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花幾萬就能住小區,為啥不願意?

現在,農村的土地越來越緊缺,很多村子裡都有符合規定卻一直分不到宅基地的村民。另一方面,不少村子還存在宅基地面積超標、空置不用、隨意建設等問題,造成宅基地資源的浪費。

農民花幾萬就能住小區,為啥不願意?

為了集約利用農村寶貴的土地資源,也為了提升農村村容村貌,提高農民生活水平,國家決定在農村逐步推進農村統一規劃建設。其中有的地方已經開始實施,為農民集中建設住宅小區。並且還給農民很多優惠,這樣農民只需花幾萬塊錢,就能住上和城裡人一樣的小區樓房了。

毫無疑問,比起農民原有的居住條件,這樣的小區算是升級了不少。有的村子,到現在還沒有通自來水,沒有下水道,天然氣就更不用說了。而住進小區,這些就都有了,農民生活無疑方便了很多。並且,有的小區還配備有暖氣,可以說比起以前的老村子,條件好太多了。

農民花幾萬就能住小區,為啥不願意?

但是,即便費用不貴,很多地方在農村新建的小區,並不受農民歡迎,房子大多銷不出去。這是為什麼呢?

1、不願放棄宅基地

農民花幾萬就能住小區,為啥不願意?

宅基地是農民最重要的東西之一。很多農村人,祖祖輩輩都在一個院子裡生活,對宅基地已經有了深厚的感情,尤其是老人,安土重遷的思想尤其牢固。

再一方面,宅基地在農村越來越值錢,農民除了自己蓋房住,還能選擇有償退出,拿到幾萬元不等的退出補助。並且,一旦遇到徵地,補償就更多了。

而住進樓房,首先就要放棄宅基地,很多農民就不願意了。

2、住小區花費多

農民花幾萬就能住小區,為啥不願意?

城裡人都知道,每一天就算不出門不吃飯,每天都在不停花錢,如物業費、自來水費等等。而在農村,生活成本低。首先不存在物業費這一說,其次不用自來水用自家井水也不花錢;至於吃的糧食,是自己種的,蔬菜也是自己種的。因此,在農村生活一天花錢很少。

3、住小區不利於幹農活、存放糧食

農民花幾萬就能住小區,為啥不願意?

現在,即使農民掙錢,主要靠打工,​但還是離不了種地。種地就需要各種各樣的農具、農機設備等等。農村人有宅基地有院子,這些種地用的傢伙什,平時就放在院子裡。等糧食收回來,不想賣還能儲存在自己家裡。

可一旦住進樓房,這些農具、農機、糧食總不能跟著一起上樓吧​,所以不利於農村幹農活。

對於農民住樓房這個話題,有網友就表示,如果說是獨門獨棟帶有院子的,那麼就可以考慮,否則還是不住的好。

那麼,對於這個問題,你又會作何選擇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