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减小生命机构破坏

过去的战争,由于领导者对战争所负的责任往往很难与其个人得失挂钩,甚至成为其转嫁国内危机、巩固个人地位的一种手段,致使战争蛮动性概率骤增。如果倒置一下,战争首先在领导者之间展开,死亡的先是领导者本身,这种极其残酷的武力战是否会少一些呢?农业时代打仗,两军对阵,首先是将帅相搏,摆阵布势,失败一方之军队必败。工业时代打仗,虽然高级将领已退居后方指挥所,但前方官兵血与火的拼搏仍是将帅决心意图的体现,思维的延伸,是智慧的较量,战略上的失误很难用战役、战术上的努力来挽救。现在打仗,领导者又跑到了前台。当然,这里讲的领导者,更多的是指领导者群体的概念。卓越的领导人可以使我们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信息时代,大量消灭敌有生力量的原则可能已经不再适用,减小战争对生命机构破坏将成为趋势,取而代之的将是领导人先死,或者说是擒贼先擒王。即通过首先打击和消灭敌人的首脑机关,使敌人整体瘫痪,失去战斗能力和意志,从而赢得战斗和战争的胜利。提出这样的原则是有前提条件的。这就是信息时代高度发达了的攻击手段,使战场趋于一体化,前后方界限模糊所带来的。手段和目的从来都是一致的。有什么样的手段就追求什么样的目的,想达到什么目的,就发展相应的手段。现代攻击手段已经发展到远程超精确攻击的程度,与高度精确的侦察手段相配合,基本上达到了发现就摧毁的能力。这使得交战双方的指挥员开始追求用力少而收益高、代价小而取胜大的方法和途径。那就是直接攻击对方的首脑机关,直接消灭和自己作对的敌方的领导人。这样更容易较快地达到自己的目的。而这一点,在工业时代是做不到的,军事技术和手段的发展达不到现在这样的水平。手段和目的不相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