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讀懂|不扎手的動態血糖監測VS扎手的血糖監測,誰更厲害?

時代在變,血糖對於糖尿病病友來說,核心地位是永遠不會變的,只有充分掌握了血糖的動態,才能真正控制好血糖。

快照與電影

生活,總是不斷向前,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這些都要歸功於科技的進步帶給我們糖友越來越多的福利。

血糖是糖尿病的標尺,糖尿病的「是與不是」要看血糖,糖尿病控制的「好與不好」還要看血糖。

說到血糖數值的獲取手段,其經歷了升級換代,從已塵封匿跡的尿糖試紙,到走入家庭的便攜式血糖儀,再到今天奪人眼球的動態血糖儀,可以說血糖的監測從昨天的“快照”時代,開始走進了今天的“電影”時代。

一文讀懂|不扎手的動態血糖監測VS扎手的血糖監測,誰更厲害?

傳統血糖儀需要扎手指

便攜式血糖儀,糖友們已經很熟悉了,通過扎手指、驗指尖血的方法,方便快捷地獲知血糖的數值,但是一天包含24小時、1440分鐘、86400秒,扎手指的次數畢竟有限,我們只能獲知一天中非常有限的幾個時間點的血糖,這就像照片一樣只能看到有限的幾個靜態畫面。

而真真切切的血糖是動態變化的,如同湖水,大多數時候都不平靜,此起彼伏,有時還會因為頑皮的小孩投入石子,泛起層層漣漪,但是靜態的照片往往都看不到這些起伏和變化。

動態血糖儀的出現,不扎手指,通過紮在皮下的檢測探頭,可以全天候播報血糖情況,不留血糖的“死角”,就如同看電影一般,全天候“無盲區”地掌控血糖訊息,把血糖的高高低低盡收眼底。

當然照片有照片的好處,電影有電影的優勢,二者誰也替代不了誰,所以血糖監測這一塊,目前來看,血糖儀和動態血糖可以優勢互補,動與靜的結合才是完美的,誰也不會把對方替代了。

動態血糖監測的魅力

未知變已知

王女士糖尿病5年,開始使用胰島素控制血糖。在調整過程中,空腹血糖一直很難達到控制要求。

夜間的血糖情況,往往是血糖儀監測盲區,王女士夜間的血糖會不會有未知的秘密我們不知道,從而導致了第二天的空腹血糖增高呢?

儘管可以讓患者定好鬧鐘、半夜定點起床監測血糖,但畢竟測量的時間點也極為有限,血糖隨機性或是不定性很大,一兩次並不一定就能發現問題。加之半夜爬起來測血糖,往往會令很多糖友再也無法入睡,這本身也會打亂血糖的規律,造成第二天血糖的升高,更不利於查找真正的原因。

這時動態血糖儀就可以出場解決問題了,它會自動測量並記錄每個時刻的血糖值。通過回看王女士夜間的血糖“電影”,夜間的血糖從未知變成已知。

原來,王女士在夜間3-4點時段血糖出現了低血糖問題,夜間低血糖導致了第二天空腹血糖的高血糖,這就是傳說中的“蘇木傑反應”。

這種情況是因為胰島素用量不合適導致的,在調整了王女士的胰島素種類和劑量後,空腹血糖穩定達標。

被動變主動

張女士,糖尿病6年,每次糖化血紅蛋白檢測都在5-6%之間,血糖控制得很好。

兒子讓她體驗一下高科技產品,張女士帶上後才發現,自己的血糖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好,儘管空腹血糖和餐後兩小時血糖都控制在要求範圍內,但實際上自己的血糖波動很大,特別是早餐後1小時的血糖有時都能達到11-16mmol/L,但是餐後兩小時會迅速回落,中午前可能還會有低血糖問題。

雖然糖化血紅蛋白不錯,但血糖大起大落,其實表明血糖控制得並不算很好,後來與醫生交流後發現是早餐飲食結構不合理。她早餐吃的都是升糖指數快的,比如麵包+牛奶,而且由於趕時間,吃的速度過快。

知道這些情況後,張女士開始主動向血糖宣戰,改變早餐飲食結構,增加一些綠葉蔬菜及少量肉類,主食做到乾溼分離,早餐後的血糖大為改觀。

同時利用動態血糖儀的連續監測,王女士還研究出了適合自己吃的食物,知道了哪些食物對血糖影響小,食物吃的量與血糖的關係,摸索出適合自己的專用食譜。採用同樣的辦法,也制定出了適合自己的專有運動計劃。

延遲變超前

動態血糖監測的另一個明顯優勢,是可以瞭解下一時間段的血糖變化趨勢,然後針對血糖趨勢提前應對,而不用等到血糖儀監測出血糖問題後,再來“亡羊補牢”。

比如,如果動態血糖儀顯示血糖處在持續下降的趨勢,那下一時間段可能會有低血糖的風險,這時可以提前少量進餐,預防低血糖,而不用等到發生低血糖以後再採取措施,防患於未然。

一文讀懂|不扎手的動態血糖監測VS扎手的血糖監測,誰更厲害?

血糖監測的三種方式

動態血糖監測的短板

非真正血糖

動態血糖測到的並非是血管裡的血糖,而是組織液裡的糖。

測量有極限

動態血糖測量低於或高於某個數值就無法給出具體的數值。血糖儀也存在這個缺點,若低於某個值,比如低於2.2mmol/L,就只能顯示LO。

僅僅是數據

動態血糖監測下來,會給出很多詳細的數據,目前最長的動態監測可以持續監測14天,測出來的數據非常多,所以如何把這些數據所包含的信息和內涵都統統破譯出來很重要。

最關鍵的還在於,我們怎樣利用這些信息來更好地控制血糖、主動出擊,減少糖友的生活束縛,這就需要具備一定的糖尿病知識,所以對糖尿病病友來說,交流學習很重要。

細節要注意

時間設定別忽略

使用動態血糖儀時,大多數是需要設定時間的,一定要注意時間的準確性,否則監測出來的血糖,很難與實際的餐前及餐後血糖相匹配。

探頭注意有效期

目前很多動態血糖監測探頭均為原裝進口,其出產後進入中國市場已經經歷了一段時間,而探頭的“壽命”多數在1年左右,因此購買時不要一次購置過多以免失效。

同時在使用時也要注意有效期問題,臨近有效期或超有效期都會出現監測偏差較大的問題。

探頭植入有技巧

探頭的植入多數都有輔助裝置幫助安裝,失敗率極低。如果安裝失敗,主要是有些糖友可能有恐懼心理,在安裝探頭時猶豫、動作不果斷造成,必要時可以請人協助自己安裝,如有出血或是局部疼痛可以拔出探頭,更換部位重新安裝。

操作規範要記牢

目前動態血糖儀的使用基本都是“傻瓜式”操作,十分簡單。但部分動態血糖監測儀需要每天輸入指尖血糖數值進行校正,輸入可能影響血糖波動的事件,比如美敦力、雷蘭等。

但也有動態血糖儀不需要輸入血糖值進行校對,如雅培瞬感等,但雅培瞬感的傳感器只能存儲8小時的葡萄糖數值,因此在8小時之內必須掃描一次否則數據會丟失,白天還好,睡懶覺的人可能就記錄不了夜間的血糖波動情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