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书」读刘弘基列传:你会给自己的孩子留多少钱?

刘弘基病重时,给几个儿子每人奴婢十五人,田地五顷,道:“诸子如果有本事,本来就不需要多少财物;如果没本事,有这些田产就可以免于冻饿。”并把其他家产都散施给亲朋乡里。

「新唐书」读刘弘基列传:你会给自己的孩子留多少钱?

《二十四史》读到了《新唐书》。从三国时期读到唐朝,最大的感受就是,不认识的人好多啊!

这位开唐的老将叫做刘弘基。在《兴唐传》等隋唐评书中,他原来是一名隋朝的将领。与花公吉、花公义、马三保、殷开山、段志贤同守金堤关,都使大刀,号称“六口大刀镇金堤”。贾柳楼四十六友反山东,程咬金斧劈花公义,秦叔宝枪挑花公吉,夺取金堤关,段志玄四人投奔潼关大帅魏文昇,李渊起兵时献潼关归降,封开国公。

他的列传最后一段给我留下了挺深刻的印象,作为一名国公,他没有给自己的孩子留下大量的钱财,而是给每个孩子是十五个奴婢,五顷田地。说:“诸子如果有本事,本来就不需要多少财物;如果没本事,有这些田产就可以免于冻饿。”然后把钱都给了乡亲们。

「新唐书」读刘弘基列传:你会给自己的孩子留多少钱?

这套《白话精编二十四史》我是从《三国志》开始读的。经过晋朝、南北朝、隋朝到了唐朝,人们的好多做事方法开始不断重复起来了。比如经常有人在赴宴的时候被捅死、经常有人中计、经常有人膨胀、经常有人搞迷信……与当今社会打开朋友圈动辄大谈特谈阶级固化的全民焦虑不同,在我所阅读的这几百年历史里,主张不给自己孩子留钱的不止一位。因为之前只是消遣,所以我没有记下他的名字,那位的意见是:如果孩子有本事,自然能过得好。如果没本事,给他钱也没用,而且会被挥霍掉。还有列传的“论赞”里说:别看这位挺有本事的,但是因为他给后代留了太多钱,所以后代变得很愚笨。

「新唐书」读刘弘基列传:你会给自己的孩子留多少钱?

「新唐书」读刘弘基列传:你会给自己的孩子留多少钱?

「新唐书」读刘弘基列传:你会给自己的孩子留多少钱?

「新唐书」读刘弘基列传:你会给自己的孩子留多少钱?

「新唐书」读刘弘基列传:你会给自己的孩子留多少钱?

「新唐书」读刘弘基列传:你会给自己的孩子留多少钱?

「新唐书」读刘弘基列传:你会给自己的孩子留多少钱?

「新唐书」读刘弘基列传:你会给自己的孩子留多少钱?

「新唐书」读刘弘基列传:你会给自己的孩子留多少钱?

看了有些评论,我真是笑死。搞得好像父母不给孩子买房子就不行一样。还有个评论说:“今天你不给我铺路,以后我不给你养老。”然鹅,同样是在《新唐书》里的《李勣列传》里有句话说的就更加通透了,他在临死前,将子孙交付给了李弼,说:“你留心观察,如果其中有不肖的子孙,赶紧打死上奏,免得辱没了祖宗。”真是一句话怼死啃老族啊。

当然,尽信书不如无书嘛!而且时代也不同了,呵呵呵呵……只是我们从史书中应该看到,有些在这个时代我们认为理所应当的事情在古代并不是那么想当然。如果想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还需要今天的我们自己更加努力。哈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