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為什麼必須死?

岳飛是南宋著名的抗金英雄、愛國英雄,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真正的用自己的一生詮釋精忠報國這四個字。

二十歲參軍報國,一生征戰沙場,殺敵無數,先後收復建康、襄陽六郡,後揮師北伐,勢如破竹,大有收復燕雲十六州直搗黃龍,迎回徽欽二聖之勢,奈何十二道金牌令其班師回朝,大業未成,一代名將卻以“莫須有”罪名慘遭殺害,時年三十九歲。其子岳雲受極刑之時年僅二十三,一個將軍沒戰死沙場,卻死在自己人手上,真是對南宋王朝最大的諷刺。

岳飛為什麼必須死?

先介紹一下宋高宗趙構,趙構是宋徽宗第九子,其母韋氏只是宮內的普通侍女,地位低下,在那個子憑母貴的年代,趙構由於母親不受寵,所以並不得宋徽宗待見,如果金人不南下的話,無論如何趙構都與皇位無緣。不過史書記載高宗天性聰明、博聞強記、文武雙全,開封被圍時趙構主動請纓去和金人談判,時年十九,面對金國大將斡離不宰相張邦昌嚇得聲淚俱下,而趙構面不改色、談笑自若,以至於金國人感覺不像親王,讓宋朝把趙構換走,所以看以前的趙構,還算一個剛毅不凡的青年,因為那個時候他自知與皇位無緣,自己又不被父皇待見,所以只要有機會就會勇於表現,讓父皇看到自己,欣賞自己,他想得到的是一種父皇的認同,同時也是大宋皇室的責任感。次年金國再次南下,發生了歷史上著名的“靖康之變”,徽欽二帝被俘,趙氏皇室除了趙構基本全部被押往金國,於是趙構就成了名義上的皇帝,金國一看還有一個漏網之魚,自然不會放過趙構,金國一直追,趙構就一直跑,逃跑過程中由於驚嚇過度而失去生育能力,又經過苗劉兵變被趕下臺,就這樣一路顛簸到了杭州才算安定下來,偏安一隅的南宋王朝正式成立。

岳飛為什麼必須死?

岳飛為何而死,說法最多就是秦檜向高宗進讒言,因為秦檜主和,岳飛主站,政治意識不同,有你沒我,有我沒你,所以秦檜千方百計想除掉岳飛,但是僅憑一個秦檜就想除掉岳飛,簡直是痴人說夢,秦檜背後又是是誰呢?

岳飛為什麼必須死?

很明顯是高宗趙構,真正有能力殺岳飛的只有趙構,所以說歸根結底是就是趙構要殺岳飛。那麼趙構為什麼殺忠心耿耿的岳飛呢?

岳飛為什麼必須死?

1、趙構的恐懼心理,在大宋百姓心中趙構從來不是真正名義上的皇帝,因為他的父兄徽欽二帝還活著,他只是代為治理,趙構自己更是深知這一點,為了鞏固人心,表明自己並未忘記靖康之恥,父兄之仇,多次在朝堂上表達自己揮師北伐,收復故都,迎回父兄的強烈願望,但實際上趙構心裡巴不得他的父兄早點死去,這樣他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皇帝,而不是一個代理人。

岳飛和趙構截然相反,岳飛不是口頭表達而是真的把迎回二聖當作畢生的事業來做,而且以岳飛的能力很有可能成功,這樣和趙構存在了不可調和的矛盾,真的迎回二聖,趙構將置之何地,自己受了多少屈辱、糟了多少罪才登的大位,憑什麼拱手相讓,所以趙構出於對迎回二聖的恐懼,岳飛必須死。

岳飛為什麼必須死?

2、趙構的嫉妒心理,天子是一國之君,自當受到萬民仰慕,

趙構的所作所為卻讓百姓失望之極,身為天子,不思收復故都,身為人子,不思解救父母宗族。而且在他任帝位期間不斷派使臣向金朝乞降,乞降書中寫到“以守則無人,以奔則無地”,要求金朝統治者“見哀而赦己”,不要再向南進軍,甚至準備認金國為父國。而岳飛一生力主與金國對戰,軍事生涯中也從未有過投降二字,而且岳家軍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軍紀嚴明、作戰能力又極其強悍,黃天蕩一役打的金兀朮近乎崩潰,而且岳飛身軀魁梧、威風凜凜、相貌堂堂,名望已經遠超趙構,功高蓋主,對於趙構來說,岳飛就像別人家的孩子一樣壓的他喘不上氣。對於男人尊嚴來說,趙構還在一次逃跑中喪失了生育能力,變得像半個太監一樣,而岳飛五子一女,面對岳飛,從心理上趙構是自卑的。最讓趙構忍不了的就是岳飛上書請求趙構立儲,這無疑是把趙構的難言之隱公之於眾了,這是對一個普通男人都是莫大的諷刺,更別說對皇帝了,再者說宋朝本來就忌諱武將干預朝政,武將上書立太子,趙構在想岳飛究竟想幹什麼,想效法太祖嗎?

岳飛為什麼必須死?

3、趙構的猜疑心理,岳家軍當時佔南宋王朝武裝力量的七分之四,也是當時南宋王朝最有戰鬥力的一支軍隊,打的女真人不得不承認“撼山易,撼岳家軍難”。軍隊的最高統帥岳飛在大宋百姓中名望極高,軍隊所過之處百姓簞食壺漿以迎王師。對於趙構來說他知道岳飛是忠臣不會造反,但是岳飛你能保證你的部下不造反嗎?宋太祖也是忠臣又怎樣,還不是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如果岳飛的部下有此意圖,那趙構分分鐘下野,

當初苗劉兵變趙構就寫過一次禪位書,差點提前駕崩,所以趙構一萬個不相信武將,想當初自己那麼相信杜充,又怎樣,金軍一來第一個投降,還是祖訓對,武將不可信,在趙構看來擁兵自重的岳飛活著可能不會造反,也可能會造反,但只有岳飛死了兩種可能才坍塌到一種可能上。

岳飛為什麼必須死?

4、秦檜的推波助瀾,當時岳飛北伐節節勝利,甚至打到了距故都汴梁只有45裡的朱仙鎮,此時岳飛是孤軍深入,為了一舉攻破汴京,直搗黃龍,岳飛向趙構寫戰報,希望趙構能把給他補充兵力,一舉攻克汴京,趙構收到奏摺後與秦檜商議,

趙構問秦檜怎麼看?秦檜輕聲說:“這才僅僅十幾年啊,我軍的作戰能力就這麼強了嗎?陛下你真的相信岳家軍能夠消滅金軍嗎?”這一下直接問懵了趙構,趙構出使過金國,他自己最清楚金兵和宋軍的差距,秦檜又輕聲說道:“陛下還記得苗劉兵變嗎”趙構聽完之後背後一涼,回想起苗劉兵變自己被逼禪位差點被殺,趙構眼神空洞的說:“岳飛應該是個忠臣吧。”之後秦檜祭出最後一把劍直插趙構心房,敲著桌子說道:“太祖龍興之前也是忠臣啊。”趙構聽完這句話徹底崩潰,秦檜趕緊跪下說:“陛下趁著現在咱們有點優勢,不能再打了,再打就徹底和金國鬧翻了,到時候再想議和恐怕難上加難。”秦檜這句話的威力不亞於前面的三句,要知道如果和金國鬧翻了,金國魚死網破,隨時可以在以前宋朝的故地上冊立宋欽宗趙桓為新皇帝,到時候趙構將如何,論長幼尊卑趙桓是兄長,論正統天命,趙桓本來就是皇帝,趙構這個代理人不歸還皇位就是反,歸還皇位自己於心不甘,於是就有了後面十二道金牌,岳家軍無奈回朝,岳飛伏身北望,憤惋泣下:“十年之力,廢於一旦!”

岳飛為什麼必須死?

岳飛為什麼必須死?

後面的結局我們都知道,岳飛被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冤死,即使受盡嚴刑找打,岳飛的供狀也只有八個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岳飛為什麼必須死?

岳飛為什麼必須死?

岳飛為什麼必須死?

岳飛為什麼必須死?

岳飛為什麼必須死?

我認為岳飛是我國最偉大的民族英雄,真正的文武雙全,身為武將,武略兵法舉世無雙,生平大小130餘戰無一敗績,一手創立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的岳家軍,打的金軍聞風喪膽,以至於金軍有“撼山易,撼岳家軍難”之語,文學造詣也可謂是登峰造極,《滿江紅》、《小重山》千古傳誦,“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至”。時至今日讀起來仍然是心潮澎湃、熱血沸騰。岳飛為人坦蕩,體恤民生,具有強烈的民族意識,真正意義上的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如果說缺點那就是太剛正不阿,不懂得揣摩上意。好多人說逼到那個地方,岳飛為什麼不反呢?如果反了,那岳飛還是岳飛嗎?

岳飛為什麼必須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