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摩(MSCI)”后

历时五年之久的“猜猜猜”活动,

终在今天(2018.5.15)凌晨结束了。

明晟公司MSCI公布半年度指数调整结果,

并揭晓了6月1日获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234只A股名单。

增加23只成分股,

剔除88只。

入“摩”后

>> 入“摩”的那些成分股

金融、

周期权重高;消费其次;TMT最低

目前纳入MSCI指数的A股包含234只,

占A股市场总市值的46%,

与上证50、

中证100以及沪深300指数,

成分的重合度较高。

行业角度看,

银行、

非银等金融板块共50只标的纳入,

流通市值占比接近40%;其次是周期板块

流通市值占比接近23%,

医药、

食品饮料、

家电等大消费板块流通市值占比约16%;而TMT等板块的流通市值占比不足6%。

(申万一级行业分类)

>> 入“摩”前的故事

自2013年起,

A股4年4次冲关!

足足等出了一届奥运会也要入摩,

到底为嘛?

MSCI指数目前主要使用者是海外基金,

6月的即将入摩,

短期内预估将会给市场带来大约120亿美元增量资金。

虽然总量不大,

但意义很大。

入摩后,

海外资金可以直接通过MSCI新兴市场指数购买A股。

>> 入“摩”后的股市

看看其他国家加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之后的股市变化↓↓↓

入“摩(MSCI)”后

各个国家有涨有跌,

但总体向好,

一年之后13个新兴市场中,

国家或地区股市上涨概率超过了69%,

平均收益率接近60%。

入“摩”的基

根据证监会数据,

截至5月7日,

国内基金2018年以来布局MSCI指数相关产品呈现加速态势。

目前已有13只,

其中2018年新发11只基金共募集份额114亿元,

另有14家公司申请23只MSCI基金排队,

资金增量不容小觑。

基民甲问:

近期MSCI基金发行较多,

是买指数型基金好还是买主动管理型比较好?

中欧基金财富管理团队答:

第一,

近期发行的基金多为ETF基金,

即指数型基金。

区别在于跟踪指数不同,

主要跟踪“MSCI中国A股国际指数”和“MSCI中国A股国际通指数”;

第二,

基于以上2个指数的差别。

“MSCI中国A股国际指数”:初期被纳入的成分股为大盘股票,

后会根据纳入节奏增加中盘股票。

不管有没有QFII/RQFII,

外国投资者都能买,

所以其群众基础最广泛;“MSCI中国A股国际通指数”:基于QFII和RQFII视角,

成分股权重考虑了自由流通调整因子、

以及外国投资者的持股比例限制,

涵盖大盘和中盘公司;

第三,

从长期来看,

这两个指数的差别不大;短期来看,

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

直接带来被动配置资金流入,

所以“MSCI中国A股国际指数”的相关性最高。

链接:https://xueqiu.com/5680395518/10720864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