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付費值得倡導嗎?

2016年被稱為“知識付費元年”,得到、分答等不同模式的知識付費類產品在市場中嶄露頭角。得到團隊的付費內容產品《李翔商業內參》20天內營收破千萬,知識付費也成為了炙手可熱的發展趨勢,與之相關的內容創業成為風口。

去年2月,國家信息中心分享經濟研究中心發佈的《中國分享經濟發展報告2017》(以下簡稱《報告》)顯示,當前我國知識分享市場已初具規模。初步估算,2016年知識領域市場交易額約為610億元,同比增長205%,使用人數約3億人。

知識付費值得倡導嗎?

那麼客觀來說,知識付費是否值得倡導呢?

一向免費開放的互聯網怎麼突然開始內容收費了呢,這讓很多人頗有些不解。但從另一方面來說,也正是免費開放的互聯網造成了信息爆炸、內容冗餘的現狀,進一步催生了知識付費。從過去的信息匱乏,到現在的信息冗餘、知識焦慮,其背後既是對新知識的渴望,也是對良莠不齊的免費內容的失望。

線上支付技術和人們消費觀念的升級,讓知識付費應運而生。知識付費是否值得倡導呢?其實就是問問自己,我們是否有必要並且願意為知識買單呢?答案其實是顯而易見的。早在互聯網誕生之前,我們就開始會知識買單,並且十分樂意為此投入很多。人類可以稱得上是自然界中最好學、最充滿好奇心的生物了,這讓我們在滿足了生理需求之外,有更多的知識學習訴求。

先賢孔子教學尚且會收“其以乘酒壺、束脩,一犬賜人或獻人”,也就是以乾肉作為學費。從另一角度來說,為知識付費也是對老師、講授者等勞動的尊重。

那既然為知識付費自古以來就有,那這一輪吹起的“知識付費風”和以往有什麼區別嗎?

這就不得不說到科技發展對人類生產生活的大力改造,互聯網技術的加持,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的普及讓人們獲取知識的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過去想要學習,要乖乖地到私塾學校裡學習,而現在,打開手機就可以有取之不盡的學習資源可供選擇,上下班的路上都可以用來學習。從這個角度可以說,現階段的知識付費是更為個性化的學習場景,學習者有很大的自主權來選擇接收知識。

毋庸置疑的是,知識付費形成的這股勢能在未來還會持續發力,越來越多的人將會入局。對於從業者來說,能否持續地為消費者提供有價值的知識付費是關鍵;而對於消費者來說,理性看待並選擇適合自己的知識商品,讓知識付費更好地為自身充電提供動力。


微學伴,好用的知識製作與售賣工具。

微學伴是專注於知識付費、教育培訓的工具型平臺,可一站式滿足課程製作、學員管理、付費轉化、營銷推廣、數據分析五大核心需求。

讓課程的生產發佈、推廣分發、管理交互、交易收入都變得更加簡單,形成品牌閉環,快速完成用戶沉澱,一站式解決方案,在線教育、付費轉化也可以很簡單。

目前已有70000多家機構選擇微學伴,店鋪月均銷售額達10萬!用微學伴,與71088家機構一起玩轉知識變現。

知識付費值得倡導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