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网上很多人说不适合去东北投资?

辰息chen

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近日密集来到东北那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承诺未来三年在东北投资超过200亿元。他表示,

最近几年大家似乎都不看好东北,不可否认东北三省的经济确实遇到不小的困难,但是不要忘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三省GDP一度占据全国的85%,没有东北就不会有国家初期的工业振兴。

所以我并不认为东北就一定不适合投资,就一定一直比起南方来落后。任何时期的转型,都会出现有好有差、有先进有落后、有先走一步有晚走一步的现象。今天的东北,并没有落后到无可救药的地步,而只是暂时落后,而这样的落后,也是建立在当年遥遥领先基础上的。既然有过去的遥遥领先,就说明东北具有发展经济的良好基础

东北,还是有投资潜力的。

切题,说说很多人这样认为的原因:

第一, 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如以前。

近年来,东北地区经济持续低迷,企业外迁,人才外流,营商环境不佳,投资更是一路下滑。产能过剩、“僵尸企业”亟待处置、投资营商环境较差、观念制度落后、缺乏创新精神,这些都是摆在东北经济面前亟需解决的难题。

第二, 有些心照不宣的问题严重。

全国各地都有这样的害虫存在,但是东北地区勾结的现象确实还挺严重的。你想要投资就有人热烈欢迎,大摆宴席,酒过三巡,有人拍着胸脯说,一切包在我们身上了。于是你资金投过去了。不一会儿,各地、当地企业和社团全都扑上来。证件不齐全,给我五百万。环保不达标,给我五百万。企业当然不愿意投资,这不是哭都没地方哭吗?

第三, 性格问题。

南方一带传统的商贸文化比较发达,很多人从小就有做生意的头脑还说,东北人性格更加直接。但是作为投资者的角度而言,愿意和商人打交道,东北人豪爽,适合当朋友。

没有绝对的好与不好,什么事情也不能一概而论,一竿子打死,在投资人眼里东北是块宝地,等待挖掘。


我是李合伟:伯乐创投俱乐部创始人,创投商学院首席讲师,著作《觉悟行果创业论》。帮助过300多位创业者创业成功。期待与您分享交流~~~


合伟说

近期,腾讯这位大户把资本的视线拉到了东三省的身上。

  这一次,吉林受到了腾讯的宠爱。据悉,腾讯与吉林省政府、一汽集团与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马化腾直接表示,腾讯公司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积极为一汽发展和“数字吉林”建设、吉林振兴发展作出贡献。

  去年一整年,东北经济问题一天被刷800遍,各个省份都在向东三省观望,眼神里无疑透露着“怜惜”“叹惋”之意。而2018年,随着腾讯、京东等大户人家的入驻,东三省似要站在巨人的肩膀开始绝地反击。

  被人嘲笑为“轻工业是直播,重工业是烧烤”的东三省,正在改变。

  巨头公司深入东北:是星星余温还是干柴烈火?

  腾讯看上了吉林不是没有道理的。东北的主要优势,就是传统重型制造业。沈阳有输变电、机床,黑龙江有粮食深加工、畜牧业,而吉林在拥有石化、农产品加工等支柱产之外,汽车产业一直在扎实推进,再结合医药健康、装备制造、旅游等产业,如果转型顺利,那么未来在各个领域都有很多可以想象的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上线的“腾讯为村开放平台” 作为乡村价值的开放平台,之前已经在贵州、山东、陕西等省份落地实施,而腾讯似乎也看到了东北乡镇的机遇,不断将应用下沉。

  相比腾讯,京东的投资更加掷地有声。

  就在今年1月,刘强东对投资东北发声称:未来三年,京东分别在三个省投资从数十亿到百亿人民币不等。在2018年开年他密访黑土地,200亿投资一次拿下黑吉辽,不过三省之间各有侧重。

  京东与黑龙江的北大荒在电子商务、云计算大数据、物流、金融、旅游等领域展开合作;与吉林省的战略合作则涵盖了现代物流、数据服务、创业创新、医药、金融等诸多领域,其中的亮点则是“吉林省制造上京东”,将“吉货”品牌入驻京东商城;至于辽宁,在2015年京东就已在沈阳浑南投资建设智能运营中心项目,未来将继续投资建设电子商务营业与结算中心,在辽宁省境内实现配送全覆盖。

  互联网与电子商务的发展很可能为东北振兴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会。毕竟,新兴产业和传统制造业并驾齐驱、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相互促进中添加互联网基因,电商是最快速最简单的入口。

  其实,就在京东、腾讯之前,两年前华为云计算中心就已经向长春新区投资了10亿。像上海绿地、上海均瑶、北京恒天财富、杉杉控股等一些综合型公司也早已探访了东三省,表面平静实则有一翻狼争虎斗之势。

  政策频开药方,2018年的“天时、地利、人和 ”

  有人说,与其说刘强东是要拿200亿振兴东北,不如讲是掐好时间、提前布局等待天时地利人和。生意上刘强东是在赌国运。

  这样的说法虽然过于牵强,但是在当今,东北的确是频频被点名上黑板的地区,国家层面一直在为振兴东北开药方。

  天时

  《东北振兴“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在深化国企国资改革的同时,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开展优化投资营商环境专项行动。

  国家政策强推,东三省省内政策也不断引进,东北三省和相关省市的对口合作在近期已经开始奏效。吉林省实施的“吉商回巢”行动、辽宁省沈阳市实施的“三引三回”等一系列的举措已经陆续产生效果,部分项目已经落地。

  地利

  东北民营经济长期处于极度弱势地位,这是东北地区的政策资源人才过分向国有体系集中的结果。但东北地区私营经济领域的空白市场其实非常多,这是互联网优势能大展拳脚的地方。而类似一汽、北大荒等传统企业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优势,像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这样的中心大城市,即便遇到短暂的困难,处于波谷,因为资源集中,优势明显,人口的聚集,还是会崛起,只是快慢而已。加上互联网基因,“山海关”怎么也会迈过去的。

  人和

  就在今年全国两会,吉林省省长景俊海在针对东北地区的投资环境相关问题作出回应时表示,“投资不过山海关”、“东北崩溃论”的说法是不客观的。在吉林的形象是吉祥如林,客商如云,词语之中一直在为东北打气。

  东北像一辆泄了气的卡车,政府引导在前方使力,后方又有内部政策频频推出,前拉后推,终归还是可以跑起来。

  投资机构仍不敢开路:过去帮一把?何时能赚回?

  然而目前大多数投资方仍然觉得时机不够成熟。多年的唱衰更是让一些金融投资机构对东北项目选择性屏蔽;而有些感兴趣的PE/VC们,也不敢接这块烫手的山芋,但却还忍不住痴痴地等待。

  不过用数据说话,东北确实“有毒”。2017年A股市场迎来了史上IPO最高潮,据统计新股上市数量高达438家,募集资金金额2304亿元。其中,广东、浙江、江苏三省上市数量位居前三,各有98家、87家、65家企业完成上市,而东三省新股上市辽宁2家、吉林、黑龙江各1家。甚至出现了1家退市、2家暂停上市、1家迁出。

  实事求是来看,东三省的毛病真的可以写成一本书。无论是传统产业效能低下、产业升级滞后还是营商环境欠佳、守旧思想存在、官僚作风明显,这些都是阻碍发展的原罪。销售收入1000万的新兴行业企业,在深圳可以估值到3、4亿元,而在东北估值甚至不到2亿。如果你是投资机构,肯定也不会把钱撒给这些因为地域而被贬值的项目上吧。

  不过,可选择的投资标的虽然较少,但并不代表没有机会。据了解,东北目前经济环境已经在不断改善,当地政府部门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也表现出非常大的诚意。在东北也有很多的高校,优秀的人才仍然选择留在东北,为家乡出一份力。

  物极必反,痛定思痛之后必将刮骨疗毒。等一切安好之时,那些犹豫的投资人再想入局,可能就为时已晚了。所以辽阔的黑土地真的很令人纠结。

  结语

  客观来讲,东北并不是资本的“弃子”,只是不能与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活跃区那些 “宠儿们”进行比较。

  随着腾讯、京东等巨头前期铺路转型,东北的未来还是值得令人期待。只不过互联网转型需要巨头的前期铺垫,具体要经历多长时间只能拭目以待。


投资界

无论去东北投资还是不去东北投资,都是能够找到理由的,听起来也都是有一定道理的。那么,东北到底适不适合投资呢?

判断一个地方是否适合投资,关键看两个因素:一是投资环境,二是投资条件。

从投资环境来看,东北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沉沦之后,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比其他地方,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有了比较大的差距,从而影响了东北的外在形象,也让投资者不太愿意到东北投资。所谓投资不过山海关,很大程度上就是反映了东北投资环境不佳。

投资环境不佳,当然是不适合投资了,也就很难吸引到投资者。东北这些年发展不是太好,很大程度上就是投资环境不佳造成的。

从投资条件来看,尽管近年来东北的发展情况不是太令人满意,投资环境也不是很好,但是,东北的投资条件却并没有因为投资环境不佳而受到很大影响,东北资源丰富,土地肥沃,人才集聚的优势,仍然很明显,也是东北有投资机会和创业条件的重要方面。也就是说,如果愿意到东北投资,是能够获得很大的机会的。

更重要的,东北已经充分认识到投资环境不佳的危害,已经开始在改善投资环境上下功夫,且已经在多数地方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如果能够抓住这样的机会,充分利用各种条件优势,是能够有比较好的机会的,东北,也是适合投资的。


谭浩俊

我是南方人,朋友里面东北人不少,辽吉黑的都有。喜欢喝酒,比较爽快,但是我问他们,为什么不回东北,他们说不想回去,还就宁愿在浙江,江苏就安居了。

最近这雪乡宰客事件,亚布力事件出来了,管中窥豹,可见一点原因了,为什么连他们本地人有的,都不愿意回去。

要说如果故乡发展的好,其实没有几个人愿意背井离乡的,俗话说,月是故乡圆。

东北以前是重工业基地,底子厚;就包括现在也是有底子的,南方有的企业一样去东北挖人。东北有资源,这是自古以来就有的,而且物产丰富。要说,我接触的东北朋友基本上都是蛮好的。

怎么现在这小鸡炖蘑菇都能卖个好几百了?雪乡的炕一个人,一晚上也是好几百!毛老板还是社会名人去投资,看样子也可能就是打水漂了!

国家不能说不重视,发改委专门有个司是专管振兴东北的,最高管理层领导也是相当重视。咋就这些年过去,改观不大呢?

王阳明心学讲,一切都是从心而发。回归到本质,其实就是人心,人的问题。

以我的浅见,根子还是在人上面。人,人心,人的思维!

国家再是重视,从政策也好,法规也好,管理机构也罢一切帮着你东北着想。但是你自己的思维不改变,我看,难。

东北有丰富的物产资源,旅游资源;有技术,有工业底子。这个家底,很多省份都比不上的。像浙江来说,一个基本上没什么物产的地方,建设成现在这样,靠的就是思维的创新,进步要跟上世界的变化。

东北大大小小的机构人员,真的要好好学习先进省份的发展经验,不能再习惯了当官老爷,应该放下身段做服务员。服务于来投资的主体,服务于来旅游的朋友。能做到这两条,至少东北日子比较好过了。

据说有句话叫,投资不过山海关。

如果没有了企业来投资,工商业发展不起来;旅游的问题不解决,百姓也不来玩了,服务业也发展不起来。到后面,难道真的,直播666要成东北第一产业?


椿意轩

我一般很少回答偏社会类的问题,但是涉及我的老家,我又不想装作没看见,我的祖籍追溯上三代的话算是地地道道的东北人,很多东北人都看到了东北的“落后“,却没有真正的去为东北发声,这包括一些想去掉“东北标签”的东北人,在外拼搏多年,我一直东北音,乡音不改,不想改。

(这算是比较著名的一条铁路了,就这一条。)

地理位置

东北三省地处中国东北部,靠近俄罗斯、朝鲜,每年四季分明,冬天的雪、夏天的风,春天的花,秋天的景都很吸引人。

(每年数以万吨计的煤炭、木材、石油、天然气资源)

资源

这样一个素有“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之称的几个农业大省,为全国贡献近20%的粮食供应。

(他们不帅气,更谈不上可爱,如果说沾边的只能是质朴)

我记得我看过一篇关于国内的报道称部分企业掌握着70%的资源却只贡献了30%的增长,而另一部分企业控制着30%的资源却贡献了70%的增长。这意味着什么?无限的资源却掌握在有限的人手里。地方经济的发展,是靠直播、几次宰客事件就能影响的?那是不是把历史问题看的太肤浅了,是不是没有看到问题的本质呢?

(面朝黄土背朝天,伺候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本质在于思维,而不是素质

东北三省都是以农业附带过去的重工业为主,高知比例很低,农民占比很大,也同样有着农民的朴实与短视。我是农民,我爸爸也是农民,但有幸我走出来看到外面的世界。农民每天关心的事情只有那么几件,你家娃结婚没?你家今年种了多少地?今年粮食价格会不会涨?他们的生活很朴实、单调、乏味,他们关心的就是他们的土地、收成。不能说他们的眼光差,只能说他们习惯了这样的生活。

(虽然我也不喜欢二人转,但这是地方习俗,我们可以不喜欢,但请尊重)

随着社会的发展,东北有文化、有想法、有能力的人越来越多,但因为固有思维的影响,社会群体的固化,在经济建设方面大多支援了相对于东北更好地城市,这就会造成强的地方越强,弱的地方越弱。如果我是个农民,我也会选择父辈的路,但我与父辈不同,我想走出去,那我只能涌入那些相较于东北发达、机会多、出路广、政策好的城市,我们东北不是没有人才,只是人才都去了省外,我们不是没有资源,只是....

(东北的盘山公路,给交通带来了很多不便,进不来不出去的)

有人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山是有雪,但不能吃。山是有木,但不能砍,山是有地,但不是我们年轻人的。“棒打狍子瓢舀鱼”的时代过去了,那袍子和野鸡、树木不再是你随意索取的资源。再来说说土地,东北的土地机制你们都明白么,很多人是没有土地可种的,居安思危,人均工资低,生活、教育、就业水平都很低下,不外出,还能怎么办?可以不考虑自己,但不考虑下一代么?

(冬捕成为了一种文化,却不能靠水吃水了)

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但是这山已经不是东北人的山了,这水也不是东北人的水了,甚至就连这土地也不是我们的了。我不是说将野生动物、天然原始森林保护起来、土地按照原有模式分配是错的,只是它们是我们的宝,也是限制我们的弊端。东北的交通、环境相较于南方真的差很多,交通、体制、以及其它方面都很落后,内耗相当严重。

(东北哈市的夜景,家乡月最圆)

我不懂经济,不懂国家发展方向,但是我懂我生活了三十几年的故乡。

月是故乡圆啊,同样的工作,在老家2K,过了山海关6K起。再来说说民生,同样的国家,遵守着同样的法律,却享受不了同样的待遇。国人有个传统,那就是不能让下一代向我们这样活着,这在东北更是变成了一种骨子里的本能。有想法、能形容、想做事的人都都会变着法的走出去。

(我不喜欢天佑,我承认他代表了一小撮东北人,但他代表不了东北)

我想作为在异乡工作多年的朋友们都有一个感触,当你在外面呆个几年之后,回到老家遇到发小、同学、朋友们,会发现你们之间没什么话题可聊。你关心未来经济,他说家长里短,你担心明天股票会跌,他担心明天送孩子上学会晚。

(好面子、暴脾气、爱动手,这个无可厚非,但也只是一部分东北人的恶习好么)

很多人在说雪乡宰客、松花江斗殴、械斗、二人转、直播老铁666、甚至拿出自己的那几个东北朋友去说事,我不能说他们说错了,只能说他们带着有色眼镜去看东北了。东北人脾气爆是出名的,但你的故乡就没有脾气火爆的人么?你的故乡就没出过丑闻么?东北的确是有一帮人做了些为自己家乡抹黑的事情,但按照比例来讲,东北真的没有那么坏啊。如果有机会你可以到东北的农村去看看,去东北的那些农村看看, 看看他们是怎样生活,怎样待客的。看看他们是不是还有你说的那些恶习?

(这个我也很无奈,包括我自己都打架,但我从来不主动招惹人家)

我的故乡我知道,我的故乡我了解,我承认出了一批很恶俗的人,影响了东北人在全国人民中心目中的形象,但这个锅就真的应该东北背么?东北的经济相较于其他省份是落后很多,就连所谓的人均GDP也很低。我这个不在东北的北漂也经常拖祖国的后腿,为什么只有人说它的落后,却没有想过它曾经与现在的输出,那些石油,那些煤炭、木材、粮食、以及其它的资源输出后所得的收益都支援了哪里?

(如果你真的了解那里的话,你会发现宰客的门店都是承包的,自营的都很便宜)

我深爱着我的家乡,但我更爱我的家人,所有一切只是为了有更好的前途,我选择背井离乡,并不是我讨厌我的家乡,我只是想让我身边的人活的更好一些。虽然这会导致我的家乡人才凋零,我也算不上什么人才,但请原谅我的自私,我想走出去,通过努力让家人活的更好一些。


实体店老王

东北经济为啥不行?我自己体会,最重要的是效率低下的国企占用了几乎所有的优质资源。有人说了,不是国企要改革吗?不是产业要升级吗?不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吗?几十万人的饭碗和盘根错节的利益体系怎么可能是说改就改的。产业升级,东北重工业、制造业技术水平现阶段就这样了,国内现阶段产业升级需求的高精尖设备东北能造的并不多;东北重工业中落后产能占了很大比重,又常年依赖煤炭、石油这些正在走下坡路的资源。

我刚到这个问答,给我第一直观的反应就是。东三省,特别是黑龙江经济增速全国倒数不是没有原因。除了地域,环境,政策外。一个地方的发展最离不开就是人才。

如果说东北人没有创业人才,没有经商天赋,没有科研苗子,我忍不住给说这话的人一大耳光,全国各地的高校哪里没有东北籍的教授学者,遍布全国乃至海南哪里没有东北经商的脚印。但如果你说现在东北面上只有烧烤加喊麦,我却无力反驳。的确如此。

年轻人外流。优秀的东北年轻人都跑关内去了,东北的工资低、就业机会少,三线城市除了国企公务员事业编根本就没多少就业机会,开个小店玩个体户吧经济没活力收入水平低消费低迷,不赔本都难。我身边两三个铁哥们都是东北的,一个延吉一个四平还有一个是鸡西的(一个电台主持人,一个副主任医生,另一个自己有公司,属于在我们当地都算中产)。平常我们嬉笑怒骂拿东北恶俗开玩笑打脸都不生气的那种关系。因此很多话都能敞开说,按照他们的最后结论,东北人牛逼的很多,但留在东北的人厉害的却很少。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一直恶化,有理想有报复有行动力的人都走了。就像当年闯关东的那批行动派,如今下东南了。

传统东北人是没有创业精神的,因为在过去你想创业社会也不会给你资源,天下是国企的,所以东北人的传统观念是找个“好工作”打工,配上还算凑合的教育水平,工资的心理期待值又比较低,本来是不错的劳动力资源,可惜东北国企不看这些只看关系,所以但凡非公有制经济活跃一点的地方都能给东北年轻人一口饭吃。

如果你现在来东北转转,城市里公园到处能见到老头老太太在跳广场舞、练毛笔字、拉胡唱戏,这些人可都是拿退休工资的,刚毕业的大学生一个月的工资很可能还没有老头老太太退休金高。东北又是个人情社会重灾区,不开玩笑,有些人可以靠收份子维持生计。这样的东北年轻人会愿意留下么?

每个人都厌恶北上广深的高房价,也怨恨沿海发达几省的人才掠夺,但归根结底,是谁把人才挡在了外面?又是谁高喊人才归来。北漂南漂因为房价一批批离开,却又忍不住被家乡的无情碾回来,东北的心就不会痛吗?


熊猫天天秀

我个人不喜欢部分东北人的,和地域黑没关系,别人评价你率真直爽没问题,天天把我是东北人,我很豪爽的挂在嘴边的东北人我就不说了。在商言商,和你是什么人没关系,大家都是明白人,你自己什么价格有没有猫腻你当别人都是傻子不知道吗?还直接就一句我是东北人我豪爽,你豪爽了就一口价不用谈价格了吗?东北人有时候很多逻辑是有问题的。总希望东北人这个身份能给自己带来什么优势,谁知道最后名声都给搞臭了。

东北经济没活力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大家也都明白问题在哪里。我记得十年前左右吧,东北经济还挺活跃的时候,我大学某位东北来的老师,自己还是学经济的,说起家乡沈阳来,那个眉飞色舞,说沈阳生活怎么没压力呀,造飞机大炮呀。但是回头想想,东北经济存在的问题太大了。

首先,东北的重工业转型非常困难,这是体制问题也是领导问题。然后,官僚思想太严重了,包括现在,很多就在东北的年轻人想的都是如何吃上体制的饭碗。再者,东北产业链的形成直言就是没有什么产业链,这么说吧,大型工厂旁边开几家饭店都难,工厂什么都想干,什么都搞不好。最后就是还在东北的人可能意识到了,但是已经无力改变了,要改变必须刮骨疗毒。

其实不仅仅是东北,比如说潮汕地区这种问题也很严重,这也是为什么作为经济特区却发现不起来的原因。

东北国家的固投非常高的,这也是为什么沈阳之类的gdp在全国还能看的原因,但是实际东北的体现来看,就是一个绕不开圈子的小县城。经济越发达,政府的效率也会相应提高,经济越发达,市场的机遇,市场的主导地位都会体现出来,官僚的行为会影响但是只是在某一部分。而现在东北就完全不一样了,所以从目前来看,东北会持续给中国拖后腿。

最后,祝愿东北早日恢复经济活力,另一方面,我对东北人的喜欢也是一样的,只是我讨厌的是,陪东北人谈生意。


NeW逆A风

本来不想来答问的,怕骂地域黑,还是没忍住……说一千道一万,东北发展落后原因主要是:1,文化的落后,主要表现方式:二人转文化(坑,耍,吹,蒙,骗)全民直播,给东北人做了大量的负面宣传。2,人才流失严重。有本事的和没背景,没人脉关系的东北人,基本上都走出去了。而留下的,不是进机关,就是进国企,五,六年后,所学知识老化,直接废了。3,当地政府官员行政能力太差。国家给了大东北十年时间了,每年的固定资产投资让中西部各省谁都眼红。除了几家军工,其他的……都是666。4,没有良好的商业文明生态链。东北民企少,大多还是资源型的,再加上地理位置的原因,商业欠发达,契约精神不够,雪乡野蛮生长的旅游业就是一个缩影(不多说了,怕骂)。5,人懒。这是个大糟点,看看一汽的车和上汽车的品控,你就明白了。个人觉得,形成原因是:气候原因,人口老化等等,但最主要的是人心,也就是思变的心。再有,走出去的东北人,有一部分实在太渣,影响太坏。建议学习下浙江义乌和湖南邵东,人家都是:人平没有三分地,照样打下一片天。恕我直言,现在还有很多东北人根本就不想反思(当然,现实中也就更不必期待他们会有什么行动力了),大概是共和国长子当的时间长了,哪怕自己现在做的不好,也听不得任何不顺耳的声音了(还在等国家救)。各个评论区里很多东北人的发言都是在为现状辩护:谈历史,谈贡献,谈歧视等等………很少有谈及自身不足,更别说提出建设性意见。我想这本身就是懒的一种表现,也是东北发展滞后的原因之一吧。 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主要因素有:国家政策,市场,人才,资金。其实东北都有,就看怎么去求改变,求创新了,希望能看到,东北人用当年闯关东的精神,走出一片新天地。


鱼鹰看不情惯

可惜,东北没有你们的投资一样过的很好,愿意来我们这里投资我们热烈欢迎,不愿意来的我们也不勉强,别在哪里装大尾巴狼,谁稀罕你们的钱啊!我一个东北人虽然大学在上海上的,但是毕业工作之后才发现,工资虽然高,但是消费也很高啊,望着上海50000+的房价,在看看我手头上9000的工资,呵呵呵呵呵呵,再见吧上海,我在沈阳一个月工资3000+但是房价很低,而且我家就在沈阳,房子车子家里都预备好了,我的工资就是日常消费,过的轻轻松松,一年一次海外旅行,美滋滋!


冬祭典

实际上不只东北,有些省份的个别地区我们也不敢去。

实际上东北地大物博,物产丰富,曾经是国家的重工业基地,本身资产价格也没有其他地区那么贵,但是风险仍然较大。

这种风险,个别企业账务不明,不知道自己每年盈利水平我就不说了,这些可能不是最重要的。

虽然,东北人很热情,但是每顿招待客户阵仗太大,我们投资希望企业花钱省着点用,这个可能比较令人担心,当然这不是最重要的。

可能重要的是东北的相关人才太贵了,这种贵不是说相比北上广的工资那么高,而是那么想对下的。这些人工作的能力不值那么多钱。

但是可以开除啊,但是不行啊,因为不是自己招的,那是谁招的。我想身在某地区的企业应该比较清楚,有苦不能言,只能撤退了。

希望东北越来越好,大的互联网公司入驻东北可能能改变这种现状。

但是凭借投资机构太难了,我们分身乏力,企业太远不是非常放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