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人」途經9國18000公里,這家中國車企要證明什麼?

「汽車人」途經9國18000公里,這家中國車企要證明什麼?

近段時間,吉利海外動作頻繁。這一次,更是帶上博越,跨越9國58個城市,行駛18000公里,抵達古德伍德。這背後有想要將博越打造成全球化車型的美好願景,更有深化國際合作,加強吉利全球化的戰略野心。

英國時間6日上午,從中國西安出發的吉利博越“挑戰100度”中歐品質行車隊,歷時一個多月,抵達英國賽車聖地古德伍德。

「汽車人」途經9國18000公里,這家中國車企要證明什麼?

這意味著,跨越9國58個城市,18000公里,吉利博越“挑戰100度”中歐品質行——吉利&殼牌橫跨亞歐大陸友誼之旅完美收官。與此同時,吉利汽車集團還與殼牌集團簽署了全球戰略合作協議。

「汽車人」途經9國18000公里,這家中國車企要證明什麼?

“這不是一次營銷活動,而是吉利從整車到零部件領域進一步深化國際合作,標誌著吉利汽車積極參與全球化競爭,共享‘一帶一路’戰略機遇,參與全球產業鏈的重塑。”媒體溝通會上,安聰慧表示。

“吉利走向全球不是一句口號,產品滿足當地市場需要,還要有實際的行動。”安聰慧說。通過融入全球價值鏈,整合全球範圍內的資源,吉利正逐步提升其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影響力。

博越的全球化進擊之路

在古德伍德莊園,吉利和殼牌雙方高層領導為車隊舉行了熱烈的歡迎儀式,並受到了由英國路特斯、倫敦出租車、領克等品牌車型組成的吉利家族車隊的迎接。

「汽車人」途經9國18000公里,這家中國車企要證明什麼?

據悉,車隊5月4日出發,途徑俄羅斯、白俄羅斯、德國、法國、英國等9國58個城市,首跨地球經度100度,成功經受住了戈壁、高山、草原、盆地、砂石等十餘種複雜路況與四大氣候帶三大自然帶的嚴峻考驗。

近年中國SUV市場高速發展,SUV已經成為帶動汽車市場整體增長的核心驅動力。今年1-5月份,吉利累計銷量同比增長44%,達638181輛,排名乘用車第四,單品牌排名第三。其中,博越上市26個月累計銷量突破52萬輛,穩居SUV銷量榜的第一陣營,5月份銷量達2.1萬輛。

「汽車人」途經9國18000公里,這家中國車企要證明什麼?

中國品牌SUV發展的紅利將為全球消費者帶來全新的價值體驗。此次吉利博越“挑戰100度”中歐品質行中,車隊駕駛博越在莫斯科與現役坦克比操控,在德國漢堡殼牌技術中心檢驗毫髮無損的車況,並征戰紐博格林賽道,在賽車聖地古德伍德進行越野試駕,以接受多種多樣的挑戰詮釋了博越走向“全球經典”的進擊之路。同時,也讓外界對中國汽車行業的進步和產品水平的提升有了全新認識。

作為吉利首款全球輸出技術的車型,博越是吉利3.0代產品拓展海外市場的排頭兵。安聰慧表示,博越是吉利三年前實施精品車發展戰略轉型的一款產品,從產品打造開始,就以打造SUV標杆車型、經典全球車目標為已任,希望能夠走向國際市場。他表示,不僅是博越,吉利當前與未來所有產品,都秉承做一款成一款思路,在產品規劃、立項、研發、試驗、試製、製造、銷售服務等環節,嚮明星車型看齊。

博越走向全球市場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產品輸出形式,直接在中東沙特阿拉伯、南美洲阿根廷等新型市場銷售;另一種就是進行技術輸出,在當地建立吉利合資工廠,實現本地化生產。2017年11月,首臺白俄產Geely Atlas(博越)正式下線;2018年2月,博越俄羅斯上市後,安聰慧透露,今年年底,吉利還將與寶騰合作生產博越,進軍東南亞市場。

「汽車人」途經9國18000公里,這家中國車企要證明什麼?

作為橫跨亞歐大陸友誼之旅的聯合主辦方,殼牌從產品和技術上為吉利博越此次“挑戰100度”中歐品質行成功挑戰極限條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吉利與殼牌自2006年以潤滑油為合作起點,已經攜手走過了12年。

借吉利博越“挑戰100度”中歐品質行活動完美收官之機,吉利汽車集團與殼牌集團達成全球戰略合作協議,進一步加強雙方已延續12年的合作關係,將合作範圍擴展至潤滑油以外的廣泛領域,將在賽車運動、企業社會責任、數字和新能源轉型等領域展開全面合作,為雙方勾勒出包括研發、新市場進入和拓展以及聯合品牌推廣在內的更廣泛合作路線圖。

佔領全球人才和技術制高點

當前,在全球汽車產業深度全球化、一體化趨勢下,中國汽車企業迎來了走向全球化的良好契機。中國企業的轉型升級,一方面是要向全球公司轉型,另一方面則是要從價值鏈的低端向高端升級。

「汽車人」途經9國18000公里,這家中國車企要證明什麼?

為了進入全球汽車市場的第一陣營,實現讓吉利汽車跑遍全世界的夢想,吉利汽車希望在產業產業新一輪升級中佔領全球人才和技術制高點。基於英國深厚的汽車工業基礎和汽車專業人才,吉利今年在英國籌建一個造型中心,為路特斯品牌提供研發支持。

安聰慧表示,吉利還計劃在歐洲再建一個研發中心,將在全球形成五大研發中心、五大造型中心的創新研發體系。目前,吉利在全球的研發人員超過1.5萬人。其中,海外研發人員超5000餘人,來自全球40多個國家。

「汽車人」途經9國18000公里,這家中國車企要證明什麼?

同時,吉利通過一系列海外收購、併購運作,持續推進全球化佈局,通過融入全球價值鏈,整合全球範圍內的資源、人才、技術和品牌,實現了整個價值鏈的全球化以及管治結構、文化理念的全面提升。

在沃爾沃的成功經驗基礎上,吉利無論收購美國飛行車公司太力,還是入股馬來西亞汽車品牌寶騰、收購路特斯品牌的過程中,都在充分尊重創始人或者管理團隊和員工的基礎上,提供新的人才血液和增長動力。

在殼牌總部所在地英國,吉利從2006年入股英國錳銅控股,到2013年收購錳銅控股旗下的倫敦電動汽車(LEVC),再到去年6月收購英國路特斯跑車51%的股權,始終致力於在英國的輕量化電動商用車的研發生產。未來,吉利將繼續加大對路特斯品牌的投資,針對其品牌研發全新多功能新能源汽車,助力其實現品牌復興。

「汽車人」途經9國18000公里,這家中國車企要證明什麼?

與白俄吉工廠投產下線的博越,致力於新型市場開拓有所不同,今年3月份,吉利還在荷蘭阿姆斯特丹發佈了領克品牌的“歐洲戰略”:到2019年領克將實現歐洲生產、歐洲銷售,參與全球產業重塑,邁入中高端價值鏈的全球化競爭。

在開放的環境中做強

今年5月22日,發佈進口車關稅下調通知,豪華車品牌紛紛提前響應。除宣佈進一步擴大汽車進口相關舉措外,不久前也提出了2022年將全面取消汽車行業外資股比限制。

「汽車人」途經9國18000公里,這家中國車企要證明什麼?

“這體現了未來競爭環境更加公平、透明。”在接受《汽車人》採訪時,安聰慧表示。隨著合資股比開放和進口關稅降低,官方對於中國品牌的市場保護和貿易壁壘正在一點點破除,中國品牌也將在更加公平的環境中和外方品牌正面競爭。

在他看來,進口車關稅放開會對豪華品牌產生影響,對於大眾化汽車消費市場,受影響甚少。由於此前市場競爭環境不夠開放,國內汽車市場各派競爭勢力成分複雜。“未來中國汽車市場只有兩個陣營——外資和自主。這個時代的到來一定是有利於中國品牌成長。誰最瞭解中國市場?一定是中國人自己!”安聰慧說。

「汽車人」途經9國18000公里,這家中國車企要證明什麼?

為此,吉利希望苦練內功和協同合作,參與到全球汽車行業競爭當中去。據悉,2018年是吉利產品大年,今年還將陸續推出涵蓋轎車、SUV、跨界SUV、MPV等5款以上全新車型,領克品牌推出02、03兩款全新車型。帝豪EV450上市不久,還將推出全新吉利博瑞GE、領克PHEV、帝豪GE純電動以及其他HEV等多款新能源汽車。

“我們要發揚和而不同、和衷共濟的東方智慧,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的‘中國理念’,加強全球各類合作伙伴的戰略協同,打造共生、共榮、多贏的全球合作發展新模式,共享全球汽車產業重塑的戰略機遇。”安聰慧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