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创业者的勇敢,是自我颠覆时的“纵身一跃”

分享│创业者的勇敢,是自我颠覆时的“纵身一跃”

这四个“完整经历中国从PC跃迁至移动互联网”之人,如今正在各自做一件与过去10年截然不同的事情:他们选择抛弃过往的光环,开拓一个新的疆域——这种选择决绝而富有颠覆性,无疑是勇敢者的“纵身一跃”。

看看他们对自我颠覆和焦虑的看法,或许会对你有所启发。

01

“创业者的固执与变通”

很多比较成功的企业家、创业者,他身上难免会有固执的成分,自我会比较大,但是又需要不断地去突破固有的认知观念,因为这样才可以进步。这种既固执又要灵活变通的方面,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京东金融陈生强:我先讲一个例子,可能比较容易理解一点。实际上我最早是京东的CFO,后来做了金融,这是完全不同的行业。所以一开始,我在干这件事情的时候,首先告诉自己的就是忘掉自己以前作为财务的一些思考方式跟思考逻辑,同时忘掉自己做电商的那些思考,然后专注到金融行业本质。以金融行业本质作为一个核心的思考主轴。总结来说:

第一:先忘掉你自己,忘掉你以往的角色,忘掉你以往的所谓成功经验。

第二:遵照这个事情的本质,去看这里边到底有哪些东西,是我们所没有思考到的,没有想到的;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把原有的经验加进去,看到底对这个行业的本身,能带来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跟帮助。

第三:永远保持好奇心。需要去看所有新出现的东西,不管这个跟你现在的业务有关还是无关,就每年需要摄入大量的新的东西。

猎豹移动傅盛:创业者的固执,是对卓越的追求。这种固执可能是不能放弃的,一旦放弃去寻找平衡、随遇而安,可能就失去了自己最本质的一个特质。

变通同样,这个时代变化太快了——如果你不能够开放地看待这个时代,用更大的格局去思考一些东西时,你会对很多变化无法理解,并在未来的道路上迷失。

我觉得在这个时代下,要用变化、开放的心态拥抱世界的变化,去跟随新技术,是我们应该实现的变通。

小鹏汽车何小鹏:我觉得在不同的阶段,跟不同的方向,固执或者偏执,变通或者灵活,是要平衡的。比如说在互联网某些阶段,我认为可以固执一点。为什么?因为单点突破就够了。但是在硬件的创业,某些角度我认为要够系统,不是一两点能够强就行了,它需要很多点能够达到一个平衡才行。

如果从这两个方向来看,我觉得是有三个进阶的层面:

第一:大家对于新事物要保持热情,喜欢玩新的事情,喜欢去尝试新的事情。

第二:一定要跟跨行业、高段位的人去交流。他们是在不同的方向上做得很棒的人,所以他们给你的建议跟思考可以打开不同的窗。

第三:每个企业每一年要有一些自我颠覆的过程。如果你不通过一些方式让我们企业自己去想这个事情,那你平常到细节里面,老是觉得我做得很棒,我进步很快……你就会自大自满,所以变成了固执,所以我是站在不同角度看这个事情。

车和家李想:首先最重要的在心里坚持的就是方向,方向怎么来坚持呢?就是站在一个更远的时间轴上来问自己的内心,我们想要的是什么?不停地问、不停地问,一直问到自己找到答案,然后把这个方向坚持下去。

在整个行进的过程当中,我们能接受变化和问题。每当有变化、有问题出现的时候,我都告诉团队说太好了,总算来了。为什么?因为我们坚持的这些东西,坚持的这些原则,要通过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迎接各种各样的变化,才会产生结果。

这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最终只有一件事情是最重要的,就是看我所带领的组织能够成长到什么程度。

每一个CEO,他们有可能在执行层面上会坚持很多东西;同时,他们每一个人都虚心学习,向旁边的人吸收他们的能力,突破未知,然后做到极致。我觉得这两个事情,是我觉得在成功的CEO里面很关键的特征。

分享│创业者的勇敢,是自我颠覆时的“纵身一跃”

02

关于自我进化的实用方法论

你不断地要去面对新东西,怎么去学习它,有没有一些听完之后切实可用的,马上就可以上手的,学习的方法可以分享一下?

京东金融陈生强:我一般情况下,会先找这个行业里面最好的,最具有深度思考的人去聊,聊这个行业本质的东西,以及聊他们对个行业的看法。这个是一方面,另外一个学习可能是我会去看所有这个行业里的新东西。

核心实际上就两点:第一、原有的东西;第二、未来可能出现的新的东西。

猎豹移动傅盛:我学习上比较有自己的特点:我读完一本书以后,会把很多东西在脑海里反复推演。我看到每件事情的时候,都会去思考我从书中得到的原则,和这件事情的关联度。

我觉得反复推演是一个很关键的学习过程,只是知识的简单输入是不够的,需要不断的自我否定和自我博弈。把这个东西学以致用,就是刻意练习,非常关键。

小鹏汽车何小鹏:我觉得学习有两个层面,第一,足够的勤劳,当你在这件事情上花了1万个小时,你就是专家。第二,要追求效率,我觉得效率简单来说有三个层面:

➀ 构建学习跟实践的平台,如果你不去做这些事情,你想学好,是很难的;

➁ 跟高段位的选手能够去交流,他们跟你聊30分钟的价值,有时候比你自己学几天还要多;

➂ 自己有一个归纳大图的能力:就是不同的高段位的人,他们跟你讲的知识,你能不能去画成一个你心中的大图。因为有很多的业务,或者说很多的管理工作,从大图来看基础是一样的。所以,归纳得越好,将来你会发现,融会贯通的可能性会更高。

车和家李想:我看待学习的时候,会看到三个维度:

知识。它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探索和认知,学更多的技巧,然后有更多的经历。我更在意的是我和团队在另外两个维度上的学习和成长。

智慧。它决定了我们每个人对自己的探索、认知和了解,决定了我们每次面对重要问题,在重大的判断上怎么来做。

但每当遇到重大的选择,以及需要做出重大的判断的时候,很多人盯的都是自己失去了什么,以及别人得到了什么。所以,各种各样糟糕的选择、重复的错误反复产生。这是我对自己和团队很在意的一个学习和训练的过程。

信任。这是我们对自己身边的人的探索和认知,就是怎么去了解他们。这里最需要的是训练自己的耐心,耐心地去听、去了解对方的需求,从而形成决定。信任决定了我们到底能够调用多少的人,跟我们一起全力以赴地去工作。

分享│创业者的勇敢,是自我颠覆时的“纵身一跃”

03

那些容易被高估和低估的…

我们经常会高估或者是低估某个问题或某个挑战,这个反而会造成一个非常大的坑。你们高估的问题和低估的问题。

京东金融陈生强:我觉得这个可能跟我职业背景有关,因为我是财务出身的,所以我基本上会相对审慎地去看事情。我的习惯可能是我会永远去看到底哪些东西自己可能没想明白——现在的,以及未来三到五年的,这个可能是需要一直去思考的一个事情。

猎豹移动傅盛:高估?高估了自己吧,这俩词不管怎么讲,都不容易是一个正面的词汇。

例子还是蛮多的,比如说当年Musical.ly融不到钱的时候,我们投给它500万人民币,卖给头条的时候,卖了大概接近10亿美金的估值,我们也拿回近2亿美金。后来想想这件事情,其实是低估了当时整个内容领域的创新。

我们很早就开始注意短视频,还有头条模式,但事实上我们没有下定决心去做。我们总觉得我们做工具出身,内容离我们太远了。

反过来想,这件事是在以自我为出发,你认为在做一件你擅长的事情,然后另一件事情你不会做。但事实上你已经有很好的牌了,完全有机会可以做。

这让我意识到机会的重要性是多么大。你不应该因为自我的一些固有的认知去放弃一些外部的机会,这是第一个。

关于高估的例子,比如AI,我多少还是有点高估了AI能够起到的作用,我跳身做机器人之后,发现它是个巨大的系统工程。我看了很多技术演进的路径,一个技术真正形成产业化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当然这其中机会巨大。

机器人是一个完全全新的领域。我高估了一个新技术可能带来的革命性结果,即拿成熟产业来高估一个新兴产业可能带来的可能性。这就是两个非常深刻的例子。

小鹏汽车何小鹏:我觉得因为这个创业路上太多高估跟低估了,很难做出一个非常准确的判断。讲两个方面吧:

第一个是低估。我记得我第一次创业的时候,每一个阶段我都觉得我应该重视能力、资源跟文化体系,但是每一个阶段的下一个阶段我都觉得我上一个阶段应该更加重视。所以我现在在重新创业领域里面,我一直觉得我要把管理做好,那么HR、HRBP这个体系是太重要的事情,而且应该是从100人的时候就开始做。

绝大部分企业最后做不成可能是管理的问题,整个的文化体系、能力资源体系的重要性是非常重要的。

高估的方面,高估的很多。很多时候我觉得我们高估了自己,低估了我们核心的对手。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判断对手的时候,很容易把自己高估。所以在这条线上,我觉得打仗的过程中间,大家不一定要理性评估自己和对手,因为专业能力强的人容易高估自己。

车和家李想:这是我第三次创业了,之前还有过两次。第一次创业的时候最容易高估的一个事情,在后面其实避免了。我们高估的是什么呢?当时做的是互联网或者科技行业,最容易高估的是跟传统企业不一样,传统企业其实很多时候最重要的是资源,但作为一个科技企业,很多时候资源是被严重高估了。

我第一次创业的时候用大量时间去找外面的合作,找各种各样的资源,坦白讲,我们第一次创业并不成功,因为太多的时间浪费在其实并没有那么大价值的资源方面,但是最该做的却没把它做好。

到了第二次创业,其实跟小鹏说的一样,我们低估的是什么呢?我们一直都说人重要、人重要……也相信这件事,但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发现,我们对人的重要性还是低估了。

到第三次创业的时候,我就跟团队讲得很清楚,这个公司的HR必须我来管,这个公司的组织发展必须我来管,这个公司的IT系统必须我来管。因为我认为IT系统和组织发展、HR三个融合在一起,才是一个完整的组织。这三件事情必须我自己百分之百来负责,甚至我可以放弃管所有的业务,只做这三件事情。

分享│创业者的勇敢,是自我颠覆时的“纵身一跃”

04

如何面对创业中永恒的焦虑

作为创业老司机,有哪些事是不用焦虑的,它一定会解决的,其次,给一个马上可以用的、缓解焦虑的方法。

京东金融陈生强:我有两个阶段实际上特别焦虑,第一个就是2008年融资没融到;第二个阶段是2015年公司发展特别好的时候我特别焦虑。

核心的原因就是在整个公司增长是几倍增长的时候,反而是我这几年最焦虑的一个时间点,是因为我没有想明白未来三到五年不变的是什么。然后我天天在那儿看变的东西,所以没找到不变的东西。一旦没找着不变的东西,特别是未来三到五年不变的东西,实际上内心是不可能安静的。所以说我的做法实际上更多去找未来三到五年到底什么不会变,然后拿不会变的东西去应对不断在变的东西。

猎豹移动傅盛:我现在教育自己,减少没必要的焦虑。你要仔细想想焦虑对这件事情有没有帮助;没有帮助,可能会陷入到情绪当中。

真的没必要焦虑的事情,比如,别人挣多少钱你不用焦虑。

这个社会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太用身价和金钱的数量来衡量一个人。你要知道只要每天和自己不断地对话、学习,你就在成长。你不一定非得像别人挣那么多钱,你才能证明自己多成功,这种焦虑是没什么意义的。

我觉得运动是一个比较好的办法,读书也是有用的。

小鹏汽车何小鹏:我觉得不管你做什么,不管你是轻松还是很繁忙,都会有不同的焦虑。在我最开始创业的时候,我解决焦虑有一个很小的方法,我在桌头放了一张纸条贴在上面。当我很生气、很焦虑的时候,我明天再来想一想会不会同样生气或者焦虑,百分之九十几的情况下已经不会了。

当我做到一定规模的时候,我觉得解决一些重要焦虑的方法是,我会打一个电话问一下我比较相信的、经历过这个焦虑的人,他会给我一些建议。听完之后你会镇定,且你听到了各种各样解决焦虑方法论的时候,那时候你的内心会很强大。所以我觉得在不同的小、中、大阶段,你会有解决不一样焦虑的方法论。

车和家李想:遇到一件事,只要我们盯的是问题和损失,就会非常焦虑。同样的一个现象,如果我们盯的是人,关注的是成长,就不焦虑了。所以我就特别奇怪,我们内部发生一点小事,外面的人比我们焦虑一百倍。而我们内部大家觉得这个收获很好,我们都成长了,获得了巨大的价值。

◆ ◆ ◆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