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县人小时候的收麦场景,70、80后看了别哭!

沛县人小时候的收麦场景,70、80后看了别哭!

沛县人小时候的收麦场景,70、80后看了别哭!

马上要收麦子了

你准备好回家的车票了吗?

估计在过几天

就会有小规模的返乡高潮

老家收麦子了!

沛县人小时候的收麦场景,70、80后看了别哭!

每次回老家看到快成熟的麦子

都会忍不住搓一把还没有成熟的麦子

往嘴里一塞满口甜香

时光倒回二十年前,

小时候这样的场景,

现在很少见到了

沛县人小时候的收麦场景,70、80后看了别哭!

二十年前

中国农村几乎还没有自动收割机

更没有现在的联合收割机

人们都是这样用镰刀割麦子的

沛县人小时候的收麦场景,70、80后看了别哭!

割完麦子

还得把它拉到场里

这时候是有牲口的用牲口

没牲口就得用人力

沛县人小时候的收麦场景,70、80后看了别哭!
沛县人小时候的收麦场景,70、80后看了别哭!

后来慢慢有了拖拉机

沛县人小时候的收麦场景,70、80后看了别哭!
沛县人小时候的收麦场景,70、80后看了别哭!

压好了

就得起场

这是起场用的叉子和耙子

沛县人小时候的收麦场景,70、80后看了别哭!
沛县人小时候的收麦场景,70、80后看了别哭!

那时候看着大人把麦秸一层层堆起来

觉得好厉害啊

沛县人小时候的收麦场景,70、80后看了别哭!

儿时的打麦场

大人的繁忙场

孩子的欢乐场

沛县人小时候的收麦场景,70、80后看了别哭!

如果说现在的孩子有充气蹦蹦床

那麦秸垛就是我们的蹦蹦床无所顾忌,肆无忌惮

藏老猫,不怕磕着碰着

沛县人小时候的收麦场景,70、80后看了别哭!

把没有麦粒的麦秸秆堆成麦秸垛

堆出一个既稳定又漂亮的麦秸垛也是需要技术含量的

沛县人小时候的收麦场景,70、80后看了别哭!

等过了麦季依然可以玩耍

没准儿还能摸出俩鸡蛋

沛县人小时候的收麦场景,70、80后看了别哭!

接下来就是扬场

沛县人小时候的收麦场景,70、80后看了别哭!

趁有风的时候

用木掀把轧下来的麦粒迎风抛向空中

借用风力吹去麦糠等杂物

沛县人小时候的收麦场景,70、80后看了别哭!

年龄越大的人扬场水平越高

尘土和柴屑飞走了

麦粒堆积的很干净

沛县人小时候的收麦场景,70、80后看了别哭!

还可以用的是四轮拖拉机带着风扇

风老大了

沛县人小时候的收麦场景,70、80后看了别哭!

干农活也需要团队协作

有时候几家人一起协作

密切合作一起干活

汗水与快乐一起飞扬

沛县人小时候的收麦场景,70、80后看了别哭!

麦子入囤之前还得晒干了

要不会生虫

沛县人小时候的收麦场景,70、80后看了别哭!

趁天还没黑

大家争分夺秒的把晒干的麦子装进口袋

那时候雨水说来就来

沛县人小时候的收麦场景,70、80后看了别哭!

时候最怕的就是帮大人张口袋

一股土腥味

还是忍着一麻袋一麻袋的往里灌

沛县人小时候的收麦场景,70、80后看了别哭!

最后就是装袋运回家了

沛县人小时候的收麦场景,70、80后看了别哭!

现在老家已经看不见这样的房子

对于城里人来说

这已经成为了艺术了

沛县人小时候的收麦场景,70、80后看了别哭!

晚上装起来

白天又倒出来晒

一遍又一遍的暴晒

一直到全部晒干

每一粒小麦蕴含着农民多少汗水与辛劳

沛县人小时候的收麦场景,70、80后看了别哭!

炎热的盛夏

忙碌的季节

丰收的喜悦

农民的追求

沛县人小时候的收麦场景,70、80后看了别哭!

炎热的夏季

大树底下凉快至极

但劳作的人们没有时间享受这一丝清凉

沛县人小时候的收麦场景,70、80后看了别哭!

麦粒和麦穗分离要经过很多次扬场分离

沛县人小时候的收麦场景,70、80后看了别哭!

认真点

每一粒都付出了辛勤的汗水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沛县人小时候的收麦场景,70、80后看了别哭!

脱粒后软绵绵的麦草需要有技术的农民一层一层堆积成优美的形状

以便后来喂牲畜或做饭生火之用

沛县人小时候的收麦场景,70、80后看了别哭!

麦场上顶着烈日辛苦劳作的人们

这些场景勾起多少50、60、70、80后童年的美好回忆

沛县人小时候的收麦场景,70、80后看了别哭!

无人玩耍的麦秸垛

显得异常孤单

沛县人小时候的收麦场景,70、80后看了别哭!

麦秸垛

青麦芽

大石磙

这一雨后初晴的乡村景象

沛县人小时候的收麦场景,70、80后看了别哭!
沛县人小时候的收麦场景,70、80后看了别哭!

老人也喜欢在麦秸垛上晒暖儿

沛县人小时候的收麦场景,70、80后看了别哭!

拽瓷实的麦秸垛

是个技术活

手拽的生疼生疼哩

也只拽出来一小把儿

沛县人小时候的收麦场景,70、80后看了别哭!沛县人小时候的收麦场景,70、80后看了别哭!

割过麦,也代表着夏天正式来临!

沛县人小时候的收麦场景,70、80后看了别哭!

晚上常把桌子搬到外面吃饭

边聊天边吹着晚风边吃饭

可舒服了

沛县人小时候的收麦场景,70、80后看了别哭!

池塘成了天然的游泳池

一到傍晚就有孩子偷偷来玩水了

不过安全是个大问题

沛县人小时候的收麦场景,70、80后看了别哭!

看着就想吃的小白瓜

沛县人小时候的收麦场景,70、80后看了别哭!

小香瓜

你还记得这味道吗?

沛县人小时候的收麦场景,70、80后看了别哭!

菜瓜

以前基本上加家家户户都会种的

沛县人小时候的收麦场景,70、80后看了别哭!

西瓜

自己种的

天然无公害

沛县人小时候的收麦场景,70、80后看了别哭!

每天早上可以去菜地里摘些新鲜的豆角

虽然有那么几个小虫子

沛县人小时候的收麦场景,70、80后看了别哭!

青椒绿油油的

城里好几块钱一斤呢

什么时候吃

什么时候摘

保证最新鲜

沛县人小时候的收麦场景,70、80后看了别哭!沛县人小时候的收麦场景,70、80后看了别哭!
沛县人小时候的收麦场景,70、80后看了别哭!

晚上几个小孩玩老鹰抓小鸡

这情景

可能N年没见过了吧

沛县人小时候的收麦场景,70、80后看了别哭!

偶尔赶个集

卖桃的都是认识的

村里就是这样

聊一聊总能找到共同的熟人

好吧,来几斤吧!

沛县人小时候的收麦场景,70、80后看了别哭!

这样的生活

却是现在城里人天天向往的生活

也是进入城里生活的农村人再也回不去的生活

最后致那些一去不复返的旧时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