱不是。

於是就將這一帶戲稱為“野人山”。殊不知就這麼一說,“野人山”之名竟然傳承千年而不輟。野人山也就成了中國人眼中的翡翠產地。

野人山自古就是中國地

其實野人山中並沒有什麼野人,而是居住著一些被中原漢人稱之為“蠻夷”的原始部落族群。其中有一些族群如:克欽(景頗族)、僰夷(傣族)、傈僳族等,與現今中國雲南西部的某些原住民均有人脈之緣。

這些蠻夷群落經濟文化落後,軍事上更處於弱勢。

因此,歷史上時常淪為大國的附庸和屬地。現存的許多史料都指向一個事實,那就是:從中國遠古的商、周時期到近古的明、清時代,勐拱玉石廠乃至緬北的大部地區都曾經是中國的藩籬屬地。

因此,自古就有“玉出騰越”、“騰越出碧玉”的說法。

玉出騰越”、“騰越出碧玉”“翡翠出雲南”

南方絲綢之路示意圖。

其實緬北地區作為中國的藩籬屬地,其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兩千年以前,這可以從翔實的史料記載中得到佐證,而且這期間所發生的許多歷史故事,也值得翡翠愛好者回味。

大量史料證實,歷史上緬北一帶就是中國的藩屬

公元69年,即一千九百四十五年前,在中國歷史上發生了一起重要的政治事件,當時的西南蠻夷王國——哀牢王國歸順了東漢王朝。

在其影響下,眾多的大小蠻夷部落、王國相繼內附。並向東漢朝廷進獻朝貢,致使中國的勢力範圍或屬地向西南擴展到了現今的大半個緬甸。而且這一基本格局也大體延續到了清朝。

至少自東漢時期起,由於西南夷各國紛紛向中原朝廷進獻,並內屬、內附中國。致使中國的屬地和勢力範圍幾乎擴展到了如今緬甸的大部,當然也就包括了世界上唯一的翡翠產地。

在整盤事件中,“哀牢內屬”與“撣國奉國珍寶”最為關鍵。究其原委,原來哀牢人與撣國人在人脈和文化上竟然與中原漢民族有著一定的歷史淵源。

哀牢人自認為與中原人一樣,同樣是龍的傳人,因而有了歸附中原的心願也當在情理之中。

玉出騰越”、“騰越出碧玉”“翡翠出雲南”

哀牢古國疆域圖。

從這些史實中可以看出,緬北一帶在歷史上確實為中國屬地,而且這種隸屬關係基本上存續到了明清時代。其間雖然也經歷過叛亂與戡亂、分分、合合的局面,但是中國作為宗主國的地位從來就未改變過。

因此,出產翡翠的野人山一帶,理所當然是屬於中國的轄地,而“玉出騰越”、“騰越出碧玉”“翡翠出雲南”也正是歷史的真實寫照。

只是到了近代中緬邊界的最終定案之後,世界上唯一的翡翠聖地才被划進了緬甸的版圖。這不能不說是歷史給中國人開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玩笑。

縱然如此,這也改變不了古時翡翠出中國的事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