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城最长一条大道,用大英雄的名字命名的(地名里的庐江第10期)

点击上方“微聚庐江”可订阅哦!

周瑜大道,位处庐城中心区偏北,东西走向,东起于外环路(庐江三中)路口,西止于城西周瑜文化广场,广场中央有高达9米的周瑜塑像,与周瑜大道(东)周瑜墓园东西相映。周瑜大道全长7千米,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双向六机动车道是庐城区域内最长的一条城区交通要道。

庐城最长一条大道,用大英雄的名字命名的(地名里的庐江第10期)

周瑜(175-210),字公瑾。东汉末庐江郡舒县(今庐江县)人。出生士族,精音律,文武双全,为建威中郎将,人称周郎。

身体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周瑜少与孙策交好,21岁追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

建安十三年(208)春,孙权出兵讨江夏,任前部大都督。九月,曹操率军南下,与鲁肃力排众议,坚决主战。由其直接指挥的“赤壁之战”,以三万精兵破曹操数十万大军,创古今军事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其后又成功地攻克荆州战略要地南郡,曹仁败走。迁偏将军,领南郡太守。

庐城最长一条大道,用大英雄的名字命名的(地名里的庐江第10期)

赤壁之战后,周瑜向孙权建议出兵攻取蜀地,建安十五年(210),瑜领军进取西蜀,因箭伤复发,病逝巴丘(今湖南岳阳),时年36岁。周瑜死后,孙权迎丧于芜湖,“哭祭于前,命厚葬于本乡”。

时年,周瑜墓葬为冶父山南麓、黄陂湖东畔(详见“周瑜墓”)。随着庐城的迁徙兴建(唐中宗景龙年间移于今所),其墓葬位于庐城东郊,东门吊桥外有一小路,南北向通往周瑜墓。沿路两侧逐步建有民居,形成一条通往墓地的巷子,名“朝墓巷”。

庐城最长一条大道,用大英雄的名字命名的(地名里的庐江第10期)

朝墓巷,清光绪《庐江县志》(卷之二•街镇):“朝墓巷,在东门外,因周瑜墓,故名。”又,《大明一统志》载:“庐江治东门朝墓巷,瑜墓存焉。”由此可知,朝墓巷早在明朝以前即已存在。

此巷在历史上是沿东门护城河东岸而建,为“半边街”,与城墙之间形成一条巷道,直通周瑜墓。随时代变迁,城墙拆除,护城河基本填塞,部分河段已成被封闭的下水道,“半边街”的另一半也相对建起民居,成为真正的街巷。此街巷为南北走向,垂直于东西走向的东大街,故朝墓巷又名“横街”。

朝墓巷位处庐城城中东路北,南自东门小桥,北止于周瑜大道(周瑜墓园)全长约1200米。此街巷现为纯居民生活区,是庐城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古街巷之一。

庐城最长一条大道,用大英雄的名字命名的(地名里的庐江第10期)
庐城最长一条大道,用大英雄的名字命名的(地名里的庐江第10期)

清末民初,兵燹加水灾,庐城四门城墙基本毁坏并相继拆除。民国年间,修建“襄望支线”公路(即由无为县襄安,经黄姑、庐江、桐城、怀宁至望江);新中国成立后,改建为军(埠)二(坝)路(319省道)。20世纪80年代,319省道改道扩建,贯穿庐城东西,城区路段命名为“军二路”。

进入21世纪,庐城改造扩建,周瑜墓园由城郊融入城区内,位于“军二东路”北侧。2013年1月,“军二西路”(七里岗)兴建“周瑜文化广场”,于当年举办的“中国•合肥庐江第二届周瑜文化节”期间,庐城“军二路”被命名为“周瑜大道”。

庐城最长一条大道,用大英雄的名字命名的(地名里的庐江第10期)

编后语

一个地名,就是一段历史碎片;一个地名,就是一幅风情画卷。

往期精彩回顾

文/汪德生

来源/县方志办

庐城最长一条大道,用大英雄的名字命名的(地名里的庐江第10期)

觉得不错,赏个ZAN吧!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