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诸葛亮不北伐,而是选择休养生息,蜀国的未来会怎样?

邪恶V叔

如果有玩即使战略游戏的朋友,这个问题是很好理解的。比如《魔兽争霸》或《星际》中,人家有十个矿,你只有一个矿,但是你有地利优势,前期人家不会马上来打你,你是选择等慢慢发育好肛一波,还是派出精锐部队去骚扰偷资源呢?

实际上诸葛亮也并非盲目北伐,第一次北伐时还是有很大希望的。那时曹魏都认为刘备已经死了,蜀汉已经没有可以发起战争的人物了。结果突然传来诸葛亮北伐的消息,当时曹魏朝野上下是一点准备都没有的,人心惶惶。

而西北地区,曹魏控制力比较弱,军力不多,而羌人实力较强,马氏家族又在西域有比较大的影响力。所以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陇西城池纷纷归降。

可惜街亭之败把打好的形式都丢了,之后的北方曹魏已经有防备,就比较难有作为了。

但是诸葛亮还是要北伐,因为不北伐就意味着等死。而且北伐还有以下的目的:

第一、诸葛亮每次北伐并不是单独行动,和东吴之间都是有配合的。等于给曹魏在西北和南方同时开了两个战区,增加了曹魏指挥,兵力和粮草调配的困难,并且分散兵力。可惜的是东吴方面每次打的实在不敢恭维。

第二、诸葛亮每次北伐的战场都是在曹魏的领地,即保证了蜀国后方可以安心生产,而魏国战场周边的“矿”等于就废了。尤其是直接受到威胁的关中及长安地区,是曹魏的核心地带。

第三、一旦运气好成功了,控制了陇西和长安,就可以直接面对曹魏的首都洛阳,对于曹魏政权是有颠覆性的影响的。很可能造成曹魏内部的动乱,让一些人和势力蠢蠢欲动,就是诸葛亮隆中对中,一旦天下有变的局面了。

第四、即使后期攻陷长安已经很难,但是诸葛亮在每次北伐的过程中,都会向蜀中迁移人口和资源,弥补蜀汉自身资源人口的不足。这就是所谓的“偷矿”了。

第五、北伐不是说闷声不响的两边打来打去,每次都是有政治口号的,诸葛亮每次北伐一次就等于宣传一次“匡扶汉室,克复中原”的口号。就是质疑曹魏的正统性,不然时间长了人们印象就会变成曹魏是正统,你蜀汉是贼寇了。

第六、连续的北伐可以团结蜀汉内部,转移矛盾。如果不北伐选择休养生息,蜀汉还没强盛起来,内部的各种问题就会迅速爆发,也没有可以调节益州本土派和荆州派系矛盾的方法了。

第七、如果不北伐的话,随着早期刘备留下的人才逐渐死去,蜀汉的军事实力会快速衰弱。而年轻一代没有经历过战争将来难有作为,益州本土派的偏安及投降主义也会抬头。最终的结果就是曹魏伐蜀的时候,就是大家比赛投降的时候。历史上和蜀汉类似的势力,成汉、前蜀后蜀,除成汉稍微抵抗下坚持时间长点,前后蜀基本上就是一路投降,都是六七十天就灭国了。


Rick潘维镛

诸葛亮的北伐,无论在政治还是军事上,都是极有必要的举措,为大家试析之。

四川山川形盛,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所以自古以来每逢战乱川地必割据。秦末有刘邦,汉末先有刘焉、刘璋父子,后有蜀汉;两晋南北朝先后有成汉,谯纵,萧纪,王谦;五代十国有前蜀、后蜀;明末有张献忠,民国还有刘湘、刘文辉等等。

纵观四川的割据政权,你会发现,其中积极进取,有统一天下之志的政权只有两个,即刘邦和蜀汉,除了它们,其它四川政权几乎都不思进取,以为地势险要就高枕无忧。可惜只要有一个势力统一中原,四川割据势力往往就是第一个被拿下的,没有例外。甚至没有一个四川的割据政权寿命能比得上蜀汉,更不用说跟汉高祖比了。 所以,诸葛亮北伐,积极进取成功率可能有50%,而守着四川等死,失败率100%。所谓诸葛亮北伐是穷兵黩武,罔顾民生的说法,在历史上已经被打脸过一万次了。

再看当时的天下大势,刘备得蜀时,曹操已经统一北方,整个天下,魏占其半,剩下的地方,吴国又占了大半。人口方面曹魏是蜀国的近六倍,吴国少点,也有蜀汉三倍左右,其他什么财政收入、军队、耕地面积那更是比都不要比了。更不用说刘备夷陵之败,蜀汉精锐几乎被一扫而光。

敌我差距如此悬殊而且双方没有战乱的情况下,让蜀汉和曹魏关起门来比发展?怕不是石乐志。

如果诸葛亮不北伐,不就食于敌,不通过北伐练兵,不去努力破坏当时是全中国最大产粮基地的关中地区,而想着跟曹魏比和平发展,恐怕无需等到邓艾偷袭阴平,曹真第一次伐蜀时就已经亡国了。

孔明北伐的目的很明确,不停的在关中、西凉地区制造紧张,削弱曹魏对关中地区控制力,最终拿下关中这个真帝王基业。此外,从秦代开始一直到唐朝,关中地区一直是天下第一粮仓,而诸葛亮对关中地区发动的连年战争,让这个最大的粮仓不仅无法给魏国产粮,而且需要消耗大量的钱粮,《魏略》甚至称诸葛亮北伐导致魏国人民“面有菜色”。

此外,《隆中对》里诸葛亮所言“天下有变”也是诸葛亮北伐的目的。你“天下无变”,我就给你打出一个变来。曹魏得国不正,统治基础本就不牢,在诸葛亮连年北伐下,司马懿通过抵御蜀汉掌握兵权,逐渐进化为权臣,最终谋朝篡位。

“诸葛一生唯谨慎”,是因为他知道蜀国赌不起。强行弄险的赌博魏晋可以玩,但蜀国手里资本太少,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历次北伐都是如此,无论胜败,除了第一次马谡失街亭有一些损失,其他几次北伐蜀国损失都非常小。诸葛亮是自古军事家中最善于计算得失的,亏本生意绝对不做,他北伐的战略一句话概括:“积小胜为大胜,以时间换空间”。可惜他

的继任者并没有很好的坚持他的战略(要么如蒋琬、费祎基本放弃北伐,要么如姜维九伐中原却不知计算得失),如果继承者们有能力理解诸葛亮的格局,在魏晋政权更迭,局势动荡之时蜀国还真是大有机会。

最后,双重标准是不好的。隆美尔失败了被吹成盖世军神,而诸葛亮在敌我强弱悬殊比他更大,战果却比他强的情况下被一大堆人称为不懂军事,令人呵呵呵。

讲道理,中国冷兵器时代,除了孙子吴起白起韩信李靖岳飞戚继光等寥寥数人,还有谁有资格评价诸葛亮的军事能力?


老贝

诸葛亮北伐是大战略!是一个优秀政治家军事家必备的眼光说诸葛亮北伐错误,甚至失败的,不是脑子有病就是就五纵的喷子别有用心的而已!

刘备死后,曹魏立刻就出兵五路伐蜀!修生养息?你想的挺好呢?在蜀汉和曹魏各自的眼里,谁承认对方都属于否定自己!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除非一国灭亡,否则战争不会停止!蜀汉不打曹魏,曹魏也会进攻蜀汉!

!你想修生养息的前提是曹魏也修生养息,就资源来说,蜀汉比得过曹魏吗?就治国来说,诸葛亮是高手,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和平发展下去只会让曹魏在国力上越拉越远!到时候战争的主动权掌握在别人手里,作为一个顶尖的政治家战略家,诸葛亮会允许这样的态势形成吗?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诸葛亮的北伐是成功的!只是要看战略目的即可!隆中对的时候,诸葛亮的抱负是帮助刘备恢复汉室,统一天下!而夷陵之后,战略目标还会和隆中对一样吗?不可以随着时间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吗?

夷陵之后刘关张以亡,蜀中人才凋零!诸葛亮的第一战略目标就是先保蜀汉平安,才能行成真正的三国鼎立!但曹魏伐蜀的主动权在手里,或战或不战要看曹魏脸色,想修生养息,稳定的环境从哪里来,曹魏会送给你?

能保蜀汉平安,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主动出击,让曹魏不敢正视蜀汉!

而主动出击的另一个好处,就是造成曹魏内部出现问题!试问,如果不是诸葛亮六出祁山,司马家如何做大?如何有后来的高平陵?曹魏政权如何能成为三国中第一个实质灭亡的政权?

不过说一千道一万,还是诸葛亮太忠心,操劳过度,去世过早!如果再有10年寿命,司马家未必敢发动高平陵,那曹魏内部会更加混乱!蜀汉就会更加稳如泰山!

所以说,所谓的诸葛亮不北伐,而修生养息,那是根本不靠谱的说法!至于谯周那种只为自己富贵打算的小人,在事后说出什么话都没必要当真!




榕雪

诸葛亮当时如果不北伐,而是选择安安静静地在蜀中谋发展,那样的话迟早也是个死,恢复汉室那是想都不要想了。

首先,当时的曹魏统一了北方,全国的精华部分曹魏占了大部分,你蜀汉想和曹魏拼发展?开玩笑吧。

其次,有人可能会说等到魏晋换代中原有变时再进行北伐,机会会更大,这就更是无稽之谈。

如果没有诸葛亮隔三差五的北伐,司马懿能有机会掌控魏国的军政大权?他没有那么大的权利,怎么去颠覆曹魏?中原还会有这个大变吗?

再说了,真的等到那个时候,诸葛亮还活着吗?那时候北伐更难。


金刚菩提浅谈

这个问题首先要以当时的情况条件来展望蜀国未来,如果诸葛亮不北伐的话,以蜀国大力生产休养生息,加上诸葛亮的治理能力,可能蜀汉会迎来一波盛世,虽然蜀国资源不多,但蜀国人口也不多,自给自足还是可以的,加上对外贸易,那样诸葛亮就会成为霍光辅政的气象,在边境加强防御的情况下,在培养出一代明君,蜀汉延续百年不是问题。


夏有凉风61

如果真的休养生息,那么蜀魏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尤其是失去了荆州。荆州的人才和钱财都失去了。只靠益州一州根本撑不起蜀国的发展,这也是诸葛亮一直北伐的原因,以攻代守。减缓魏国的发展,而且一直等待天下有变,就像第一次北伐时间就抓的很好。魏国曹睿刚刚登基,又和东吴打了败仗,魏国被第一次北伐打的手忙脚乱,要不是半路杀出个司马懿,可能第一次北方真就能在陇西站稳脚跟了。


上饶环球家具美国舒达黄立

蜀国的天府之国是因为在高处发现了片耕作之地,又比低处凉快点冬季不太冷,可发展受限,天府多指高,而秦岭北那时候也不旱,有水塘,适于和平的发展並土地广阔。能快植人口。可想而知最后结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