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左右能源被建築業消耗,從建築大國到建築強國必須“綠”

我國1/3左右能源被建築業消耗,從建築大國到建築強國必須“綠”

綠色化是建築行業的發展趨勢

王元豐教授與建築行業綠色化結緣頗早,不但一直從事綠色建築,而且在3年前還搞了一個大動作。

2016年4月27日,以“土木工程可持續發展面臨的挑戰和應對技術路徑”為主題的第559次香山科學會議,在北京香山飯店舉行。會議圍繞新材料、新結構與土木工程可持續發展,土木工程可持續設計、施工與運營維修,綠色土木工程及其可持續性評價等中心議題進行深入討論。此次會議由王元豐教授發起並組織,王教授還作為會議執行主席之一在會上發表主旨演講。當時,王元豐教授從土木工程的關鍵技術展開分析,探討中國土木工程應對可持續挑戰的可行技術路徑。

“未來建築業資源消耗還會增加”

“第一,建築行業是自然資源消耗最大的一個行業。比如常用的水泥,水泥的原材料是石灰礦石,另外砂、水、鋼材等的消耗量也非常巨大。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中國水泥的消耗量佔全球的一半,而有些國家已經不再開採石灰石了。另外,中國天然砂不夠用,自然採沙不足,也需要進口沙子了。解決辦法有兩個,一是做人工砂,把石頭打碎,弄成砂子。二是利用海砂,但海砂中氯鹽含量較高,氯鹽對混凝土和鋼筋有侵蝕作用。所以,自然資源的消耗量太大,這對建築業無疑是一大挑戰。

“第二,自然資源消耗量這麼大,而且還在繼續增加。全球的城市化進程在持續發展,中國的城市化也在進一步推進。全球城市化水平平均在60%左右,中國在55%左右。現在,全球城市化的目標是要達到70%,中國可能要達到60%左右。也就是說,建築業未來還會消耗非常多的自然資源。

“第三,建築業的能耗特別大。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三次報告中列出了能耗的7個主要領域,其中能耗最大的3個分別是工業、交通和建築。在建築行業的能耗佔比上,中國大概佔27%到30%,如果加上建材,也有專家統計在40%左右。也就是說,中國有1/3左右的能源在建築業被消耗。

“第四,建築行業的能耗有一個鎖定效應,也就是說房子已經造好,那麼能耗是比較固定的,很難再減少。如果房子建好的時候不節能,那麼能耗就大。後面如果想要給房子做節能改造,難度會比較大。即便做到了,成本也會非常高。

“第五,從技術方面說,整個建築業的技術發展,使我們有可能把建築行業的資源消耗、能耗降下來。現在,我們已經有很多技術手段,像被動房、裝配式建築、建築信息模型(BIM,參見本期《環境百科》)技術等。建築行業是一個古老的行業,但現在也在嘗試轉型,傳統的建造方式將發生重大變化。

“最後,建築業的節能減排已上升到國際談判的高度。所以,我覺得從這幾方面來看,建築業需要綠色發展,並且建築業也有綠色發展的可能和潛力。有需要,有潛力,又有技術的支持,並不是空談。”

“綠色材料,可持續設計很重要”

綠色建築的節能體現在各個環節,從設計、建材、施工到運營維護等,都必須儘可能地綠色化。

我國1/3左右能源被建築業消耗,從建築大國到建築強國必須“綠”

裝配式建築構件——樓梯

我國1/3左右能源被建築業消耗,從建築大國到建築強國必須“綠”

裝配式建築構件樓梯上的二維碼

我國1/3左右能源被建築業消耗,從建築大國到建築強國必須“綠”

用手機掃描一下樓梯上的二維碼,就能看到上圖的相關信息。

綠色施工用上了無人機

建築業的可持續發展,除了綠色設計助力,施工階段的綠色化也不可或缺。綠色施工是指在保證質量、安全的基本前提下,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並減少環境負面影響的施工活動。

項目施工過程會對環境、資源造成嚴重影響,建造和拆除所產生的廢棄物體量巨大,建造過程散發出的灰塵、微粒和空氣汙染物等都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如何減少建築垃圾?王元豐認為國家已經做了很多工作,比如“國家已經大力推廣散裝水泥的應用。什麼是散裝水泥?原先的水泥是袋裝的,而散裝水泥是集中運到施工地,省去了拆袋的過程。原先水泥是在施工現場攪拌,現在是在水泥攪拌站配置完成之後,再由水泥攪拌車在開往工地的路上攪拌,減少了汙染,所以這就是整個行業的技術轉型升級”。

當然,施工階段還有很多綠色施工技術,比如施工現場的灑水噴淋、渣土覆蓋等等。住房和城鄉建設部2010年下發的《關於做好建築業10項新技術(2010)推廣應用的通知》,總結了在綠色施工中可行的四大技術模塊,對綠色施工技術總結得很全面。在施工階段,大力推廣BIM技術、開展裝配式建築施工技術、裝配式裝修,對施工階段節能減排都是非常重要的。

我國建築業綠色發展很有成效

我國1/3左右能源被建築業消耗,從建築大國到建築強國必須“綠”

河北省建築科技研發中心辦公樓

2015年6月,河北省建築科技研發中心辦公樓獲得由德國能源署和我國住建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共同頒發的“被動式房屋質量標識”。

【環境百科】

建築信息模型(BIM)

建築信息模型的英文全稱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縮寫為BIM,它是一種應用於工程設計、建造、管理的數據化工具。BIM通過三維數字技術模擬建築物所具有的真實信息,利用創建好的BIM模型提升設計質量,減少設計錯誤,獲取、分析工程成本數據,併為施工建造的全過程提供技術支撐。

中國的《建築信息模型應用統一標準》自2017年7月1日起實施,目前已設立BIM技能考試。

網編:吳燕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