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知大明帝國的輝煌?不聞朱元璋的艱辛,帶你一探乞丐帝王!

只知大明帝國的輝煌?不聞朱元璋的艱辛,帶你一探乞丐帝王!

古代帝王

在中華的歷史長河中,湧現了無數皇帝,有的皇帝勵精圖治,砥礪前行,最終創立了一個繁榮昌盛的帝國王朝。有的皇帝荒於朝政,妄用奸佞,加速了王朝的衰落滅亡。在當代湖南,有些民間異人一覺睡醒,感覺醍醐蓋頂,開了神通,便搞了個草臺幫子,拉了個野雞組合,對信眾一番洗腦說教,自封加冕為帝,進而分封三宮六院,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這般皇帝最後往往是被幾位持槍民警抓捕,整個王朝居然覆滅於一個小小的派出所手中,全國人民震驚了!由此可見,武裝力量對一個王朝的重要性無需贅述,國無槍不立。

在這浩瀚星辰的皇帝中,朱元璋是位異數,曾經貧無立錐之地,落魄乞討。當然在御弟哥哥唐三藏口中,出家人的事,怎麼能叫乞討?那叫結緣。稱謂地變化,完美地詮釋了陽春白雪與下里巴人的區別。三藏堪稱史上最具風情和尚,即便淪落至化緣,依然有三位粉絲生死相隨,不離不棄,纏綿天涯。八戒那句“便是化緣,我也陪著你"直叫人立時淚傾如雨,勝卻世上最美的情話。

只知大明帝國的輝煌?不聞朱元璋的艱辛,帶你一探乞丐帝王!

時勢造英雄

朱元璋青年投軍,短短十餘年打拼,便由乞丐搖身一變為九五之尊,榮登大寶,坐擁天下。這無疑是世上最令人眼花繚亂的華麗蛻變,直教後人無限神往,唏噓感慨。元末時期,天下大亂,群雄並起,逐鹿中原。朱元璋迅速崛起,或許是時勢造英雄,縱觀朱元璋波瀾壯闊的一生,那許多匪夷所思的經歷,細細玩味,竟能品出些許天命所歸的韻味。

那年,朱父與朱母已是老夫老妻,窮困的生活早已讓二人失去曾經的激情,對未來更是缺乏想象,只是活在當下。貧賤夫妻百事哀,談到生活,朱母兩眼一抹全是淚。這種窘況也就適合古時,換做今日,兩人早已勞燕分飛。入夜,兩人又是一番深入交流例行公事。數日後,朱母嘔吐連連,朱父依據往日經驗,估摸又懷上了,一則輕車熟路經驗豐富,二則家中也無錢問診。

當晚,朱母莆入夢中,便見一金甲神人徑直走來,態度恭謹,自懷中掏出一古色斑斕雕龍琢鳳的木盒,起開盒蓋,取出一粒亮晶晶黃燦燦的藥丸,伺其服下。須臾醒來,只覺神清氣爽,口齒留香。回憶夢中情景,歷歷在目,不覺惘然。隔數月,誕下朱元璋,其時,紅光滿室,直衝雲霄,映亮天際,村人以為異,村裡老人說,此子日後必成大器。

那年,北方大旱,數月之內,滴雨未降,赤地千里,瘡痍滿目。待旱情稍減,遮天蔽日的蝗群撲面而至,剛破土的青苗被一掃而光啃食乾淨,土地顆粒無收,大饑荒隨即不期而至。餓死的路人無人掩埋,白骨露於野,腐屍汙染了水源,瘟疫肆虐。中原大地民生凋敝,哀鴻遍野。各州百姓紛紛揭竿而起,天下大亂。

只知大明帝國的輝煌?不聞朱元璋的艱辛,帶你一探乞丐帝王!

朱元璋早年經歷

朱元璋父母相繼餓死,迫於生計,出家為僧,希翼有條活路。未曾想,饑荒蔓延,方外之地的寺廟也不能倖免。民皆餓殍,自無人前來焚香禮佛,收入銳減,主持自覺難以為繼,與其坐以待斃,不若遣散僧人,自尋生路,或得一線生機。朱元璋入寺未久,自在遣散行列。可憐朱元璋,小小年紀,十餘歲光景,每日食不果腹,衣不遮體,宿于田間林下,受人白眼,遭人犬欺凌,世間之慘,無以為甚,這段經歷對他此後的人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人情冷暖茶飲水,成敗百世空回頭,同時也鑄就了他堅毅隱忍的性格。其時,若有人施以援手,他日定能一生富貴。劉繼祖送了他二分薄地,葬其父母,後得以封侯。可見,看準投資時機,選對投資對象,乃是成為人生贏家的一條捷徑。

那個深秋的黃昏,一場突兀暴雨淋溼了身上唯一的一件僧衣,飢寒交迫睏乏交加的朱元璋終於病倒了,彷彿被世界拋棄般,孤零零地倒臥路旁。泥濘小路的盡頭已被黑暗吞噬,遠處隱隱傳來狼嚎。朱元璋想奮力站立,無奈額頭炙熱,渾身癱軟,如一條死狗般躺在那,靜靜等死。他心有不甘,又念著這無盡的苦難生涯即將結束,自覺些許欣慰。迷迷糊糊間,身邊依稀站了兩位長身玉立的紫衣人,喂其藥丸。兩人相貌威嚴,不拘言笑,面容既有些似曾相識又好似全無印象。入夜,身畔傳來大聲狼嚎,驀然驚醒,勉力睜眼望去,卻隱約見兩人身影,環伴身側,稍覺心安,又沉沉睡去。次日醒轉,身畔空無一人,回思昨夜之事,如夢似幻,真真假假,卻有些分辨不清。身體自覺好轉,起身前行。後回到寺中,望見廟中佛像,方始醒悟,磕首稽拜。

那晚二人,究竟是實有其人,抑或太祖高燒幻象,卻也化作了千古之謎。

只知大明帝國的輝煌?不聞朱元璋的艱辛,帶你一探乞丐帝王!

崛起之機

那年,陳友諒佔據江西湖廣大部,兵強馬壯,實力強勁。諒與朱類似,均是野心勃勃的男人,對天下垂涎三尺,每日裡厲兵秣馬,東征西討,而區別僅在於朱因實力稍遜,其時正高築牆,廣積糧,專注內部發展。二人的勢力範圍,因各自的迅猛發展,已由曾經的遙不可及轉為比戈相鄰,兩強相遇,大戰一觸即發。朱的迅速崛起,令諒感受到一絲危機,臥榻之側,豈容虎崽成形,今日若不趁其羽翼未豐,加以剷除,他日必成心腹大患。江南雖廣,卻容不下兩位強人。

諒並非有勇無謀之輩,深謀遠慮,當即修書一封,聯絡張士誠,希兩家攜手,東西夾擊朱元璋勢力,回報便是平分朱元璋領地。照陳友諒的盤算,兩家一起出兵,勝算極大。豈料張士誠與閻錫山是一路貨色,胸無大志,沉溺享樂,能偏安江浙一偶,便已心滿意足,兩人若得隔時空相遇,定是惺惺相惜。其時,諒戎馬倥傯,勢頭正勁,大名頻傳江南。而朱亦擔憂兩面受擊,對張頗為禮讓,張對諒倒更為忌憚,有朱居中阻擋,反倒能得安寧,對出兵一事並不積極。群雄爭霸,各方最注重的便是軍事實力。張士誠佔據江浙富庶之地,錢糧充足。不足之處也十分明顯,江浙一馬平川,無險可守,張若積極擴充武力,也可與天下英雄一較短長。然而張奢侈靡費,常放縱官兵搶掠,反觀太祖節儉勤樸,上下一心,高下立判。張的軍隊軍紀渙散,毫無戰鬥力,與徐達交鋒,一擊即潰,早已註定了覆滅的命運。

那日,豔陽高照,晴空萬里,諒引兵來犯,太祖督軍伏擊。其時正值盛夏,將士們整裝束甲,在烈日下埋伏既久,均覺口乾舌燥,酷暑難當。眼見敵軍一步步進入包圍圈,眾將便欲合擊。朱元璋說道,切莫心急,待一會天降大雨,乘雨攻擊,定能一戰而勝。眼見天空一片蔚藍,空氣中無風流轉,無一分下雨的徵兆。太祖此言,親隨半信半疑,新軍斷然不信。

其時,各支義軍均是由各個神秘宗教轉化而來,首領均自稱神人轉世。朱元璋高瞻遠矚,運籌帷幄,眼光獨到,帶領軍隊屢戰屢勝。軍隊內部有人據此造勢,不斷神話朱元璋,聲稱太祖乃彌勒佛轉世,朱在軍隊中享有絕對權威。其後,朱元璋大肆屠殺功臣,眾將盡引頸待戮,無一人敢於領軍造反,根源在此。

未及,風起,烏雲滾滾,瓢潑大雨自天而降,眾人盡皆信服,以為太祖神人。由是士氣大振,一個個如出山猛虎,卯足勁撈戰功。諒大敗。

太祖何以知那日會下雨,須知,以其地位,斷然不致信口雌黃。 天人感應?未卜先知?卻又是一個千古謎題。

只知大明帝國的輝煌?不聞朱元璋的艱辛,帶你一探乞丐帝王!

對朱元璋的評價

朱元璋因出身貧寒,對底層人民的痛苦,最是切身體驗,感同身受。一生深為憐憫百姓,堪稱中華史上最具惻隱之心的皇帝。他對農民的同情,非為水載舟亦覆舟的顧忌,而是來自心底的情感共融,他雖掌控天下,骨子裡始終是個農民,他的兒子分王制,便是農民的基本意識,可謂致死不改初衷。朱元璋深惡官僚腐敗,頒佈法令,官員貪汙六十兩以上,一律處以極刑,甚至制定剝皮,點天燈等酷刑。為了維護百姓權益,充分調動百姓對官員的監督積極性,又破天荒地設立"上訪"制度,允許百姓進京告御狀。以當時所處的人文氛圍,對民生的體恤,可謂做到了極致。洪武年間,全國官員因貪腐被殺達十之六七,做官第一次成為高危職業。即便如此,貪腐仍是前仆後繼,殺之不絕。朱元璋晚年哀嘆,越反越多。朱元璋的反腐經驗,對當今反腐仍具啟示意義。

只知大明帝國的輝煌?不聞朱元璋的艱辛,帶你一探乞丐帝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