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盃的經濟賬

四年一屆的世界盃於昨晚正式拉開帷幕,世界正式進入“世界盃時間”,在接下來的一個月裡,來自世界各地的球迷將齊聚俄羅斯,盡情享受這場足球盛宴。

與奧運會的“難以為繼”相比,同為國際型體育盛會的世界盃卻一直被視為體育界最賺錢的生意之一。

世界盃的經濟賬

猶記得兩年前里約奧運會時,各大新聞都在報道工人罷工,場館建設難以為繼等負面新聞。讓我們覺得奧運會彷彿是一個賠本的買賣。

但反觀世界盃,從四年前的巴西世界盃,到今年的俄羅斯世界盃。很少有負面消息的傳出,舉辦國家從策劃申請、建設場館到宣傳運營,無一不是做到了極致!儘管舉辦一屆世界盃的花銷不菲,然而世界各國卻仍然會為爭取舉辦權而絞盡腦汁,甚至不惜耗費巨資行賄。

作為全世界球迷的節日,舉辦世界盃無疑會為本國帶來軟實力上的巨大好處,即便從經濟效益上來講,世界盃也的確是筆劃算的生意。

世界盃的經濟賬

據國際足聯公佈的數據,2014年世界盃為巴西貢獻了134億美元的經濟收入,佔了當年巴西GDP的0.2%,而2016年裡約奧運會的總收入卻還沒超過40億美元。

幾天,我們就本次世界盃,來簡單的算一筆賬,看看各國擠破頭皮要承辦的世界盃,背後有哪些經濟學問。

經濟賬

世界盃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盈利體系,大到轉播費、贊助費,小到一瓶啤酒和一個吉祥物,都成為“世界盃經濟”的助力者。

事實上,往屆世界盃對主辦國的經濟拉動作用曾被反覆提及,東道主俄羅斯將檢驗世界盃效應能否為其經濟增長增添新活力。

據海外媒體報道,俄羅斯副總理阿爾卡季·德沃科維奇曾表示,世界盃足球賽的準備工作在過去5年中給俄羅斯經濟帶來了140億美元的貢獻,約佔該國GDP的1%。從籌備世界盃以來,俄羅斯已創造大約22萬個就業崗位。未來5年,俄羅斯還可以再創造16萬至24萬個工作崗位。

世界盃的經濟賬

俄羅斯聯邦旅遊局局長奧列格·薩福諾夫指出,世界盃期間的遊客數量大幅增加將刺激俄羅斯旅遊業的發展,也將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俄經濟增長,球迷在俄消費額預計達1410億盧布(約合144億元人民幣)。

有分析人士預計,世界盃期間各國球迷給俄羅斯經濟帶來的收入,在4月到9月給俄羅斯GDP帶來0.2%的增長。其中,酒店、餐館和紀念品商店將是最大受益方。

廣告賬

有海外機構預測,本屆俄羅斯世界盃期間,國際足聯的收入將超過80億美元。其中,電視轉播權收入27億美元,廠商贊助收入20億美元左右。

據悉,國際足聯的世界盃贊助商主要分為三級贊助體系。金額方面,以2014世界盃為例,第一級贊助商共有6家,共向國際足聯提供高達7.3億美元的贊助費,即每家至少貢獻1.2億美元;第二等級的贊助商平均每家繳納7000萬美元左右;第三等級的贊助商繳納的贊助費在千萬美元以上。

世界盃的經濟賬

世界盃期間各大視頻網站的廣告收入也有望迎來攀升,今年各大視頻網站圍繞分銷權的競爭格外激烈。近日,優酷宣佈成為2018世界盃央視指定新媒體官方合作伙伴,拿到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包括賽事直播、視頻點播、賽場花絮等權益。而在國外,華爾街投行MKM Partners表示,世界盃賽事將讓推特公司的營收大增,互聯網廣告市場仍十分強勁。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Zenith發佈的最新數據,2018年世界盃期間各國企業投入的廣告費用總計達24億美元(約合154億元人民幣),其中中國企業在本屆世界盃期間的廣告支出最多,達到8.35億美元(約合53.5億元人民幣),是美國4億美元的兩倍,更遠高於東道主俄羅斯的6400萬美元。有觀點認為,儘管中國隊不參賽,但對中國品牌來說,2018世界盃就是一件盛事。

股市賬

這四年一次的盛會不僅對足球迷而言值得屏息以待,它似乎也給海外金融市場打下了一支鎮定劑。在經歷了5月的市場動盪之後,6月以來的市場明顯重歸平靜。彭博的一項分析顯示,過去五屆世界盃中,其中四屆在舉行的時候市場波動性確有下降。尤其當賽事在歐洲舉行時,市場波動性下降尤為明顯,因為比賽通常在繁忙的交易時段舉行。這是因為四年一度的世界盃足以引起交易員的注意,令他們的目光轉向金融市場之外。

此外,近幾屆的世界盃來看,除了韓日世界盃時日本股市和飽受債務摧殘的巴西,世界盃當年和前一年各主辦國股市走勢均呈現上行趨勢。

世界盃的經濟賬

有這麼一個有趣的研究,歐洲央行對15個國際證券交易所的研究顯示,在2010年世界盃期間,當國家隊出場時交易量下降45%;當比賽進球時,交易量下降5%。簡單來說,比賽都開始了,交易什麼的一會再說吧。

恰巧的是,本週美聯儲的議息時間剛好與世界盃“重合”,不出意外的話美聯儲或將再次宣佈加息,在世界盃開賽的雙重因素影響下,金融市場又將怎麼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