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的四大名将被赵云杀死一个,关羽杀死两个,被诸葛亮杀死一个,为何如此不堪一击?

闪电天下

既然说被赵云杀了一个,关羽杀了两个,那么肯定不是谈历史。如果按照演义,题主对他们的评价太不客观,或者说太肤浅。

先说四个人都是谁,在平话里这四个人被叫做河北四庭柱。分别是:颜良、文丑、张郃、高览。

先说颜良,白马之战先后秒杀宋宪和魏续。然后二十回合战退一流大将徐晃。徐晃曾经五十回合完全平手许褚,在曹军中是数得上的大将,二十回合居然完败,这也使得曹军众将栗然。程昱当时说只有关公可战,并不是可胜。

交手的过程也看出,关公是侧坐赤兔马,倒提青龙刀。这根本不是交战的架势,而颜良也正要开口问,结果关羽马快,冲上来给刺死了。罗本三国对这里交代的更清楚。颜良出征之前,刘备拜托他说见到了关云长就告诉他自己的下落,并且把关羽的相貌告诉了颜良。可以说颜良是整部三国死的最倒霉的一个,他的真实实力绝对不会在关羽之下。


再说文丑,一箭射翻了张辽。三十合回合让徐晃料敌不过。也曾五六十合战平了初出茅庐的赵子龙。实打实的超一流。但是在兵势不利又被关羽攻击的情况下,心怯而走,反而导致被杀。可见文丑虽然也是超一,但是最多是超一末的水平,比颜良和关羽略逊一筹。

然后是高览,高览曾经战平过许褚,并且逼的刘备走投无路。结果突然后面出来个人把他给挑了,这个人就是赵云,所以高览即便不如颜良文丑,也是妥妥的一流,根本不至于被赵云秒杀,这是被偷了个人头。


至于张郃,我觉得都不用说了,曹魏五子之一,以巧变著称,不仅武艺高,而且颇有带兵之才。历史上多次抵挡诸葛亮的北伐,诸葛亮也没占到便宜,最后输了一次,直接把命丢了。回到三国演义,诸葛亮是演义之神,和他对位没有能赢的,周公瑾都能气死,张郃中计有什么奇怪的。

所以不是这四个人菜,是这四个人倒霉。按实力,四个人加上会带兵的麯义绝对不逊色于蜀汉五虎和曹魏五子。


烛影斧声

袁绍手下也算人才济济,但真正算的上名将的只有张郃、颜良、文丑、高览。至于四大名将的称呼,少见于史书记载,倒是有“河北四庭柱”的说法!

题主说到被关羽杀了两个,应该是指颜良、文丑两位,《三国演义》中关二哥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如天神下凡一般。但真实历史中,文丑并非为关羽所杀。

《三国志 蜀书 关羽传》: “绍遣大将军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剌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

可见,斩颜良这事的确是关二哥干的。对于文丑,《三国志》也有记载,

《三国志 魏书 武帝纪》:曹军徐晃的部队。 “绍 骑将文丑与刘备将五六千骑前后至。诸将复白:“可上马。”公曰:“未也。”有顷,骑至稍多,或分趣辎重。公曰:“可矣。”乃上马。时骑不满六百,遂纵兵击,大破之,斩丑。”

至于文丑是谁杀的,没有明说,所以后人推测文丑是死于乱军之中。

高览与张郃在乌巢兵败后一同投降曹操,在《三国演义》里,高览曾与许褚、徐晃大战不分胜负,也是一代名将,在张国良的“评话三国”中,高览的武力值与张飞相若。

但正史自高览投降以后没有做详细记载,可能是没有得到重用,这也正常,投降过来的没有逆天的本事很难得到新主人的赏识,何况曹操手下猛将如云,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

但罗贯中没有放过他,刘备败走荆州时,高览被冲阵而来的赵云秒杀!

玄德正慌,方欲自战,高览后军忽然自乱,一将冲阵而来,枪起处,高览翻身落马。视之,乃赵云也。


此处高览的主要作用是龙套,如果拍电影也就是一个镜头,名字刚出现在屏幕上,人就死了,主要功能在于展现赵云不杀无名之辈!

张郃的地位远远高于高览,大家虽然一起反水投降曹操,但跳槽后的待遇天差地别,曹操对张郃的投降感到高兴,亲自迎接并称“如微子去殷,韩信归汉也”,此后张郃跟着曹操南征北战,攻乌桓、破马超、降张鲁,屡建战功,非常受器重。

但这位老兄下场也不太好,太和五年(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退守祁山,张郃追到木门谷,与蜀军交战,被一箭射中右膝阵亡,据《魏略》记载是司马懿命令张郃追的,要说以司马懿的智商不会不知道有陷阱,不排除借刀杀人的可能性。

“河北四庭柱”就这么走到了历史的尽头,猛将是猛将,可惜遇到更猛的,只能说“没有最猛,只有更猛”,纵然不见正史,野史也不放过他们。至于“不堪一击”日慕君不赞同,“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将军难免阵前亡,打仗就是这样,死在他们手里的名将也不少,如果真是不堪一击也走不到后来的位置!



日慕乡关

话不多说,直入主题,河北四庭柱被被蜀汉集团团灭,而且其中3个被秒,一个惨死,确实是十分垃圾。

率先出场送人头的就是我们的河北四庭柱之首颜良颜大将军,只见他在阵中危坐,见关公驰马而来,只道是他来投奔,故不准备迎敌,被关公斩于马下。原来颜良辞袁绍时,刘玄德曾暗嘱曰:“吾有一弟,乃关云长也,身长九尺五寸,须长一尺八寸,面如重枣,丹凤眼,卧蚕眉,喜穿绿锦战袍,骑黄骠马,使青龙大刀,必在曹操处。如见他,可教急来。

因此有人诗赞曰:“只因玄德临行语,致使英雄束手亡”

再看我们二号倒霉鬼文丑

文丑听闻颜良攻白马被斩,领军为其报仇,据延津挑战曹操,却中饵敌之计而军乱,文丑挺身独战,追击中正遇关羽,战不三合,心怯欲走,被关羽赶上斩于马下。比起颜良没准备被杀,文丑是感觉打不过别人想跑没跑了,被人一刀斩于马下。

比起其他三位,高览的名声小的不止一大截,官渡之战,曹操偷袭乌巢,袁绍从郭图之计,命高览、张郃率兵劫曹营,遭埋伏兵败,惧罪而降于曹操,被封为偏将军、东莱侯。后随曹操出征汝南,率军伏击刘备,三合斩刘辟,正欲擒刘备,却被赶来的赵云一枪刺于马下

比起其他三个倒霉鬼,张郃的一生要精彩的多,但最后却惨死木门道,太和五年(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张郃统领众将到略阳迎击,诸葛亮退守祁山,张郃追到木门谷,与蜀军交战,飞来的箭矢射中了张郃右膝,张郃阵亡,据《魏略》记载,是司马懿强行命令张郃追击。由此可见张郃是被司马懿和诸葛亮合伙算计死的。

当然这都是演义中的死法,演义上最明显的就是尊刘,只要是刘备集团的自然会力捧,诛颜良斩文丑成就了关公一世威名,不去踩几个配角怎么能显得主角光辉伟岸呢?当然,历史上这几位的死法也和演义上的差别不大。

建安五年,袁绍兵进黎阳,遣颜良攻白马。曹操北救,以荀攸计分兵渡河,引袁绍西应,自率轻兵掩袭白马,颜良仓猝逆战,被关羽击斩。

建安五年,袁绍命文丑率军于延津攻曹操,曹操以诱敌之计大破文丑一军,文丑于此战中丧生。

官渡之战,曹操率军偷袭乌巢,袁绍从郭图之请,仅以轻骑救援,而命高览、张郃率重兵攻曹营,营坚不能下,粮谷被燔,郭图惭其计失,复谮于绍,高览等忿惧,遂焚攻具,率众降于曹操,后事迹不明。

太和五年,张郃领兵追击蜀军,至木门中箭亡。

所以总的来说,河北四庭柱实力尚可,但在蜀汉开创精英面前,确实是显得不堪一击。


本初娱乐

所谓袁绍四大名将,也叫“柱河北四庭”就是支撑河北四根柱子的意思,也叫河间四将,分别是颜良、文丑、张郃、高览,但这也是小说演义中的说法,正史中的颜良文丑只不过是一勇之夫,很是被曹操阵营的首席谋臣荀彧瞧不起。曹操要去打袁绍,孔融散布“袁绍不可战胜论”:“绍地广兵强;田丰、许攸,智计之士也,为之谋;审配、逢纪,尽忠之臣也,任其事;颜良、文丑,勇冠三军,统其兵:殆难克乎!”,弄得曹操心里也打鼓,于是就征求荀彧的意见,结果荀彧毫不客气地说:“绍兵虽多而法不整。田丰刚而犯上,许攸贪而不治。审配专而无谋,逢纪果而自用,……颜良、文丑,一夫之勇耳,可一战而禽(擒)也。”

也就是说,在荀彧眼里,袁绍手下就是一群有毛病的草包,颜良文丑不过就是有点力气的草包罢了,至于张郃高览,荀彧连提都没提。颜良文丑跟被曹操阵营和孙权阵营同时推崇的“万人敌”关羽张飞相比,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上的。

至于高览,那是“秃子跟着月亮走”,沾了张郃的光,要不是他跟张郃一起投降曹操,正史中都不会留下任何记录,而事实上高览投降曹操之后,就销声匿迹了,至于是不是赵云杀的,历史学家不感兴趣,估计在曹操眼里也就等于年三十丢了一盘凉菜——有他没他都不影响过年。

只有张郃能算得上是一位名将,史料中记载,太祖得郃甚喜,谓曰:"昔子胥不早寤,自使身危,岂若微子去殷、韩信归汉邪?"拜郃偏将军,封都亭侯。要知道,关羽刚一投降的时候,只是被封为偏将军,汉寿亭侯的爵位是在“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解白马围之后才得到的。也就是说,曹操对张郃,比对关羽还看重,因为关羽是兵败被擒(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的败军之将带着少数残兵,而张郃是主动投靠而且带着本部人马。

张郃也没有让曹操失望,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就是被张郃一个人打回去的,诸葛亮没有摆什么空城计吓跑司马懿,因为诸葛亮当时的对手就是张郃一个人,司马懿还在荆州前线跟孙权对峙呢,指挥曹魏兵马击败诸葛亮的,是张郃:加郃位特进,遣督诸军,拒亮将马谡於街亭。谡依阻南山,不下据城。郃绝其汲道,击,大破之。南安、天水、安定郡反应亮,郃皆破平之。

而最后张郃也没有中埋伏被射成刺猬,是他把诸葛亮打跑了,在追击战中被流矢射中了膝盖,这才不治身亡:郃督诸将西至略阳,亮还保祁山,郃追至木门,与亮军交战,飞矢中郃右膝,薨。

这样看来,不是袁绍的四大名将不堪一击,而是袁绍这个“主公”不堪一击,即使是关羽张飞到了袁绍那里,也得不到好下场,而张郃在袁绍阵营里名不见经传,荀彧提都懒得提的人物,到了曹操阵营,却成了刘备忌惮的名将,还独力击败诸葛亮马谡,可见人才要想脱颖而出,选对阵营、选好老板才是最重要的……


半壶老酒半支烟

河北四庭柱,颜良,文丑,张郃,高览,都是一流人才,而不是不堪一击。

颜良之死,是因为当时刘备客居袁绍处,而关羽被曹操俘虏。

白马之围,关羽提青龙偃月刀冲向颜良,将颜良“刺死”。

刀,是“刺死”敌人的吗?

显然,颜良以为关羽是来套近乎的,准备说话,关羽却忽然“刺死”了颜良,颜良之死,是死于关羽的偷袭。

文丑之死,当时袁绍兵败,文丑突围,关羽仗着赤兔马快,砍了文丑的“后脑勺”,不错,是“后脑勺”。

也就是说,文丑不是正面被关羽杀死的,文丑死于关羽之手,还是xxx之手,没有区别,文丑是死于乱军之中。

至于高览,高览的能力在颜良,文丑之上。

但是,高览是统帅型人才,而不是猛将,高览单挑不敌赵云,并不降低高览的地位。

最后,四庭柱成就最高的——张郃。

张郃不但统帅值高,而且战斗力强悍,张郃大战张飞,张飞不能取胜 ,斗将之烈,两军骇然。

汉中之战,夏侯渊虽然是主帅,但是能力远远不如张郃。诸葛亮曾经说黄忠,斩夏侯渊,不如斩张郃。

明打明斗,蜀国不能击败张郃。诸葛亮用计,张郃死于剑阁,死于乱箭之下。

有人说,如果张郃不死,司马懿难以发动高平陵之变。

所以,诸葛亮击杀张郃,其实是挤垮了曹魏政/权。

河北四庭柱,论人才,论能力,实力不下于五虎上将,但是,时也,命也,运也,数也。

河北四庭柱,下场没有一个好的。


王俊杰猛

不怕不识货, 就怕货比货! 袁绍的河北"四庭柱"曾经横扫大漠威震黄河南北, 是袁绍非常倚重的镇国良将, 其威名令比邻的曹操等诸侯忌惮三分! 可那是因为没有遇见刘备集团的将领。江湖人颂: 一吕二赵三典韦, 四关五张六黄忠。排名前六的刘备集团的武将就占了四个, 那是属于第一一旦梯队的顶级武将, 其他人在他们几个面前那是明显的要差一个档次, 什么概念? 举个例子关羽砍第二梯队里顶级武将颜良文丑就像杀一只鸡一样, 赵云斩高览, 黄忠斩夏侯渊也是如此,都只用一个回合就解决了战斗, 至于诸葛亮设伏杀死战颌那是用的计谋, 诸葛亮一旦要动脑筋来对付一个人, 那这个人在世的日子基本就是倒计时了。


xiayuan-wang

袁绍手下最为有名的武将,便是颜良,文丑,张郃,高览(一名高奂)。现在我们称呼他们为河北四庭柱。

那么问题来了,身为河北四庭柱的他们菜吗?

首先我们来谈谈河北四庭柱之首,颜良。以及被乱军杀死的文丑。


  1. 孔融:“颜良、文丑,勇冠三军。
  2. 荀彧:“颜良、文丑,一夫之勇耳,可一战而禽也。

从评价就可以看的出来,颜良文丑的实力真的不菜。虽然令君的评价颇有些鄙夷,但还是承认了其武勇。

而且袁绍不大不小也是个诸侯,最基本的看人能力还是有的。敢让颜良文丑做为统军的将领,想必对其的实力十分自信。

而颜良文丑的死,甚是奇葩。



这二人在荀彧叔侄眼里,相当于破铜烂铁。令君刚说完要以奇策坑死他们,荀攸就跳了出来把这两货一一搞死。

颜是被荀攸以奇袭为基本,让张辽和关羽袭杀他自己。在仓促应战中,被关羽一刀了解。

而文丑则是被荀攸以混乱为基本,用六百士兵对文丑发动突袭,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要知道那时文丑率领着五千兵马。

从死法就可以推断出两个结果。其一,他们真的水。其二,他们有一定的武力,却没有反应的时间。



二人几乎都是被奇袭而死,至于真的菜不菜,只能看各位比较倾向于哪个结果。

接下来便是高览。

在张国良先生的评价中,他的武力与张飞相若。然后在演义中被赵云一枪刺死,在正史中降于曹操,地位还不如一起投降的张郃,不被重用。

感情这是要讽刺张飞有多菜,亦或者是说他高览其实就是个水货?

要知道,曹操最会干的事情就是用人。不被曹操重用只能说明他的能力并不是很出色。



最后便是张郃。

  1. 曹操:“昔子胥不早寤,自使身危,岂若微子去殷、韩信归汉邪?
  2. 陈寿:“张郃以巧变为称,乐进以骁果显名,而鉴其行事,未副所闻。或注记有遗漏,未如张辽、徐晃之备详也。”
  3. 刘备:“当得其魁,用此何为邪!”

在定军山一战,曹操一方折损了夏侯渊。刘备却十分不开心,骂到:“杀了一个夏侯渊有个蛋用!要杀就把张郃杀了!

而且张郃的功绩十分耀眼。无论是街亭之战也好,还是预测诸葛亮必定退军也好,亦或者是攻乌桓,破马超也好,

都足以证明,他不是水货。

请君看,五子良将哪个是水货?

之所以被诸葛亮杀,主要是因为张郃年纪过大,且司马懿想搞死他。

张郃用兵以巧变、善列营阵,长于利用地形著称。若是推断的没错,张郃很有可能知道司马懿想要搞死他。

身为一名军事家,难道连最基本的穷寇莫追都不知道吗?


白衣缘血

胜败乃兵家常事,生死同样是为将者的常事,死在什么样的人手中,并不影响他们个人,有句话说乱拳打死老师傅,袁绍能有这么大的地盘和势力,他手底下的能太差吗?单说谋士,郭图、田丰、许攸都是难得的人才,颜良文丑也堪称良将领,必有过人之处。


人外有人,他们遇到了更厉害更聪明的对手,而自己又过于轻敌,或者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关羽温酒斩华雄,大家都说关羽真厉害,难道华雄就不厉害吗?失败是难免的,能够死在战场上,不枉他们为将一生。张飞被手下梦中砍头,关羽被他一直看不上眼的吕蒙打得如丧家之犬,最后身首异处。

所以,没什么奇怪的,战争年代,生死平常事。孙坚因为一个玉玺,让刘表这个被他想怎么欺负就怎么欺负的人设计,乱箭而死。司马昭因为刘禅“此间乐,不思蜀”,一高兴,笑死了,曹冲过早的显露才华,受到曹丕嫉妒,中毒生亡,华佗要给曹操做开颅手术而死。

李敖说:“打败敌人的方法就是比敌人活得更久,敌人死了,你还活着,所以你赢了。”用在司马懿身上最合适不过,事实证明,天下终归司马。


目有余子

主将无谋,累死千军。这不是四大将的错,恰恰是袁绍的无能。

四大将都有万夫不当之勇,这一点毋庸置疑。其中颜良很厉害,小说中描述,曹操亲率5万迎战颜良,但被颜良部下精兵整齐的阵势所震慑。吕布旧将宋宪、魏续相继请求与颜良单挑,都很快被杀。徐晃出马战颜良,大约二十合后败走,使得曹军诸将栗然。可见颜良确实很厉害,至于死于关羽之手,完全在于曹操调度得法,至于文丑,在正史中死于徐晃之手,和关羽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高览也不是死于赵云之手,小说主要突出赵云的神勇,至于张郃死于诸葛亮手下一点也不丢人。关羽和刘备还死在东吴书生陆逊之手,如此难道能抹杀关羽和刘备的盖世功劳?


李治亚文史博客

被赵云杀一个,关羽杀两个,诸葛亮杀一个,这个说法不一定是对的,这种说法应该是三国演义中的记载,并不是真正的三国中的记载,三国演义中的记载很大程度上都是虚构,与正史中的记载有很大区别,不能全当真,如果当初是袁绍赢了,又不一定怎样记载他手下大将是多厉害的,而且,袁绍手下的四庭一柱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武勇,而且有智谋,并不是那么不堪一击的,再看赵云,关羽,都是个人比较厉害,带兵从来都是诸葛亮的,没有诸葛亮的时候都没赢过,诸葛亮从来都没和别人单挑过,又怎么说他们太弱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