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薏米祛湿邪好一百倍的食物是什么?

用户64974324118

湿邪,可以说是健康的最大敌人,10个人里有9个人有湿邪潜伏。一到三四月份,雨水就开始增加,潮湿的季节人体内也容易产生湿气。湿气到底是什么呢?我们该如何正确祛湿呢?

“湿”是咋回事?

湿气有内湿和外湿之分。

湿气重的表现:比如每天早上睡不醒,做事提不起劲,头晕乏力,四肢酸痛,食欲不振,大便冲不干净、起了闹心的湿疹等,另外还有最简单的检测方法:照镜子,看看自己的舌苔厚不厚,或舌边缘是否有明显齿痕!

内湿主要是内脏功能出现异常,脾胃不和就是明显特征之一。当脾胃失调,水分排不出去停留在体内,不仅容易形成水肿,还容易形成湿气。

外湿就是跟大环境的气候变化和居住环境有关。常听长辈们说的湿寒和湿热,都属 “外湿”的表现,容易引发关节痛、风湿和类风湿等疾病。

湿气侵体 百病兼得

《伤寒论》讲到疾病多以以寒邪为主,而现代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反而是外寒跟内热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湿邪,99%病源于湿邪。

1、湿邪在嘴

口臭、口中痰多、异味

湿气表现在嘴巴里面就是痰,这痰不是呼吸道上来的,轻者口腔中有粘腻不爽的感觉,口角拉粘,重者吐出的所有和痰一样的粘稠物,都叫做痰。

2、湿邪在脾

湿邪在脾的表现可以为腹泻,也可以为便秘。

腹泻

非感染性腹泻多半是湿邪引起的,对于湿邪在脾引起的腹泻,要健脾补气、渗湿止泻。

便秘

如果湿邪在脾的表现为便秘:大便粘滞不爽,欲便不尽,质地不干,排便时间长,许多达半小时以上。

3、湿邪在头

头痛

因痰湿而头痛的患者,往往体型比较丰腴,平时饮食不节,喜食甘甜肥腻。

4、湿邪在皮肤

湿疹、脚气(足癣)

很多皮肤上的问题,其实归根结底都是湿热引起的,最常见的就是湿疹、足癣。

湿气重不用怕,柠檬姜茶是克星!

推荐理由:生姜,中医角度来说,有祛湿寒的作用。空调房呆久了,饮生姜水的意义就大大的存在了。柠檬、生姜在一起,不是怪异的搭配。制之,饮之,口味甚好!

食材:柠檬3个、生姜80g、白砂糖220g、盐适量

做法:

1、柠檬用盐使劲干搓,清水冲洗干净;

2、切片,置入干净的盆中;

3、生姜切片,与柠檬片混合;

4、白砂糖加入生姜、柠檬片中,充分拌匀;

5、砂糖颗粒融化,充分腌渍进生姜、柠檬中;

6、密封罐提前用水煮沸,晾干至无水分;

7、做好的柠檬姜茶装入瓶中

8、密封好,最好冷藏一夜再冲饮。

研究发现中药调理祛湿最佳!

临床常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肖淑之 清湿饮 ,在沿用古方的基础上,又精心选用了24味中草药经过三煎三榨的独特工艺慢火熬制,形成药之精华,能够起到健脾利湿,消肿解毒,祛除体内湿气的作用,百余年来收效良好,膏滋相比中医汤药或者西药,更有优势,高效、中和了药物偏性,可以放心的服用,效果稳定持久,口感也好。像肖家世代传承的纯正膏滋夫阳清湿饮,有200余年的历史。

很多湿气患者服用两三天就有明显的效果,排便顺畅,精神气色也逐渐好转,此膏滋已在国家食药监局备案,对于国内的患者而言足不出户就可以收到,但对于国外的患者来说,邮寄有些困难。

湿气患者日常注意事项

1、适当午睡劳逸结合

很多上班族因为工作的原因,几乎不睡午觉,殊不知,睡好午觉能让我们的身体更轻盈,更精力充沛地投入下午的工作。过度劳累容易耗伤气血,气血不足会进一步加重水湿内停。此时仍然昼长夜短,有的白领经常晚上加班,非加班人群也会吃宵夜、适当娱乐,夜生活延长。因此,夜间睡眠时间往往不足,午睡也就更加重要,需要特别注意劳逸结合。

2、膳食调理健脾利尿

可以选择多吃一些健脾利尿的食物,比如苋菜、扁豆、冬瓜、薏仁、绿豆、西瓜等。苋菜梗性凉味甘,它富含易被人体吸收的钙质,也有解毒清热、通利小便、补血止血的作用。扁豆有滋补强壮、补脾益气、消暑化湿以及利水消肿的功效。薏仁是一种营养平衡的谷物,因其容易被消化吸收,有促进新陈代谢和减少胃肠负担的作用,可以健脾除湿、增强肾功能。


北看台的小青年

健康科普,来看看【百科名医】吧!


中医认为,春季湿气重,困住了脾升清降浊功能,使“清气”不能上升,头部及四肢没有足够的清轻物质来濡养,所以出现头脑昏沉不清醒,全身困重、疲倦乏力等,亲,你需要祛湿了。

提起祛湿,我们首先想到的都是薏米红豆。没错,薏米红豆在祛湿上有着不可多得的功效。

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

赤小豆,是红色的,红色入心,因此它还能补心养血,古籍里记载它“久服令人瘦”,就是说经常吃赤小豆还有减肥的作用。也有明显的利水、消肿、健脾胃之功效。

推荐食方:用于因脾阳不振、脾失健运引起的湿浊内生、水湿不化,胸水腹水,少尿或泄泻等症。薏苡仁200克、赤小豆50克、高粱米100克,泡2小时后煮粥。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很多人即使体内湿气重,也不适合经常喝红豆薏米水。红豆和薏米能祛湿,但是薏米性微寒,薏苡仁“寒下滑利”,孕妇少用,尿频便秘者少用,也不适合阴虚羸瘦者,以防耗伤阴液,助长虚火。

常言道,“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就是说,湿气就像滴在面粉里的油,想要祛除可没那么容易。

除了红豆薏米,以下食物也可以帮助除湿:

1.玉米:具有调中开胃、降浊利尿等功效,适用于尿路结石或慢性肾炎水肿、高血压、食欲不振等症。

2.扁豆:具有健脾和中,消暑化湿等功效,适用于暑湿吐泻,脾虚呕吐、食少便溏、泄泻水肿、赤白带下等病症。

3.洋葱:具有和胃下气、化湿祛痰、解毒杀虫等功效,适用于胸闷脘痞、咳嗽痰多、小便不利等病症。

4.冬瓜:具有利水、利湿、解暑、减肥的功效,我们在春天可以用冬瓜煲汤喝(勿去皮)。除了祛湿,想减肥的朋友该注意了,冬瓜还可以减肥,应该多吃。另外,冬瓜偏凉性,女性生理期不要吃,引起痛经。

5.水芹:有清热利水的功效,适用于小便淋痛、小便出血、带下等病证。

6.南瓜:具有健脾胃、除湿的功效,我们可以用南瓜煮着吃或做南瓜饼。另外,鲤鱼与南瓜相克,同食会中毒,皮肤病患者不宜多吃。

7.茯苓:具有利水渗湿、促进消化的功效,我们可以用茯苓、猪骨头或鲤鱼煲汤喝以祛湿。

8.车前草:具有清胃热、利小便、消水肿的功效,我们可以用车前草煮茶喝以祛湿。另外,车前草还具有降低血药的功效,特别适合高血压患者。

9.马齿苋:具有清热祛湿、散血消肿等功效,适用于急性肠炎、痢疾、尿血、小便热淋、黄疸、牙龈炎等病症。

除了食物,还有2个最有效的“祛湿”方法!

1.艾灸

艾灸可以温经散寒、行气通络、扶阳固脱、升阳举陷。我们身体有很多穴位都可以通过艾灸来祛湿,比如说合谷、足三里、丰隆、关元、解溪、中脘等。自己在家不好操作,也可以选择艾灸馆、美容院等代劳。但最重要的是在艾灸结束后一定要避寒凉,不吹风,脖子要用围巾围起来、三小时内不要进入空调环境、不要洗澡、不喝冷饮,否则寒气和湿气就会趁着艾灸后打开的毛孔而深入体内,得不偿失。

2.按摩祛湿

按摩穴位也能起到一定的祛湿作用。平时点按足三里穴,有健脾胃的作用,有助于运化体内水湿,起到祛湿的功效。承山穴也是去除人体湿气的最好的穴位。



百科名医

提及除湿气的食品,可能很多人在生活中会想到的是薏米。的确,薏米是人们生活中很常见的祛湿食物,但是事实上,提及祛湿效果,认为薏米是米中第一实际上是对的,但是在人们生活中,其实存在有比薏米除湿气更加厉害的东西,即为芡实。


芡实作为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其被人们称为“水中人参”,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一中药材的营养价值其实也不会低于其药用的价值,所以在生活中,人们常常会结合实际情况,将其当做食材进行食用。


根据调查研究发现,芡实中含有较为多种的氨基酸、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矿物质等,因此其实际上是一种营养价值较为丰富的食物。此外,在芡实的种仁中,人们还发现了抗氧化的成分,因此,这一食物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


在生活中,人们常常认为芡实是健脾补肾的绝佳首选。基于此原因,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要想保证自身气血的充沛,应当要注意把脾胃调养好,以改善自身机体存在的消化不良和积食等情况。对于脾胃功能较为虚弱的人们而言,一旦其脾胃得到充实以后,此时就算吃较多的补品或难消化的补药,人体往往也能够进行适应,进而减少身体可能出现的不良情况。


通过上述的简单介绍,相信人们对于芡实这一中药所具有的了解应当更进一步了,在实际生活中,如果人们出现湿气较重的情况而此时情况又较为严重的话,则可以结合实际酌情进行选择。



医联媒体

有句古话叫:“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湿与寒在一同叫寒湿,与热在一同叫湿热,与风在一同叫风湿,与暑在一同就是暑湿。湿邪不去,吃再多的补品、药品都好像隔靴搔痒,隔山打牛。一旦感染湿邪,就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去除湿邪的重要性,也是显而易见的。

说到祛湿,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大多都是薏米。薏米的去湿效果的确是很不错的,但是除了薏米,还有一个食物比薏米的祛湿效果更好,只是我们平时没有认识到。这个食物就是芡实,它的祛湿效果,比薏米更为明显,虽然说祛湿邪的效果比薏米好一百倍有些夸张,但是芡实的确去祛湿的效果要比薏米好。

芡实是睡莲科植物“芡”的种子。新颖的芡实生长在池沼湖泊中,和莲藕、茭白、荸荠等8种植物并称为“水八仙”,并有着“水中人参”的美名。芡实味甘涩、性平,中医养生学以为,芡实能抗衰延年,补中益气,健脾止泻,固肾益精,除湿。具体来说,芡实既能健脾,又能除湿。还能可调整耗费的脾胃功用,补益脾胃,让它获得动力。另一方面,它能去掉体内湿气,让机体获得轻松感,消弭疲倦。对于人体来说,芡实既给力,又加油,任何时节食用都很适宜。但是,芡实的祛湿功效虽然很好,而且其还含有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钙、磷、铁等营养物质,但芡实性质较固涩收敛,不但大便硬化者不宜食用,一般人也不宜多吃。

此外,祛湿不仅仅是需要从饮食上调理,平时还需要多跑跑步,发发热,有条件的还可以做汗蒸、拔罐、艾炙除湿。并且,还需要保持生活工作环境的清洁干燥,一定要避免夏季淋雨,穿湿衣服,避免长时间的着凉受寒。


家庭医生在线

湿气是中医特有理论,在风、寒、暑、湿、燥、火中,湿邪是百病之长。身体内湿气过重会导致机能紊乱,影响到各个脏腑,而薏米是众所周知的祛湿食物,但薏米其实并不适合常常食用,因为薏米有些性寒,不适合身体虚弱和一些体质本身就偏寒的人,也不利于孕妇多吃。那么,有没有什么东西比薏米祛湿的效果更好呢?

一、芡实

芡实是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湖泊、池塘中,既是一味中药材又是用来食疗的美味,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都非常之高。芡实味甘性平,是十分温和的药食材,能够祛湿止带,还可以固精益肾,作为祛湿的食物还能够滋补脾肾,对女性泌尿系统和便秘人士都有着非常好的效果,可以做成各种各样的食补祛湿食物,如:茯苓猪骨汤等等。

二、马齿苋

马齿苋是生命力非常顽强的野菜,不论是南方北方都是可以在田野、路边随处可见。马齿苋中含有各种各样的对人体有益物质,如:铁、磷、钙、葡萄糖和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B、维生素E。常吃马齿苋能够祛湿排毒,对于痢疾和疮痈也都有着非常好的效果。

三、扁豆

扁豆是一种十分受欢迎的蔬菜,几乎家家户户都有食用。扁豆营养成分丰富,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等等。扁豆能够祛湿消暑、健脾益胃,是非常适合日常食用的食物。

以上就是祛湿的食物啦!


YHOUSE城市指南

有句古话叫:“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湿与寒在一同叫寒湿,与热在一同叫湿热,与风在一同叫风湿,与暑在一同就是暑湿。湿邪不去,吃再多的补品、药品都好像隔靴搔痒,隔山打牛。生活中很多人患上了脂肪肝、哮喘、高血压、心脑血管等疾病,以至恶性肿瘤,其实这些病都跟湿邪、痰湿有关。

那么除湿气最好的是什么呢?肯定很多人想到了薏米,薏米是米中第一,一点也不为过。薏米具有丰富的营养和药用价值,我国古籍对此多有记载。

芡实称为“水中人参”,也叫鸡头米,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但营养价值却不低于药用价值,因此常被当做食材食用。古药书中说芡实是“婴儿食之不老,老人食之延年”的粮菜佳品,它具有“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特点,下面来了解芡实的营养价值和吃芡实的好处。

1,芡实含有多种氨基酸、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树脂、维生素、粗纤维、胡萝卜素、矿物质等。据营养成分分析,每100克芡实含有蛋白质4.4克、淀粉32克、钙9毫克、磷110毫克等。

2,芡实种仁中还含有抗氧化成分,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

3,芡实是健脾补肾的绝佳首选。中医说: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所以我们要想气血充沛,必须要先把脾胃调养好才行。现在有一些人吃一点东西就已经很撑了,消化不良,积食等。

4,芡实的意义还在于可调整脾胃功能,脾胃充实以后,再吃较多的补品或难消化的补药,人体就能适应了,对身体也就有益无碍了。

芡实常见做法:

1,莲子芡实汤

莲子芡实用水泡洗好,姜切片,猪腱肉切件,猪肋骨飞水待用。取一汤锅,加入适量的水和所有材料,先是大火煲1小时。转小火煲1.5小时左右,煲至汤色浓浓的,下盐调味即可饮用。

2,山药薏米芡实粥

薏米和芡实洗净后,用清水浸泡2小时以上。山药去皮,切成薄片,放入淡盐水中浸泡。将浸泡好的薏米,芡实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煮大约30分钟。

倒入切片的山药,继续煮20分钟即可。

3,芡实排骨汤

排骨洗净,然后放入凉水中,大火煮开沸腾3~5分钟后将水倒掉,目的是去除排骨的血水和减少油脂。洗净莲子、芡实、百合、蜜枣所有材料入锅,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煲1小时。出锅前下盐调味即可。

白芡实作为炖汤的一种食材,十分营养。


爱望健康

不少人去看中医时,舌头一伸,总是被说:“有湿气。”尤其是南方地区的同学们,中招几率更高。有湿气怎么办呢?当然是要祛湿,一说起祛湿,很多人马上想起薏米红豆,但其实,用它祛湿,比薏米好多了!

先来讲一讲:什么是湿气

湿气,水液代谢产物,中医分为水、湿、饮、痰。湿气的特质:性属阴寒,易伤阳气,其性粘滞,阻滞气机,缠绵难去。

怎么祛湿才正确?

物理学中,关于水汽蒸发速度的三个决定因素:气温,气流,面积。

祛湿的道理,是一样的,不过在中医理论里,“气温”对应“温法”,“气流”对应“理气法”,“面积”对应“发汗法”。

[理气法]人体内气走得不顺,容易生湿气。湿气又阻碍气的运行,形成恶性循环。久坐之人易生湿。所以祛湿,要理气,要让全身气血通畅。

[发汗法]皮肤是人体面积最大的器官。让湿气,通过出汗的方式,从体表的每一个毛孔散布出去,扩大湿气去除的通路和面积。

祛湿,芡实比薏米好的多!

芡实味甘涩、性平,中医养生学认为,芡实抗衰延年,补中益气,健脾止泻,固肾益精,除湿。若天气热中添湿、湿上加热,极易损伤脾胃功能。脾为湿困,运化失司,轻则出现食欲不振、胃口不佳等症状,重则出现受纳不快、腹胀腹泻等疾病。这芡实,可既能健脾,又能除湿。


而芡实搭配健脾祛湿的一起效果会更好!

自制健脾祛湿茶——蒲公英薏苡仁茶

材料:蒲公英根0.7g、赤小豆1.7g、薏仁0.7g、淡竹叶0.2g、马齿苋0.1g、槐米0.1g、芡实0.3g、绿茶0.2g

功效:健脾祛湿,解热凉血,解毒利尿,泻火消炎

做法:

1、野生蒲公英根洗净,切段,烘炒制成茶,备用;

2、赤小豆、薏仁,炒熟,备用;

3、淡竹叶洗净,炒制成茶,备用;

4、马齿苋,洗净晒干,备用;

5、槐米、绿茶、炒制成茶,备用;

6、按照配方取材料,全部碾碎,做成茶包即可。

方解:

蒲公英不仅是好吃的野菜,也是很好用的中草药,其全草无毒皆可入药,可清热解毒、利尿散结,而用其来祛湿是最为适宜的,《本草纲目》中说:“蒲公英解食毒,散滞气,化热毒,消恶肿、结核。”

蒲公英可泻火除湿,可以改善湿热所导致的恶心、舌苔发黄等问题,对湿热引起的痘痘也有不错的效果。蒲公英可泻火除湿,可以改善湿热所导致的恶心、舌苔发黄等问题,对湿热引起的痘痘也有不错的效果。

赤小豆性平味甘酸,入心、小肠经,有健脾利湿、消肿解毒功效!

薏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

淡竹叶,味甘淡,能清心、利尿、祛烦躁,解渴消暑,解毒利尿,对于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口腔炎等有良好的疗效,并具有显著的免疫增强作用,能提高人体对不良环境和疾病的抵抗力,多用于凉茶饮。

芡实:味甘,涩,性平。归脾、肾经。能健脾祛湿、固肾止泻,且有“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优势。

绿茶不发酵,多种成分几乎都保留下来,祛湿效果最佳!

马齿苋味甘酸,入心、肝、脾、大肠经。清热解毒,利水去湿,散血消肿之效。

槐米,性微寒,味苦。具有清热,凉血,止血,收敛,消炎,镇痛。《医林纂要》:泄肺逆,泻心火,清肝火,坚肾水。

最后,再送大家一个拍打小方法,喝茶的同时,配合拍打下面穴位,祛湿效果更佳!

配合敲打膝窝,祛湿毒

在膝窝的中点有一个主要穴道叫委中穴,走膀胱经。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祛湿的通道,而委中穴是这条通道上的“排污口”。

用力敲打5-10分钟,直到瘀斑、痧点等病理反应物显出。

1-2周敲打一次,身体就会经过自我排毒的方法来消除这些毒素和废物。

结束语:

你体内有湿气吗?

你如何祛湿气呢?


食万个为什么

随着雨季的到来,湿气开始活跃,湿邪入体应该是很多人所烦恼的事。毕竟一旦湿气入体会使得个人出现头脑昏沉,昏昏欲睡,全身困重乏力,食欲不振,大便粘腻等症状。虽然不至于致病,这些症状总会让人难受,且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加之,湿气也可以导致痤疮等情况,那就更有损形象了。

所以,对于多数人群来说,这一时期,祛湿就变得非常重要。而对于祛湿,相信很多人想到的是薏米。

薏米

薏米,也叫薏苡仁,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种仁,可食用也可药用,其性凉味甘,可有利水渗透湿,健脾止泻等作用。日常生活中常用它制作汤料用于祛湿。

那么,除了薏米,还有什么可以祛湿呢?

很遗憾的说,就目前看,比薏米祛湿效果好一百倍的食物是不存在的,因为祛湿本身就不是一件短时间能做到的事。而且,在祛湿效果方面,根据个人体质的不同,其对食物的吸收和反应程度也不同。因此就不存在孰强孰弱一说。且从中医角度看,单纯的薏米,并不能起到很好的祛湿效果。

那具体有哪些可以祛湿的食物呢?

赤小豆:虽然很多人会习惯叫红豆,但是它跟我们日常食用的红豆有一定区别,这个是应加以区分的。药用赤小豆为赤豆或滞消都的种子,性平,味甘,可有利水消肿,解毒排脓的作用。

茯苓:其性平,味甘,可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之功。因湿气多入脾胃故想要祛除湿气,健脾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比之祛湿,茯苓稍偏重于健脾。

白扁豆:性温,味甘,可有健脾化湿,利尿消肿,清肝明目之功。常用于对湿气重的调理。

除以上外,山药、玉米须、冬瓜、鲫鱼、砂仁、莲子、洋葱、马齿苋、南瓜等食物亦有一定的祛湿作用。

这里小康需要强调的是,从上面可以看出,祛湿的食物有性温、平、凉等区分,这同时也对应者个体的热性或寒性体质,对不同体质人群,其祛湿所用食物也会有一定区别。因此,在食物的选择上,应了解清楚自身的体质证型,再选择祛湿的食物。


康爱多每天为您推送各种专业、趣味的健康知识,帮您识破健康谣言,走出用药误区!


康爱多网上药店

薏米其利水之功较强,常用药中除了利水通淋药,健脾利水药能胜过薏米的应该没有,在食物中更是少之又少。利水通淋药中的车前子、瞿麦、扁蓄等的利水作用会强与薏米,而食物中基本没有,更别说祛湿好一百倍了。

那么药食两用的祛湿药物有哪些呢?根据湿的成因,脾虚生湿常用的利水渗湿药有:茯苓、白术、黄芪等;湿热交加常用的利水渗湿要有灯心草、土茯苓、玉米须、白茅根、蒲公英等等。湿困脾胃的化湿药有佩兰等,此外还有一些常用的药食两用的如丝瓜络、冬瓜皮、葫芦、赤小豆等等。

祛湿,不能单纯的依靠一药之力,还应该进行适当的配伍,脾虚者,配伍补脾药;阳虚者,配伍补阳药;热盛者,配伍清热药等等。而且还要结合适当的运动,毕竟身体机能好了,阳气旺盛了,湿气自然就散了。

此外,利水药或者利水的食物易耗伤津液,本身有阴虚津伤的人应该少吃或者不吃。


医药叨叨叨

要说比薏米更强的祛湿食物还是有的,但是再强又能强到哪去,仅仅依靠某一种食物祛除顽固的湿气基本上很难很难,因为我们要做的不只是祛湿,还要除去和湿气相伴而生的“邪气”;而因为“邪气”的不同,使湿邪也分成了好多种,比如,湿气遇热则为湿热,遇寒则为寒湿,湿气停聚而成痰湿等等!


对付不同的湿气,我们所用的方法和药剂也有所区别,很多时候您祛湿不成功多是因为“药不对症”!

首先,湿性阴邪,可损阳气,阳气不足,则有碍于脾脏运化水液,使得水湿内生且困于体内,造成水肿、泄泻、少尿等症;

其次,湿性重,若湿邪外袭肌表,清阳遭困,清阳不升,则头重如束;若湿邪阻滞经络关节,阳气难以通达,则可肢体关节沉重酸痛等;

第三,湿性黏滞,表现为口舌黏滑、舌苔厚腻、小便不爽、大便不畅;


知道了自己是不是有湿气,就该想着怎么祛湿了,下面就几种常见的湿邪,给予几组方剂,希望能帮到你:

寒湿:薏米、茯苓、山药、芡实、砂仁、大麦、红豆、橘皮、高良姜、甘草各10克,每日一剂,煎茶后分三次饮用;

湿热:金银花、薏苡仁、赤小豆、茯苓、栀子、淡竹叶、菊花、槐花、橘皮、甘草各10克,每日一剂,煎茶后分三次饮用;

痰湿:荷叶、茯苓、薏苡仁、赤小豆藿香、橘红、白扁豆、桔梗、橘皮、甘草各10克,每日一剂,煎茶后分三次饮用;


所以,祛湿要用组方,而不能仅仅依靠某种食物,您说呢?

以上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如有意义,请多指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