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天生读书成绩就很好,而有些人无论多勤奋成绩都上不去?

游览世情

有些学生看似不怎么努力就能学好,而有些却无论怎么刻苦,成绩却提不上去,到底为什么?作为一名教师,也是从学生时期走过来,而且现在还在帮学生解决各方面的学习问题,对这个问题发表下看法。

首先,成绩不是紧靠努力就能成功,好的学习策略和复习策略可以让你事半功倍。我认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教师为什么上岗要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因为你要懂得教育规律才能更好的教学。你专业水平很高,但你未必就教的好。学习也是这样,你努力了,但是方向不对、方法不妥,也不会成功。你学了东西,由于没有遵循艾宾斯浩遗忘规律,你全忘了,前功尽弃。你还向人抱怨,我背了英语单词就忘,是人都会忘。就看你如何利用这个规律了,忽略这个规律的存在,你肯定学不好。学了东西要用,你不用,你不懂得学以致用,当然就不会。学什么都有策略,你的学习策略是什么?我的学习方法未必适合你,但人的习得策略都是大同小异,都遵循了事物发展的规律。

所以,努力的程度只是一个方面,努力方式直接暴露了你的认知层次和结果。有的同学只是上课专注听讲,下课没见他怎么努力,成绩就能名列前茅。因为他的努力用的恰当!你付出了,却没有成功,说明没摸索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其次,你的努力程度可能就差那么一点,离着成功只有一步之遥,你却放弃了,因为你没看到希望。所以,有时,我们讲坚持就是胜利。真的是这样,量变达到质变。究竟多少量变才能质变?每个人由于个人智商结构不同,策略不同,都会有差异。

最后,你努力了还不成功,也可能说明你不适合这个领域。每个人不同的智能组合决定了他有专属于自己的擅长领域,也只有在这个领域内,他才能取得最大的成功。

学习基础知识时,人们的智力水平看起来一样!所以,只要努力,小学初中阶段都能学好,你没学好,说明确实没有下功夫。但一旦难度上升,天赋的优势逐步显现,到时候你就发现孩子们比拼的不是努力而是天赋了。比如,那我来说,我小学初中语文都很好,可到了高中,可能之前的学习方法不适合了,感觉高中语文学起来就没有那么如鱼得水了。可是我发现了自己的优势,就是英语,所以我最终选择了英语专业,最后成为一名高校教师,做了一名翻译。

每个孩子都具备1到2个优势天赋,关键是家长能不能帮忙探索到孩子的天赋。总不能没有天赋,我就不管它了吧?有些事你不擅长,却又不能不做。那么究竟如何应对自己不擅长的方面?

因此,一方面我们可以和拥有该智能优势的人合作,找到和你既能互补和天赋互补的人,这就有了合作。团队的力量是无限的。

另一方面,天赋的目的是在某些方面拥有独一无二的技能,但很多其他的技能我们只要做到不被它拖累即可——很多技能的训练完全没有到达比拼天赋的地步,熟能生巧嘛,很多技能都是练出来的。

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弥补自己的劣势,确保优势不被劣势拖累就行。

适当的放弃也是很明智的选择,我们的目的是尽快找到自己的智能天赋而不是纠结于那些自己本身就不擅长的东西。

一件事情你有热情并为之努力了,但结果却不尽人意,那就说明你在这件事情上没天赋。智能天赋发掘的最好时间就是在中小学时期。

李白的“铁杵磨成针”固然说明了勤奋的道理,可爱因斯坦的“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也证明了天赋的作用。爱迪生的成功不仅仅是坚持,我们即便像他一样坚持,也未必能成为爱迪生。

所以,我可以用一个公式来总结一下:

成功=方向X方法X努力

卓越=成功X天赋X运气

注意,这里用的是乘法,不是加法,也就是说,有那么一丁点差错,就会出现较大差异。一个为零,其他方面做得再好,结果还是零!


外世网

读书成绩好的学生有这么几个特质,模糊记忆好,表现在看过的东西记忆比教快。抽象,空间思考能力强,所以他们解答一些很复杂的数学物理题就比别人厉害。

这些特质大部门来自基因,就是跟遗传有关。

应试教育背景下的我们对读书的心理阴影怕是来自于无论怎么头悬梁锥刺股,考试成绩就是比不过班里的那些特别聪明的“尖子生”。

同样的时间,同样的教材,同样的老师,可是考试结果就是这么的悬殊,以前上初中,高中的时候我对这些尖子生心理很不服,觉得他们肯定是做题的比我多,买了我没买到的课外参考书。

后来我就认命了,怎么努力都在数理化方面就是没有成效,我该读文科了,我只能说他们的父母給了他们的好的脑子。

现在做了自媒体,也发现了有些人为什么写的文章那么好看,而自己写的很干涩,跟我们在学校里读书有些人读书很轻松很容易拿好成绩而有些人很努力但是成绩不好的感觉类似。

我深入的做了一下研究发现其实提升文笔和学习可能有相同之处,有些是来自遗传,但是有些是来自一种习惯,这些习惯可以弥补我们的在遗传天赋方面的不足。

思考

我想起以前做题是为了做题而做题不注意总结,做了100道题但是还总结不出来题型风格,说白了懒得动脑子。不懂脑子不总结,解一万道题还是白搭。

而我们写文章需要大量的阅读,但是如果仅仅是走马观花不思考的话,那些看的知识就不是你的。

联系

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举一反三,这个和思考有关,但是也和锻炼模糊记忆有关系,经常做对比练习可以提升模糊记忆的能力。模糊记忆对于应试考试和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以上就是关于我对只出工不出活的学习现象的一些思考和总结。


老李校长

教书多年,每年都会遇到几个:看起来根本不勤奋,但是在学习上却能取得不错成绩的孩子。这些孩子也是家长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是老师和家长严重的“好苗子”,是同学膜拜的男神或女神。这些孩子为什么能做到这样,其实真的不是他们的智商比一般的孩子高多少,而是他们在:时间管理和学习效率这两件事上做到了极致。

1.这些孩子的课堂学习效率极高,他们的眼神随时刻在跟随老师的节奏有所变化,眼神里有光,那种和老师在相互配合的光芒。当一个孩子课堂学习效率达到最大化时,他们在课后就不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复习课堂的知识和内容,他们有时间去预习、去做一些提高类的题型,这样持续的学习状态,和一般课堂上的东摸摸、西摸摸的孩子比较起来,自然看起来轻松许多。

很多孩子课堂学习效率不高,孩子成绩不好,家长盲目的给孩子找老师补课,不如和老师沟通如何帮助孩子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这才是根本。

2.这些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极强。在教学过程中,同样的作业、同样的理解程度、同样的试卷,成绩表现不错的那些别人家的孩子用超快的速度完成了作业,作业完成的效率高、质量好,剩下的时间这些孩子已经开始干别的事情,课外阅读或者完成其他的作业,相比之下,他们在相同时间做的事情是别的孩子的1-2倍,课外的时间他们有大把的时间来刷提高的题型或者培养自己的兴趣类型。

有了时间管理和课堂学习效率这2点,再加上持之以恒的坚持,你的孩子也可以变成“别人家的孩子”,只不过我们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或者即使有意识也没有从这2点上想办法去帮助自己的孩子,久而久之,差距就拉开了!


九斗学生心理

换一种问法,你就明白了:为啥有的人买啥股票,啥股票就涨,卖啥股票,啥股票就跌;而有的人无论怎么了分析指标,年报,每股净资产,市盈率,K线图,macd啥的,就是赔钱呢?

呵呵,那是因为你不知道有“内幕交易”这回事啊!当然在学校里面就对应考试题,试问如果所有考试题目你都做过,答案都背下来了,你能不拿高分吗?股市里面内幕交易违法,但是在高中里面,这种东西叫“教学质量好”,“押题准”,“名师分析”,“重点中学”,“命题组学校推荐”啥的,所以家长才玩了命似的花钱让孩子参加补习班,其实就花钱买情报,玩“内幕交易”而已。

如果你没钱去买考题,那么只能广泛复习,把考试大纲里面知识点全弄懂,没有侧重点的话,一个人精力是有限的,7们功课说的难听些,每一门足够你研究一辈子了,你怎么可能全钻研清楚,所以,勤奋读书也不会有好成绩。换句话说,那些普通院校的学生,科研水平比清华北大省状元都要强,这就是真本事,是抄答案的区别。当然在中国,人家有本事搞来考题,自然也有本事搞定舆论和司法,走上“成功道路”,也完美解释了为啥中国重点大学科研不行,都得从外国抄袭,因为他们只会抄。


ZHXTLS

很多人搞错了一点。在学习中花了时间,不等于在学习中就是勤奋的。


即便是真的做到了勤奋,如果不能在课堂中思考,在做题中提升,勤奋也是没有用的。

有很多学生,在读书的时候是口到了手没到,手到了心没到。不论是坐在教室里,还是在课堂中,大家都花了一样的时间?可是体现在考卷上的成绩就是非常不同, 原因很简单:效率不一样。


我所在的高中分三个档次的班级,最好的班级的学生未必是花费时间最多的,但是却是最爱思考,爱把一个两个知识点搞得非常清楚和明白的。而其他人呢,买了无数套习题,做了还批改,用红笔把错误答案工工整整地抄在一旁,还有甚者有错题集把题目誊抄到本子上。这些看起来都很努力,勤奋,甚至还有种成就感,但是有没有用?


拿最简单的背古诗而言,小时候我们背浅显的古诗可以通过咿咿呀呀和程序性记忆完成,可是当我们到了中学需要背一篇古文文言文的时候,对文章不加以理解,一篇出师表就非常有难度了。还有一种题型是给出下句写上句,爱思考的学生甚至通过对偶对仗就可以完成古诗的填空。


再说一点,为什么有些人天生读书成绩就很好?其实这些人很明白学习的过程是什么,无非是课本知识的内化和运用,考题中出现的每一道题没有一个是空穴来风的,一定有不同程度对知识点的考察,和检查你对知识点利用的程度。


大家都是读一本书,有人读了就忘了,脑子里不想着书的内容,有的人勤于思考,都不用读出声,就把东西记住了,凭什么前者要用自己花时间多来委屈呢?


痕量Brant

第一是智商的问题。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天才的存在,也有聪明人的存在。你学习一小时,别人可能秒懂。不知道大家记不记得霍金,据说霍金的智商有160,这是什么概念,代表他思考一天,相当于你思考一年。

第二是家庭教育问题,或者说家庭环境或小时候身边环境的影响。大多数出身书香世家的孩子,或者父母文化程度较高的孩子,孩子学习都不会太吃力,因为从很小的时候孩子就会受到教育的熏陶,不说孩子对学习很感兴趣,最起码从内心当中不会排斥学习。包括小时候孩子,看动画片儿、看电视,他也能从中学到很多知识,类似于早教了。而且通过家庭教育,孩子掌握了学习方法,一通百通。

第三是学习方法的问题。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的始终在学习,虽然说学习勤奋刻苦,但如果不得要领,学习效率仍然为零。我们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勤奋刻苦才有意义。

第四是基础知识不扎实。如果掌握了学习方法,但基础不扎实,仍然没有用。我们常讲举一反三,可是你连那个一都没有,还怎么谈三?

所以说,抛除智商的因素,如果你的孩子基础扎实,还懂得举一反三,又很勤奋,何愁成绩提高不上去呢。


名师育儿

关于原因分析,其他答主说得都很好,但还缺一些改变这种现状的方法:

1.努力红利用完之后,要注重方法

在大学里,对于专业课的学习,我遇到了一个经验法则:每周要为每个学分分一小时,你应该在课外学习两到三个小时。

所以对于一个3小时的学分课程,你需要花6到9个小时的时间自学,也就是说,课外学习时间是课标规定学习时间的三倍。

如果你问老师或教授他们最好的学生应该学习多少,很少有人会期望他们的学生每天学习很长时间,大家也总以为最好的学生就是那些学习时间最多的,他们把这称为所谓“勤奋”。

所以就会出现了有些人无论怎么勤奋成绩都上不去的情景。

我以前提过一个现象,叫做「努力的红利期」,也就是说在学习初期,你可以通过努力,加长学时从提高成绩,但是成绩到了班级平均分之后,努力的效果就不大如前了,这个时候该怎么办?

其实剩下的办法就是通过提高方法技能获得效率的继续提升。

比如本文提到的,课外学习时间是课标课时规定的三倍,到头来,你会发现你取得的成绩会比别的同学优秀。

2.持之以恒、不拖延

另外一个就是持之以恒,曾经有人做过一个研究,就是调查大学里为什么有的人成绩更好,调查的对象诸如智力、情商、性格等等,但是最后调查结果显示,那些能够取得更好成绩的人往往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按时上课、完成作业、复习。

其实这些就是老师要求我们去做的,而我们是不是经常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3.学会分解目标,从而降低行动难度,提高学习效率。

要做的清单项目如“写文章”是一种需要花很长时间工作的事情,但它可以分成几个步骤,如:写提纲,自由写作,修改你的引言段落。


还有其他的学习目标,比如学一本《固体物理》,当你不会的时候,你可以采取的办法是:找其他可以便于理解的教材、上网搜课、多角度阅读课本、习题、复习。

其实大的目标都可以拆解。


白诗诗

关于这个问题,小菡老师深有体会,可以这样说,小菡老师小学期间就属于读书勤快成绩上不去的,初中后就开始改为没怎么费力读书但是成绩好的。这其中的转变有一个关键的法宝就是——‘学习方法’。



小学期间,小菡老师没有一个正确的学习方法,背书死记硬背,数学硬套公式,别人学习一小时,我能学到两倍的时间,但是效率还不如人家。



初中后,我试着调整了学习方法,比如语文需要背诵的我会画关键字,分析文章要素,理解记忆,背诵效果大大的提升。其他科目也是自我总结学习方法,理解分析题目,从中找到学习方法,学习成绩提升特别快,还不浪费时间。所以,正确的学习方法,比填鸭式的教育更加有效。

勤奋的确是学习成绩提升的好方法,但是正确的学习方法就像油箱一样,能使效率大大的提升,教孩子学习不如先发掘适合孩子的学习方法。


小菡老师

果然如此,真的这样,我不大相信。

这个观点有严重的逻辑错误和常识性问题。

一是没有人天生就具备某种能力,可能在某一感知方面有一些特别、敏感,比如听力就比别人好一点,或者对色彩就敏感一些,或者运动机能比别人好一些,这就是所谓的不天赋吧。我不否认天赋的存在,但天赋绝对不是使人拥有天生的学习能力。因为学习能力是一个系统的能力,不是只是听力好,就能学习好,也不是专注力强,就一定能学习强,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比如听力好,学语言会好一些,专注力强,对学习有一些好处。但这不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听力好,一定学习好,这样的逻辑不只是有点儿弱,还缺少必要条件和逻辑关系。就如勤奋与学习好,也没有直接关系,不是必然的因果。

二是所有的知识都是需要个人努力得来的,没有人天生就拥有某些知识。

有些人天生读书成绩就很好,可能:

你只看到了他的悠闲,你没看到他背后的努力,在你看不见的时候,他可能用的功夫比你还要多。

你只看到了他用时很少,就得到了好成绩,但你没看到他在探索方法、探究问题,思考推理所用的功夫。因为他的思考,他有自己的方法,可能就比你更省力气些。

你只看到了他学习成绩,你没看到他的好习惯,你也没看到他不放弃的精神,也没看到他自主的能力和精确的时间管理,更没看到他学习背后的东西。

有些人无论多勤奋成绩都上不去,可能:

他只知道学,但不知道如何学;他只知道勤能补拙,但不知道还要有方法;他只知道学就能有进步,但没有目标,目标用反了,南辕北辙,事倍功半,甚至前功尽弃。甚至你只看到了他的勤奋,却没看到他是真的学习,还是只做样子?

勤奋很必要,但学习不只是勤奋就够了的。

你是一个骆驼,偏要和猴子比爬树,那你就输定了。你的长处是什么?你要用什么方法?你的优势在哪里?你要以什么样的方式不断前进?

还有,习惯、方法、意志、信念,以及学习应该有的专注力、时间管理、精力管理等等都很重要。


启智

学习不是为了让学生死记知识,而是让学生巩固知识点,和这个知识点的使用方法,并能够认出题目中的知识点。

学习好的人一般会分三步掌握知识点,第一步,熟练掌握知识点,包括它的定义,公式等;第二步,能够熟练应用知识点,这一步是对知识点的理解加深过程,不是大量做题就能够完全解决的,还需要充分理解应用知识点,第三步,就是能够在综合题目中认出知识点,就是拔高分数的关键。学习还需按步骤进行,跳过一个步骤可能会费力但无效果。这就是所说的天生成绩好,而死记的人,不管多么努力,还是会有他没见过的题目。

谢谢认真的观看,作者逐梦卡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